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封建禮教思想的束縛之下,女性想要出人頭地,幾乎是一件不可能辦到的事。從古至今,中國也不過只有武則天這一位女皇帝。有的朝代,甚至會將有文化的女性視為恥辱,因此像李清照一樣有才情的女詞人,可以說是國寶級別。而到了民國時期,隨著人民思想的覺醒以及反封建腐朽運動的推進,女性逐漸得到了解放,革命的過程中也涌現了很多傳奇的女性,譬如我們所熟知的宋慶齡、王光美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位,也是一位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強人,她就是中國第一位女中將,聶力。
正文:
1930年,聶力出生于上海,祖籍重慶江津,父親是聶榮臻,開國十大元帥之一。生逢戰時,聶榮臻有太多的不容易,女兒出生的時候,他甚至還在戰場上打仗,直到情勢稍微平緩一些之后,方才看到了自己的女兒。
然而,對于革命戰士來說,能在陪伴在家人的身邊幾乎都成了一種奢侈,聶榮臻也不例外。在和妻子女兒生活了短短一年的時間之后,聶榮臻便再次扛起槍,前往革命一線戰斗。從那之后,聶力便一直和母親在上海生活。
身為聶榮臻的妻子,張瑞華又怎么可能是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丈夫在前線戰斗,她則負責地下黨組織的工作。不幸的是,因為內部同志叛變革命,導致張瑞華的身份被暴露,最終不幸入獄。
張瑞華被捕的時候,聶力還只是個四歲的孩子。到了監獄之后,聶力親眼目睹了敵人的殘忍,他們用各種刑罰逼問自己的母親,看著母親被折磨的樣子,聶力的心非常痛。
雖然她的年紀還很小,但卻和父母一樣,有著一顆頑強的心,即便吃苦頭,被恐嚇,她也不向敵人低頭。在被關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之后,他們母女才被釋放。
對于聶力來說,有一對革命的父母,就注定了她的童年會顛沛流離。出獄后不久,張瑞華便跟隨組織一起轉移,出于安全考慮,在工作轉移之前,張瑞華將就女兒托付給當地的一位工人撫養。
和聶力一樣,被寄養在這個工人家中的孩子還有很多,只有五歲大的聶力反而成了年長的那一個。為了不給主人家惹麻煩,小小年紀的她就已經學會了照顧其他的小孩子。后來回憶起這段時光的時候,聶力無奈地說:“那時候,我都不記得父母是誰,其他的小孩子就更不知道了,他們都喊我野孩子。”
直到1945年,抗戰結束之后,聶力才和父母重聚,此時的她已經和父母分別了整整十年之久,父母對于此時的她來說,完全是陌生的。
因為之前寄養在別人家中,聶力一直沒有機會讀書,直到回到父母身邊之后,她才有了讀書的機會,而此時的她已經17歲了。
乍一聽,一個17歲的人到小學讀書,難免有些不可思議,面子上也有些說不過去。但為了學習文化知識,聶力并沒有在意世俗的眼光,而是沉淀自己,不斷努力,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中學畢業之后,聶力便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到蘇聯留學的機會。在蘇聯留學的五年時間里,聶力不僅增加了見識,在精密儀器與光學儀器的研究上,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回國之后,聶力便在解放軍第五研究所任職,利用自己學習到的之時回報祖國,回饋社會。
解放軍第五研究所是我國的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而當時國內的導彈事業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身為開國元帥的女兒,聶力深知自己身上所背負的責任,工作中的她不辭辛勞,始終兢兢業業,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剛到第五研究所的時候,聶力還只是一位普通的實習員,靠著自己的努力渡過了實習期,而后又一步步被提拔,最后做到了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的位置。
升官之后,聶力也沒有就此安逸下來,她依舊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不懈地努力著,最終在1988年的時候,被授予少將軍銜,五年之后,晉升中將軍銜。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第一位女中將,這樣的成就,令人嘆服!
強者之間往往才能相互吸引,聶力優秀,她的丈夫丁衡高同樣也很優秀,兩人從同學變成了戀人,然后攜手步入婚姻,成為彼此一生的伴侶。值得一提的是,丁衡高是上將軍銜,同時還是中國戰略導彈慣性技術的奠基人之一,現任中國工程院院士。
結語:
雖然聶力和丈夫丁衡高都身居高位,榮譽加身,但他們對子女的要求依舊很嚴格,從不允許子女搞特殊,在他們夫妻的嚴格要求下,子女們如今也都有著非常不錯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