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行萬里路能開闊視野,能遇各種各樣的事情,近段時間,到美麗的山村采風(fēng)時,總能聽到關(guān)于村民在“黃河”里挖沙的事情,于是,決定前去看一看。
日前,攝影師一行到皖西南山區(qū)采風(fēng),特地來到了村民們說的這個村莊,據(jù)當(dāng)?shù)厝私榻B,這個村莊叫“黃河”,這不,村口路邊矗立的巨大石頭上寫著“黃河”二字,在村民心中,黃河不僅是村中的一條大河,還是整個村莊的“代名詞”。
在河里挖沙、取沙本不是什么新鮮事,不過,村民稱,這里干這種活成了一道景觀,尤其是一場大雨過后,河里有不少人。
村民取沙干什么用?原來,村里搞各種建設(shè)需要用沙,村民們建造房屋也需要用沙,沙子是不可缺少的材料。為了節(jié)省開支,便有了成群結(jié)隊“覓沙”的現(xiàn)象。
隨便取沙是不提倡,或者說不允許的事情,然而,村民表示,他們?nèi)∩尺€起到了疏通河道的作用,當(dāng)然,不會亂挖沙,在自己的家鄉(xiāng),誰都愛護(hù)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不允許別人破壞,自己更不會破壞。
由于地處山區(qū),每次下大雨過后,上游會沖下來一些沙土樹枝,為疏通河道,村民及時進(jìn)行清理,近期,村民發(fā)現(xiàn)洪水沖下來的是適合做多種建設(shè)的沙子,于是沒有清理掉,而是將其利用起來。
村民將沙挑到公路邊,一擔(dān)又一擔(dān)。“自從公路修通后,干這樣的體力活不多了。”如今,村民肩挑背馱的情況很少,挑沙成了村中一道“風(fēng)景”。
清理河道,挑沙的間隙,村民不時要看著河里游來游去的魚兒,別有一番韻味,瞬間,累的感覺仿佛減輕了很多。
村民將沙挑到附近的公路上,嘴里還不時唱著小曲兒,雖然路不好走,但讓人感覺還是有一種“輕松”的感覺。
洪水退后,岸綠水清,風(fēng)光旖旎,村民說,他們在河里取沙,既能疏通河道,又能搞建設(shè),一舉兩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