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創新醫藥領域的發展加速,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實現快速發展。
今年1月,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主要經濟指標實現中高速增長,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增加值占全部工業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前沿領域創新成果突出,創新動力增強,全行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0%以上,創新產品新增銷售占全行業營業收入增量的比重進一步增加;醫藥制造規模化體系化優勢進一步鞏固,一批產業化關鍵共性技術取得突破,重點領域補短板取得積極成效,培育形成一批在細分領域具有產業生態主導帶動能力的重點企業。
同時,《規劃》還提出優化產業鏈區域布局,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促進醫藥產業在全國范圍內合理布局和有序轉移。打造醫藥產業創新高地,重點支持 10 個左右醫藥創新基礎好、科技資源集中的城市,對接國際創新資源,吸引創新型企業集聚,發展成為產業新動能的主要引擎。
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生物經濟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不斷加強。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技術服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到2025年,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應對能力顯著提升,中醫藥獨特優勢進一步發揮,健康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并強調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健康服務中的作用,夯實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基礎。
為了推動中國生物醫藥企業的變革與發展,時代數據重磅推出“2022中國生物醫藥百強榜” (以下簡稱“榜單”),從醫藥創新的角度出發,全方位展示中國醫藥產業的發展現狀,為生物醫藥企業樹立標桿型模板,為企業的科學發展獻計獻策。
該榜單系時代數據依托“時代數據生物醫藥企業數據庫”,通過大數據分析,對中國生物醫藥企業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研發投入、總資產、總負責、經營活動現金流、貨幣資金、期末存貨、員工總數等數據進行建模分析,綜合評分。
總體來看,化學制藥企業在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在榜單中,化學制藥企業達到51家;其次是中醫藥企業,達到30家;第三是生物科技企業,有19家。
從產業鏈區域布局來看,長三角地區在中國生物醫藥產業鏈區域布局中優勢明顯。在榜單中,來自長三角地區的生物醫藥企業最多,達到31家;其次是來自京津冀地區的生物醫藥企業,有19家;第三是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物醫藥企業,有12家。
從具體排名來看,位居前三的是科興生物(SVA.O)、白云山(600332.SH,0874.HK)、揚子江藥業。其中,科興生物是一家生物高新技術企業,致力于人用疫苗及其相關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2021年營收高達1235.29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達到539.88億元,盡管尚未披露2022年上半年經營數據,但依據行業可比公司增長率來看,今年業績將會很可觀。
白云山是由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屬下八家中成藥制造企業和三家醫藥貿易企業經重組后設立的大型制藥企業集團,實現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的全產業鏈布局,形成大南藥、大健康、大商業、大醫療四大業務板塊,在糖尿病、心腦血管、抗菌消炎、清熱解毒、腸外營養、止咳鎮咳、跌打鎮痛、風濕骨痛、婦科及兒童用藥、滋補保健等領域形成齊全的品種系列;2022年上半年營收達到372.2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3億元。
揚子江藥業是國家大型醫藥企業集團,也是科技部命名的全國首批創新型企業,現有員工16000余人,旗下20多家成員公司分布泰州、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成都、蘇州、常州等地,2021年度營收達到785.53億元,盡管尚未披露2022年上半年經營數據,但依據行業可比公司增長率來看,今年業績將會很可觀。
其后,復星醫藥(600196.SH,2196.HK)和藥明康德(603259.SH,2359.HK)位居榜單前五。復星醫藥是一家植根中國、創新驅動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圍繞腫瘤及免疫調節、代謝及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重點疾病領域,復星醫藥已搭建和形成了小分子創新藥、抗體藥物、細胞治療技術平臺,并積極探索 RNA、基因治療、ADC、靶向蛋白降解等前沿技術領域,提升創新能力;藥明康德為全球生物醫藥行業提供一體化、端到端的新藥研發和生產服務,在亞洲、歐洲、北美等地均設有運營基地,服務范圍涵蓋化學藥研發和生產、生物學研究、臨床前測試和臨床試驗研發、細胞及基因療法研發、測試和生產等領域。
此外,智飛生物(300122.SZ)、石藥集團(1093.HK)、修正藥業、中國生物制藥(1177.HK)、云南白藥(000538.SZ)位居榜單前十;恒瑞醫藥(600276.SH)、齊魯制藥、人福醫藥(600079.SH)、新和成(002001.SZ)、藥明生物(2269.HK)、科倫藥業(002422.SZ)、健康元(600380.SH)、華潤三九(000999.SZ)、長春高新(000661.SZ)、同仁堂(600085.SH)位居榜單前二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