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金融行業(yè)的朋友老W,被降薪了。老W是基金公司高管,曾掌管數(shù)百億規(guī)模的資金體量,最近也是年薪被砍,從350萬,降到了250萬。雖然被砍后的年薪,在我們普通人看來依然不接地氣,依然讓人(含K哥)“恨”的牙癢癢,但降幅已接近30%,下手也算可以了。
K哥自己也被變相降薪了,因為公司對高管有相關規(guī)定,不方便在這里透露太多細節(jié)。但是K哥對這事一點都不意外,在當前一片蕭條的職場環(huán)境下,身處其中的個體,想“獨善其身”,幾乎是不可能的。
都說金融和IT是平均收入最高的兩個行業(yè),是最靠近錢、最被錢追捧的行業(yè),如今高管也是這般境地,其他行業(yè)的狀況,也由此可見一斑。
那么,在當前這種大環(huán)境不景氣的氛圍之下,職場人該做哪些觀察和思考?
01
企業(yè)缺乏安全感
虧錢的裁員,賺錢的也裁員
企業(yè)裁員降薪,優(yōu)化畢業(yè),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無需多舉例子,去脈脈上看看,各種裁員和變相裁員,降薪和變相降薪。里面有各種可歌可泣,可鹽可甜的職場斗法、勞資博弈的離奇情節(jié)和狗血故事,總有一款“驚“到你。
拋開各種戲劇性的成分,作為用人方的心態(tài)和釋放出的某些信號,作為打工人的我們尤其要注意留心。比如,裁員的企業(yè)中,并不是所有的企業(yè)都是虧錢活不起。就像實業(yè)巨頭美的,從公開財報來看,美的2021年營業(yè)總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凈利潤為285.74億元,可以說它的底子和發(fā)展趨勢都還是不錯的。
為什么這樣的企業(yè)也要跳出來大規(guī)模裁員?按董事長方洪波的說法是“未來三年行業(yè)會面臨比較大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寒冬”。因此只能一邊動情地表示“深感慚愧”,一邊馬不停蹄的揮刀裁員。
不管是行業(yè)巨頭還是小微企業(yè),之所以大規(guī)模裁員降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huán)境中,極度缺乏安全感。以往的進取雄心,變成了保守防御,減員增效,瘦身過冬,成了幾乎所有企業(yè)的默契和共識。
危機感不解除,企業(yè)不敢做出由守轉攻的改變,用人市場就難以景氣,甚至會更加蕭條。
02
阿里騰訊帶頭
裁員日?;⒔敌街贫然?/strong>
企業(yè)的戰(zhàn)略和預判,直接決定了人事方面的動作和走向。因此,大家目前習以為常的裁員和降薪,也就成了各公司人事部門的基本操作。K哥在此大膽預測,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充分試探和博弈,企業(yè)的裁員和降薪,極有可能由集中式、運動式,轉變?yōu)槌B(tài)化、細水長流化。
先說裁員,今年3月就因裁員上過熱搜的巨頭阿里,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又因開創(chuàng)“滾動式裁員“的新理論,引起大家關注。新鮮詞越多,下的棋就越大。什么是滾動式裁員?說白了就是一輪一輪的來,小刀細切,不搞集中畢業(yè),不引起大的轟動和社會關注。在阿里的上一輪大裁中,就曾傳出因“動作過大”、“關注度太高”,而被相關部門干預過。某種程度來講,這種所謂的滾動式裁員,也是大廠巨頭們一種新的解套之策。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轉變,極有可能成為其他企業(yè)效仿的新模式。對于習慣了轟轟烈烈集中式、運動式裁員的打工人來說,要做好各種心理準備。不能像以前那樣,認為挺過一次大裁,就能高枕無憂,一勞永逸了。而是要不斷提醒自己,頭上懸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
再說說降薪上的創(chuàng)新。除了工資打折外,還有調低薪崗、放低(無)薪假、提高考核難度等常見方式 。除此之外,騰訊近期還開創(chuàng)了新的“加料不加價”和“降薪制度化”的模式。
5月底,騰訊發(fā)布了關于薪酬改革的內部郵件,其中一條就是“晉升將不與調薪掛鉤”,也就是說可以給你升職,讓你多干活多管事,但薪水不會隨著職級的變化而提升。員工要想加薪的前提,必須要有“戰(zhàn)功”。
另外,郵件還明確規(guī)定,騰訊將重新審視所有員工的薪酬,對不匹配的薪酬要進行下調,這就是毫無掩飾的把降薪制度化,讓以后的日常降薪變的“有據(jù)可依”。
不管是裁員的日?;?,還是降薪的制度化,阿里騰訊這兩家巨頭率先做出了表率,后面會不會真如K哥所猜測的那樣,被群起而效之,進而對職場打工人造成全面性影響,值得我們持續(xù)觀察。
03
打工人該如何應對?
作為職場上的一方,打工人在就業(yè)環(huán)境的風云變幻中,是相對被動的。但這并不代表,我們什么都不能做、不去做,那樣只會讓打工人們更被動、更無所適從。
一、觀念先行,思想捋順
1)可以當小甜甜,也可以做牛夫人
職場來去,純屬正常,更遑論當前的大環(huán)境使然。不必過分多愁善感,誤把多情當錯付。行情好的時候,你是小甜甜;行情差了,你就是牛夫人,這是職場真實, 完全沒必要擰擰巴巴、疙疙瘩瘩。強行加戲,可以有,但沒必要。
2)360度全面自查 認清自己處境
客觀認識自己的當前處境,是正確做出下一步行動的必要前提。要基于自己的行業(yè)趨勢、公司狀況、崗位重要性、個人家庭情況等,來綜合判斷自己離裁員減薪的漩渦有多遠,并考慮眼前和下一步,怎么做才是最佳選擇。既不要杞人憂天,也不能后知后覺。
3)評估自己在未來還有多少價值
忘記過去,忘記功勞簿,老板和公司只會向前看,你今后的職場之路穩(wěn)不穩(wěn),只取決于你的未來價值,個人的薪資漲跌,不過是這種價值的折現(xiàn)和走勢反映。評估下來,覺得自己的未來價值足夠用,就可以稍微放寬心,甚至可以囂張一點,盡情地用腳投票;如果覺得自己的這種價值已經(jīng)”余額不足“,那就想辦法盡快“充值”,但愿一切都還來得及。
二、提高靈敏度,爭取做到“預判了公司的預判”
特殊氛圍下,不管是裁員降薪,還是公司倒閉,都不是毫無征兆的。打工人在特殊時期,要提高警覺和敏感度,盡早發(fā)現(xiàn)相關征兆,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做更充分的準備和預案。
去年10月份,K哥面試了一位準備從某大廠跳槽的小姑娘。當時職場尚未掀起裁員潮,我問小姑娘為啥要從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廠跳出來。小姑娘回答得很坦白,她說自己感覺到公司將對個人所在部門,做某些動作,很有可能是裁員。并說出來幾條推斷依據(jù):
比如,公司從上個季度就砍掉了她部門的所有研發(fā)資源。一個原來被定位為“成長型”的業(yè)務,變成了毫無熱度的停滯項目。上層領導還很有壓迫感地逼著大家做一堆運營的活兒,而且一再強調快速變現(xiàn),讓人感覺這不是像做長期項目,倒像是趕著割韭菜…
基于這些判斷,小姑娘開始騎驢找馬,為自己的下一步做打算。雖然后來因為崗位不適配,K哥沒有錄用那位小姑娘,但她靈敏的職場嗅覺,還是讓我非常欽佩。后來的事實也證明,小姑娘的預判還是非常準確的,她所在的部門果然被砍掉了。
當前環(huán)境下,我們很多人確實需要向那位小姑娘看齊,要學著預判“公司的預判”。
三、如果有條件,馬上開始自己的第二職業(yè)
這一點K哥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經(jīng)呼吁過無數(shù)次了。在如今亂哄哄的氛圍下,沒誰知道是這個月的薪水先到,還是HR的裁員通知先到。有基礎、有一技之長的打工人,可以嘗試開始自己的第二職業(yè)了。不管你現(xiàn)在月入幾個W,一紙張通知就可以將它清零。與其那個時候被動地感慨“錯把平臺當本事”,不如手里有個能帶來穩(wěn)定收入的副業(yè),哪怕月入幾個K,也會讓自己心里更踏實,更從容些。
K哥的許多自媒體同行,遇上公司降薪,他們一點也不慌,因為手里還有自媒體副業(yè),這塊的收入完全可以彌補公司減薪帶來的損失,絲毫不會影響他們當前的生活。
至于副業(yè)做什么,每個人可以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而定,關鍵要敢于開始。隨著各企業(yè)減員增效的深入,一些外包業(yè)務,打包式的項目一定會越來越多,可以調整心態(tài),放下身段試著做做看,宜早不宜遲。切記,合理合法掙錢養(yǎng)家,怎么做都不丟人。
四、有空翻翻勞動法,和律師朋友嘮嘮嗑
K哥聊這點,說玩笑也算玩笑,說認真也完全可以很認真。書到用時方恨少,多掌握點職場相關的法律常識還是很有必要的,哪天HR企圖用無理由降薪或惡意辭退,忽悠你的時候,你把惡補的《勞動法》知識,或者從律師朋友那里聽來的說法,亮出來,反駁幾句,并合理取證,相信還是會有一定的震懾力的。技不壓身,雖然我們都不希望這一天出現(xiàn),但萬一用得上呢?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擁抱不確定,就是一種成長。面對這種成長,不管愿不愿意,我們都別無選擇,只希望這種成長不要太難太苦,畢竟,打工人為了養(yǎng)家糊口,已經(jīng)用盡全身力氣。為大家祝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