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自2004年上映以來,就有一個情節飽受爭議;那就是趙剛僅用一把三八大蓋,一槍擊斃500米外的鬼子炮兵,這到底是不是神劇呢?
《亮劍》之所以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愛,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真實,不夸張。不像其他一些抗戰神劇,動不動就“手撕鬼子”,“褲襠藏雷”等等。雖然《亮劍》是一部優秀的抗戰劇,但也有被網友懷疑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趙剛500米外一槍斃敵的劇情。
劇情中當時獨立團被鬼子包圍,眼看鬼子炮兵要炮轟獨立團陣地,趙剛當即和李云龍打賭自己一槍可以擊斃500米外的鬼子炮兵,如果打不中,自己不再管老李接下來一個月喝酒,如果打中了,接下來一個月你老李滴酒不沾。
老李一看這么遠,你小子不是吹牛呢吧,再說咱老李堂堂一個團長,豈能被你一個新人唬住,于是便答應打賭。
可接下來的一幕直接驚掉了眾人的下巴,只見趙剛舉槍瞄準射擊一氣呵成,這邊槍一響,那邊鬼子炮兵應聲倒地。
事后,很多觀眾都懷疑這也太假了,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做到。
那么,這段劇情到底是神劇,還是真實的場景呢?
首先,趙剛拿的是一把三八大蓋,這槍的缺點是口徑小,子彈貫穿力強,但因此殺傷力小,只要不打到要害,問題就不大。但正因為口徑小,子彈細小,所以它的有效射程也比其他步槍遠的多,據說可以達到470多米,最遠射擊距離可以達到2000多米。所以說,趙剛500米外擊斃鬼子是合乎情理的。
但實際上,遠距離狙擊,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正所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有一毫厘的失誤,到500米外就會變成一個很大的距離。所以,這種情況只有受過嚴格訓練的專業狙擊手才能做到。
正因為如此,就有了接下來的劇情,趙剛解釋說有一位射擊教官看自己射擊天賦高,曾經專門訓練過他。這解釋有點牽強,一個優秀的射手又豈是短時間就能訓練成的,即使再有天賦,也離不開大量子彈的添喂,古語所謂熟能生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再說,趙剛到獨立團那么長時間,大家都不知道他的射擊水平,說明他平時也不練習射擊,再高的天賦,長期不摸槍,不練習,那也會變得生疏。所以,趙剛500米外一槍斃敵確實說不通。
再說他的射擊姿勢,我們都知道,一般遠距離的射擊,最好的射擊姿勢是臥姿,而不是站立,特別是在那個器械很落后的年代。
還有一個細節,看過狙擊手訓練的人都知道,當準備遠距離射擊之前,首先要測一下射擊環境,風速大概多少,空氣濕度等等。一般沒有工具的會抓起一把土慢慢撒下來,嘗嘗土的干濕,可趙剛什么都沒做,直接站立瞄準,輕描淡寫的完成了射擊,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再說鬼子那邊,他們竟然把珍貴的迫擊炮手安排到對方500米的距離,還不是在隱蔽的地方,這簡直就是給對手送人頭嘛,只要是懂得軍事常識的指揮官就不會這樣干。
綜上所述,我們說,500米外一槍斃敵是可以做到的,但那得是一個有著極高天賦的,接受過長期嚴格訓練的,經常摸槍的這樣一個射手去完成。而趙剛雖然天賦很高,但他很少摸槍,所以,這個距離對于他來說是非常難的,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你們說對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