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3D區不能失去蒂法,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來說。金發、單馬尾的結城明日奈(亞絲娜)也同樣在某種意義上無比重要。
《刀劍神域》是川原礫著作、abec負責插畫、電擊文庫所屬的輕小說。2012年被改編成TV動畫,由A-1 Pictures負責制作。彼時2012年憑借獨特的世界觀和龍傲天的風格,再加上后宮的屬性,讓這部TV動畫成了眾多漫迷的“二次元啟蒙番”。
2021年由河野亞矢子擔任導演的《刀劍神域:進擊篇·無星之夜的詠嘆調》(以下簡稱“詠嘆調”)在日本上映。國內嘛,時隔一年終于可以在BD上看了。
“詠嘆調”的時間線再次回到故事的開端,即TV動畫第一季的最初——桐人和亞絲娜首次開始“SAO”的故事。該片以亞絲娜的視角挖掘從艾恩葛朗特第1層到通關的軌跡,從首次進入“SAO”到遇到桐人再到一起組隊后組成“boss攻略組”討伐第一層boss。
相較于之前出的《序列之爭》劇場版所進行的原創劇情,“詠嘆調”劇場版大致可以說是“炒冷飯”,盡管加入了一些細節。但不得不說,這“冷飯”真的香。
那么來看看這一次“炒冷飯”的“詠嘆調”到底如何吧。
細節補充,亞絲娜視角下,完善初期故事內容
《刀劍神域:進擊篇·無星之夜的詠嘆調》以亞絲娜為主視角,開篇的家庭、校園日常揭示了亞絲娜的相關背景,家里面有著保姆,在學校品學兼優。
為何身為大小姐的亞絲娜會接觸NERvGear從而進入Sword Art Online?為何亞絲娜身為游戲新手卻有著如此強大的戰斗技巧?為何桐人不過幫了一次組了幾次隊伍就對桐人暗生情愫?
這些問題都在“詠嘆調”當中給出了解答:
亞絲娜的同班同學兔澤深澄,由于兔澤深澄喜歡游戲從而讓亞絲娜對NERvGear產生了一定的興趣。回家后在兄長的房間中發現了暫未使用的NERvGear以及Sword Art Online,在好奇心驅使下戴上了NERvGear。
亞絲娜作為游戲新手,自然不會如同桐人一般知曉哪里是好的練級點,如何練級如何使用技能。但幸好結識的好友兼同班同學兔澤深澄(米特)也在游玩Sword Art Online。米特作為游戲初期的封測玩家,加上本身是游戲高玩,教導著亞絲娜所謂的“SAO世界”。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憑借在家庭因素影響下受到的精英教育,亞絲娜的運動能力并不弱,再加上封測高玩米特的幫助讓亞絲娜有了強大的戰斗技巧。
在一次練級途中米特偶然發現稀有怪物前去追趕時,兩人分別陷入了怪物的包圍。因害怕看到剩余絲血的亞絲娜死亡,米特退出了小隊。幸虧桐人的出現拯救了亞絲娜。但此次事件也讓亞絲娜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想法。
于是有了TV動畫第一季中桐人正式遇見亞絲娜時的故事。
為何TV動畫故事線已經來到后面,還要出前面的劇場版呢?
整體而言,“詠嘆調”的劇情不過是換了個視角,再一次講述了《刀劍神域》初期的故事。那么問題來了,為何不像《序列之爭》一般原創劇情而要如此“炒冷飯”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部名為“鐮池和馬打印機”書寫的《某科學的超電磁炮》了。《某科學的超電磁炮》衍生于《魔法禁書目錄》,主角由“爆炸頭”上條當麻切換到“bilibili”的御坂美琴。
《魔法禁書目錄》當中經由TV動畫的放送后,御坂美琴憑借強大的實力、快被淘汰的傲嬌屬性和溫柔的性格征服了眾多漫迷,從而獲得了漫迷們的歡迎。于是在“河馬牌打字機”的發揮下,以御坂美琴為視角的《某科學的超電磁炮》誕生并取得相當不俗的成績,其后的TV動畫化也就水到渠成。
同樣,《刀劍神域》當中桐人和亞絲娜兩位角色也一直受到眾多漫迷的喜愛。但故事的主視角始終是男主桐人。同時,川原礫沒有如同鐮池和馬那樣強大的“打字機”能力,無法撰寫亞絲娜相關的故事。
于是,有別于TV動畫、故事整體不變但主視角以亞絲娜為主的電影版提上議程。也就是已經上映的《刀劍神域:進擊篇·無星之夜的詠嘆調》。
以女主亞絲娜為主視角,整體故事更偏向喜劇色彩。同時電影當中為了配合亞絲娜而創作的音樂曲目,也豐富了亞絲娜的個人形象。不得不說這一招確實有效,該片曾于40多個國家上映,取得了相當不錯的票房成績。
于是也就有了后續《刀劍神域 -進擊篇- 黯淡黃昏的諧謔曲》(于2022年9月10日在日本公映)的提議。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的內容,不知各位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不妨點個關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