珍珠元子是一道特別的川味米食,因其表面裹著一層糯米,蒸熟后米粒圓潤飽滿,晶瑩光亮,態如珍珠,故名。同時,“珍珠元子”又是早年成都一家著名飲食店的招牌,以制售珍珠元子、葉兒粑、八寶飯和小吃筵席著稱。
珍珠元子的特別之處在于擁有川菜大菜、川味席點、川味小吃三重身份,其名最早出現在一百八十四年前的成都一張川菜席單,存于李劼人外家的一本舊帳簿中,多年后由李先生復抄輯錄下來,今方有幸目睹。
該單為1836年李先生外家辦理白事時宴請知客所制,珍珠元子位列九個大菜之中,與刺參蹄花、魚肚、洋菜鴿蛋等一起組合成一桌規格頗高的清代川菜筵席。
雖不知詳細制法,但珍珠元子在當時成都人心中的地位一目了然,清末的《成都通覽》再次印證其大來頭,傅崇矩將珍珠元子收錄于席桌甜菜品類中,與燕窩魚翅、雞鴨魚蝦并歸筵席大菜一目。
清代川菜席單
傳統川菜筵席通常由冷菜、熱菜、點心、飯菜、小吃、水果組成,熱菜又稱大菜,為整席核心部分,包括六至九個名菜,其中至少有一個甜菜。依李、傅二先生所記,可知珍珠元子應是早期川菜大菜之一。
筵席中的點心初為單上品種,以供客人食用或打包帶回家,后漸改為隨大菜合上,與主菜融為一體。清末民初時期,珍珠元子就常以席點身份呈現,作為調和滋味,融合口味的席間甜點,灌縣(今都江堰)廚師張合榮便是制作此品的行家。
張合榮擅長白案,尤擅珍珠元子,民國初年始在成都忠烈祠東街擺攤設點經營。忠烈祠原為明代都會府,清季稱萬壽宮,民初改祭保路運動和辛亥革命忠烈。該區有一個規模很大的舊貨市場,每日商客絡繹不絕,張合榮珍珠元子的生意亦日趨興隆。
50年代棉花街,修建東干道之前
1919年,有了一定積蓄的張合榮正式在忠烈祠西街置辦鋪面,開辦珍珠元子飲食店,售賣珍珠元子、八寶稀飯等風味食品,珍珠元子也從筵席點心搖身一變成為川味小吃,招徠八方食客。
當時成都地區有一款名叫酒米饃饃(又叫珍珠饃饃)的民間小吃,用糯米加秈米制皮,以紅糖或煮茸的紅豆做餡,同珍珠元子制法相似,但做工粗糙,皮厚餡粗,口感較差。
張合榮的珍珠元子沿用席點制法,精工細作,廣增口味。選用上等糯米煮至九成熟,趁熱加雞蛋、豆粉、白糖拌勻成胚——后小吃店改用上等糯米和大米按約三一比例,經清洗、浸泡、磨漿、吊漿等工序制粉——或包入洗沙、玫瑰、麻醬、黑芝麻、棗泥、桂花與化渣冰糖、活油(即化豬油)拌和的甜芯子,或包入鮮豬肉、金鉤、云腿、口蘑等加料炒制的咸芯子,包成有兩三個普通湯元大小的大號湯元,裹上泡漲的圓糯米粒,上嵌櫻桃一瓣,上沸水鍋蒸十五分鐘即熟。
珍珠元子
成品外層米粒色似白玉,櫻桃紅如瑪瑙,紅白相襯,豐腴誘人。元子軟而不塌,入口滋潤細軟,皮薄餡香,糯不粘牙,甜餡甜而不膩,咸餡咸鮮酥香,再配上一盞川西紅白茶,更為清爽適口。隨著熙攘食客廣為傳播,珍珠元子漸成蓉城一絕。
上世紀五十年代,張合榮將店交由其子張光禮及媳婦周國榮經營,1957年公私合營后與永祥甜食店合并于棉花街,另增一款川味傳統米食葉兒粑,仍掛珍珠元子招牌。六十年代初,張光禮調至郭湯元工作,店面遷至西郊花園青羊宮,由老技師鄧祖成主理。此后又先后遷至春熙路南段、提督東街等處經營,直到1981年才在東風路一段大慈寺旁煥發新生——即后來的大慈寺路73號。
新開業的珍珠元子店為一幢古典二層小樓,構造極富中式風韻,花窗飛檐,雕梁畫棟,玻璃瓦朱梁玉砌,門頭為老成都名家李半黎手書黑底金字招牌,廳內上吊水晶燈,下陳黑漆桌,墻懸名字畫,分外古樸典雅。一樓為零餐散座,二樓經營小吃筵席,設有貴賓接待室,布置得更為淡雅,可承辦中高檔宴會,特級面點師劉俊林在此任經理。
珍珠元子小吃餐廳
珍珠元子、葉兒粑、八寶飯是該店三大鎮店品種,此外還集中供應一批川味名小吃,包括夫妻肺片、樟茶鴨子、涼拌雞絲、小籠蒸牛肉、蛋烘糕、白蜂糕、銀耳羹、白果羹、鐘水餃、龍抄手、擔擔面、小籠包、鮮花餅、蘿卜餅、涼糍粑、蒸餃、燒麥。
小碟小碗,每盛不過一二個,琳瑯滿目,花樣多達數十種,樣樣精致可口,每人花上十至十五元,便可一次性品嘗12到18種川味小吃,特別為來蓉旅客之便宜,時常食者如云,座無虛席,堪為勝景。
葉兒粑
八十年代中后期,成都飲食公司曾在梓潼橋正街設點經營珍珠元子等品。1990年11月,由成都市政府主辦的首屆天府食品博覽會在紅光副食品商場舉行,珍珠元子和葉兒粑雙雙榮獲金獎,并被評為成都名小吃。1995年,珍珠元子被國內貿易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
九十年代末,珍珠元子店因城市建設歇業,曾經的川味名店、川味名小吃,珍珠元子至此消失。
八十年代川味小吃席
文/泡海椒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僅供示意
轉載請注明:川味文化
【關注“川味文化”】
看川菜老傳統,聽川味龍門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