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方突然發現真相的時候,可能一切都為時已晚。前幾天,西班牙《國家報》罕見發聲,稱從數據上看,歐元區制造業已經陷入衰退。西班牙的制造業,數據是全歐洲最糟糕的,其次是德國和意大利。西班牙的產量和新訂單,已降至2020年春節疫情剛爆發時的水平。
數據并不冰冷,背后是歐洲制造業正在經歷陣痛。比如汽車工業,前幾天,寶馬和跨國汽車制造商斯特蘭蒂斯同時發聲,認為當下車企面臨的,不僅是供應鏈的挑戰,還有人們的購買欲望。德國大眾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近期下調了新車的交付目標。
有趣的是,中國車企近期卻在歐洲接連打勝仗,比亞迪出口數量連續4個月暴增。德國最大的汽車租賃公司,直接下了10萬輛大單。這讓德國媒體驚呼,比亞迪給了德國車企響亮的一巴掌。歐洲是汽車的發源地,奔馳寶馬做夢也想不到,居然被中國車企攻進了大本營。
不僅是汽車,服飾領域的阿迪達斯,也陷入了銷售疲軟的狀態。其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同比暴跌24.2%。更令阿迪擔憂的是,在大中華區,其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營收,均同比下滑35%。算起來已連續6個季度,在大中華區營收負增長。
同樣是國產的反擊,打了阿迪一個措手不及。安踏已經把耐克中國甩在身后,更別提市場份額不如耐克的阿迪。趨勢已經非常明顯,走在大街上,穿特步、回力、361°等國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甚至在他們看來,穿國產反而更有面子。
包括近期雙11,也能看出國產的火熱,涵蓋家電、服飾、數碼等不同的類目。天貓開賣1小時,102個品牌銷售過億,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國產;京東成交前20的品牌中,中國品牌占了8成。
在唯品會上,最暢銷的不僅是雅詩蘭黛、蘭蔻、阿瑪尼等國際大牌,更多年輕消費者,也注意到了國產。唯品會數據顯示,雙11特賣狂歡節開幕1小時,回力的銷量同比增長45%,鴻星爾克的銷量同比增長142%,受換季消費刺激的波司登,更是創造了銷量暴漲3倍的佳績。
制造業是一個國家興盛的基石,互聯網、金融等行業再繁華,也建立在實體的基礎上。歐洲制造業開始衰退,中國制造卻在加速崛起,交疊更替背后,其實也是東西方國運興衰的對比寫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