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一些公共場合采取疫苗令,前幾天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爭議。
我大概看了一下,小部分人支持,大部分人反對(也前天支持今天反對的),最終這事兒好像不了了之了。其實就像之前說過的,軟強制是許多國家和地區采取(過)的措施,比如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在今年Omicron BA.2疫情爆發期間,香港為老年人的低疫苗接種率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首先無論是哪個地方,普通民眾對于疫苗接種這件事情肯定是或多或少有些顧慮的,畢竟沒人喜歡打針。我們看看香港是如何做的。
首先,香港有兩種疫苗可以選擇。這兩種疫苗分別是滅活疫苗科興和mRNA疫苗復必泰,讓那些擔心mRNA不良反應大以及擔心滅活保護力不夠的人都有得選(而新加坡最早批的是輝瑞和Moderna,之后批了科興,前段時間又批了Novavax)。香港這兩種疫苗每天的接種數、總接種數均會及時更新。
其次,香港有詳細的疫苗保護力數據。香港的疫苗保護力數據包括免疫原性研究和真實世界有效率研究,港大等研究單位對BA.2疫情期間的重癥/死亡數據做了分析,表明兩種疫苗的加強接種都體現出了對預防重癥和死亡的強大保護力。另外有詳細的按年齡組別和疫苗接種情況劃分的死亡率數據可供公眾查詢。
最后,香港有詳細的疫苗不良反應檢測數據。香港成立了單獨的疫苗顧問專家委員對兩種疫苗進行嚴格評估,每個月公布接種疫苗異常事件報告,并對個別受關注的事件進行評價。
這是香港現在推動公共場合疫苗令背后的一些舉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