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的人來說,無論相隔多么遙遠,過去多少時光,故鄉的味道總是揮之不去,彌久深藏。它連接起千里萬里之外的故土,牽掛著每個人舌尖之上的鄉愁。每次回到重慶合川,第一頓飯永遠是那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粉。那熟悉的味道總是會提醒我對故鄉依舊是如此頑固的眷戀。合川羊肉米粉,歷史悠久,疑清代由川北經嘉陵江水路傳入,得南充米粉的真諦,又有所改良,制作精細,為重慶傳統名特小吃之一。 合川羊肉粉是由米粉(以大米制成的熟米粉)和羊肉湯、臊子,配上考究的佐料而成,具有三鮮特色(粉鮮、臊鮮、湯鮮)。
曾聽一位合川的朋友說過:每次從主城區回去,自己就再也不會將小面當作早餐了。合川的小面味道比主城差點,但更重要的是,合川羊肉粉太好吃了!羊肉粉在合川的地位,就像小面在主城區的地位。合川米粉質細、綿軟、選用上等的油米,先將米淘凈,用清水浸泡幾天,發得粒粒飽滿,然后將米用石磨細細的磨成米漿,放到屋外曬干,和成粉團后將粉煮熟,再用碓窩使勁搗煮熟后的粉團,使之變得極有筋力、不易斷碎(是為手工米粉,一般機制米粉無“搗”這道工藝),最后用壓榨機將粉團壓榨成一根根韌性極好的米粉條,再卷成小團(每團約2兩),即完成。
臊子味清香無腥膻,取合川另一特產“山羊”(為老重慶出口的四寶之一,茶葉,板皮,桐油和豬鬃),頸、排骨等帶骨肉,下湯鍋煮至過紅,斬成厘米見方的丁,過油備用,另置炒鍋,高熱后放油,下老姜,郫縣豆瓣炒香,下肉丁爆炒,摻原湯細火熬至湯鮮香濃稠,是為臊子。濃湯色乳白而滾燙,一般用羊頭、腿骨冷水入鍋加老姜、陳皮等慢火熬制而成。
合川羊肉粉,除了羊肉和羊湯的濃香,在舌尖纏繞不去的,還有一波一波撩撥味蕾的重慶式麻辣。這是典型的家常紅燒的味道。合川人喜歡泡椒,所以紅燒也多用泡椒,這和川西喜用豆瓣迥異。做羊肉米粉澆頭的紅燒羊肉,也是以泡椒為主、輔以豆瓣,走傳統紅燒的微辣微麻風格。紅燒羊肉,其實是紅燒羊排,約大拇指指頭大小,燒得非常入味。合川羊肉米粉的完整構成,是這樣的:一碗奶白濃湯,燙一份米粉,舀一勺紅燒羊肉做澆頭,喜歡麻辣的朋友,可以再加一點紅油辣椒。紅燒羊肉的麻辣紅湯,和奶白的骨頭湯融合在一起,整碗米粉,顏值非常漂亮。湯色紅亮,卻并不油膩。
合川的羊肉粉,跟全國的大多數的地方不一樣。米粉必須是當天供應的鮮粉,保質期只有一天,同時羊肉也必須是當天的紅燒羊肉,可以說出了合川城難以吃到正宗的合川米粉。合川米粉的細膩美味牢牢的鎖住每一個合川人,無論身在何方,總是能在一碗合川米粉前,親近故鄉。這一碗合川的羊肉米粉卻從未離開過每一個合川人。在故鄉,它是每天的一日三餐,在他鄉,它是每個在外的合川人舌尖上的鄉愁。小伙伴們,重慶合川羊肉米粉,你吃過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