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房價回落27%才正常,央媒“11字”回應,房產走勢清楚了
有三組數據可以表明,目前樓市已經進入了調整期,房價不會像以前那樣大幅度上漲了,買房人可以慢慢挑房子了。第1個數據是房地產銷售數據,2022 年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降幅23.6%,31.5%,降幅較1-4月擴大。
第2個數據是房價數據,2022 年 5 月, 70 個大中城市,新房價格下跌城市數量為 43 個,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53個,相當于八成左右的城市,二手房價格在下跌。
第3個數據是房企的負債數據。財聯社統計,2022 年6-7月房企將迎來償債高峰期,7月境內房企債券償債達到1047億元。負債影響下,開發商以價換量的態勢還會持續。
可以看到,商品房銷量不及預期,購房者觀望情緒濃厚,房企為了降低負債將更多依賴于銷售回款,未來半年來房價下行的趨勢或將持續,但問題是,就算房企降價銷售,也不能吸引太多購房者買房。數據顯示,包括金茂、綠城在內的11家上市房企,1-5月業績完成率僅為24%,遠低于41.7%的達標水平。
那么,房價下跌到多少是正常的呢?金融專家朱云來表示,房子的價格回落27%才正常合理。按照2021年底平均房價10139元/平方米計算,合理房價應該在7401元/平方米。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35128元,一對夫婦一年就有7萬元,算下來10年就能買下來一套房子了。和目前深圳房價收入比48、三亞和廈門房價收入比超過30相比,10年買一套房,確實要容易許多。
但是,房子畢竟是一種商品,以二線城市1萬元的房價為例,建安成本1500元,地價在3000-6000元,再加上各項稅費、管理費用、營銷費用,如果跌幅過大,恐怕開發商都難以生存,連員工的工資都負擔不了,正如孫宏斌說的那樣,如果房價下跌30%,那么我們都不存在了。而且,購房者一直都有“買漲不買跌”的思維,如果盲目降價,消費者可能更加不愿意買單,還會繼續等待房價下跌,房子越來越難賣。這一點已經有所體現,2022年1-5月,49 家公布業績的上市房企中,千億房企僅有3家,分別為萬科、碧桂園和保利,而三家房企的銷售額同比增速均值跌幅37.8%,可見樓市依然處于下行趨勢,為了完成銷售目標,房價下跌依然有空間。
房價回落27%才正常?央媒“11字”回應,房產走勢清楚了!
6月22日,經濟日報在一篇文章《5月數據回暖,房地產穩經濟作用正在顯現》中,提到了11個字,持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已經回應了這個問題。這個答案就是,未來的房價走勢將以穩定為主。正如這個標題所提到的那樣,房地產在穩經濟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如果房價出現大跌,不僅會影響人們的入市信心,還不利于滿足剛需和改善購房需求的滿足。房價中有30-40%是地價,房地產也關聯到建材、裝飾、家電等許多上下游行業,在財政收入和金融機構貸款中都占有相當高的份額。所以維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但房價調整也存在合理性。2021年4月,經濟日報曾發表文章,《別讓高房價嚇跑大城市的年輕人》。年輕人才是一個城市的未來,高房價會嚇跑年輕人走出大城市,不利于創新發展,需要給樓市降溫,所以房價回調存在一定的合理性。根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年,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套均總價分別為298萬元和123萬元,對于普通的工薪族來說,僅僅靠自己的工資買房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慶幸的是,從現實來看,房價逐步回歸理性水平。從全國來看,不管是房子的成交量還是房子售價都出現了下跌的情況,比如今年以來,一線城市的住宅成交量環比下跌了42%,70個大中城市有8成左右的城市,二手房價格出現下跌,剛需者買房不像以前那么困難了。從區域來看,燕郊由于限購限售政策的影響,炒房者退出后,房價從3.9萬元/平方米的高峰回落到如今2萬左右的水平,而眾多三四線城市受到樓市調控、棚改退出的影響,房價也在回到合理水平。
可以看到,樓市已經告別黃金發展期,不會像以前那樣出現房價暴漲了,正如馬光遠所說的那樣,一旦樓市突破兩個18(18億平方米、18萬億元),說明樓市已經到達頂點,再往上突破很難了。以前人們熱衷于買房子,是因為房地產處于初步發展期,但現在平均住房面積達到40平方米,可增長空間已經不大了,而且受到高房價的影響,房價偏離人們的正常收入水平,即使房價下跌10%,很多人也買不起房子。
“房地產穩經濟作用正在顯現”,“持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這也表明房地產行業的支柱地位沒有變,大家要對行業有信心,但要維護房地產行業的良性循環。房價在短時間內下跌27%,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風險,比如斷供潮出現,銀行出現大量壞賬,開發商破產倒閉,失業增加,引發經濟危機,這并不利于購房者的利益維護。對普通剛需者來說,既不要認為房價有大漲空間,也不要幻想房價能夠迅速下跌,未來將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逐步擠出泡沫,實現行業平穩發展,實現經濟軟著陸。
但是不同城市的分化還是很明顯的,正如這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樣,因城施策。一線城市由于人口流入量大,房價支撐好,對于放松調控會較為謹慎,二線城市有所分化,而近期發布穩樓市舉措的城市以三四線城市居多,但也要警惕放松調控后炒房行為卷土重來,一旦出現房價大漲的情況,不排除調控措施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