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作為一種傳統(tǒng)中藥材,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藥用歷史,但靈芝的不少藥用機理還需要通過科研進一步佐證闡明。
4月8日,在第三屆“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公益行專家直播暨康愛芝寶煥新上市啟動儀式上,福建醫(yī)科大學藥學院原院長、中國藥理學會理事許建華教授透露,在該團隊與仙芝樓科研團隊的合作課題中,發(fā)現(xiàn)靈芝三萜中的靈芝中性三萜對腫瘤細胞的直接抑制作用更為顯著,還能增強靈芝多糖的抗腫瘤作用,目前已從靈芝中性三萜中分離純化出多個具有抗腫瘤活性的新化合物,這將為中醫(yī)藥靈芝抗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和開發(fā)提供新思路。
福建醫(yī)科大學藥學院原院長、中國藥理學會理事許建華教授(中)訪談現(xiàn)場
靈芝,素有“仙草”美譽,在歷代醫(yī)藥古籍中靈芝都被列為“上品藥”。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正式將靈芝(赤芝、紫芝)收錄為法定中藥材,并記載其具有“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臨床上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
靈芝多糖類和三萜類,是靈芝的主要活性物質,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自從1982年科學家首度發(fā)現(xiàn)靈芝三萜以來,不僅為“靈芝子實體為什么會那么苦”提出了科學上的解釋,也為科學家研究“靈芝為什么能抗腫瘤”提供了多糖以外的線索。但由于三萜化合物種類繁多,目前已知的即有300多種,且分離純化十分困難,大多數(shù)三萜僅僅停留于細胞活性的篩選,限制了靈芝三萜類化合物的進一步研究和開發(fā)。
談及當前的靈芝抗腫瘤方面的研究進展,許建華教授表示,自2005年起,福建醫(yī)科大學與仙芝樓就開始了相關科研課題合作,重點對靈芝中的有效成分靈芝多糖與靈芝三萜進行了植物化學和抗腫瘤藥理方面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靈芝中性三萜的抗腫瘤作用與其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信號通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有關,其中有些靈芝中性三萜化合物還具有逆轉腫瘤多藥耐藥的作用。
據(jù)介紹,此項研究目前已應有于仙芝樓靈芝產品的開發(fā)中,此次煥新上市的康愛芝寶產品中能分離出新的靈芝中性三萜。該產品還增加了靈芝醇A、靈芝醛A、靈芝酮二醇等靈芝中性三萜的含量測定,是目前國內第一款把靈芝中性三萜作為質量控制指標的靈芝產品,將更好地助力品質健康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