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分奪秒、絞盡腦汁,使勁渾身解數。
你想找尋到一個明確的答案,一個讓人人都滿意的答案。
然而,答案并不如人愿,并不總是按時出現。
于是乎,很多做題家死磕問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那么,問題就能馬上解決了嗎?
并不能。
與其在問題里糾纏,不如偷個懶。
偷個懶,暫時停止對問題的積極探索,反而可能會產生關鍵性的靈感。在《墨菲定理》里,張文成稱之為“醞釀效應”。
偷個懶,直覺接管邏輯思維的工作,讓洞察和頓悟照進思維的盲點。就像亞里斯多德的浮力,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都不是在伏案思考發現的。
偷個懶,可以說是退一步。退一步,就不會迷亂于海浪的陣陣嘩嘩聲、片片泡沫,才有可能靜靜地看到海闊天空。有了海天一色的格局,再看時不時泛起的浪花朵朵,另是一番感覺。
偷個懶,才有可能抬頭看看風起云涌。
多變的今天,問題本身也在不斷被定義。如果糾結于問題本身,不僅錯失了很多看待問題的視角,也錯失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當然,時移世易,問題本身是不是問題,就要打個問號了。如果問題不再是個問題,那就沒有必要再去解決。此時去解決問題,甚至是畫蛇添足。
偷個懶,才有余力向內看看自己。很多時候,與其說是處理問題,倒不如說是自己在和自己較勁,也被稱之為糾結。糾結是一種內耗,要不得。
偷個懶,很有必要。真的!
(文耕坊-景軒bookhik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