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決定要退隱。
研讀了幾年陶淵明的詩文之后,他對現在這種生活越來越厭倦了。
每天定點起床,定點上班,定點下班,定點吃飯,定點睡覺……無聊,枯燥,沒味兒到了極點!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他自己編著調子,哼唱著走過走廊,手里拿著一封新鮮出爐的“退隱申請書”。
主任強忍住笑,蓋下了章。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實際上他在老家只有四畝地,遠遠不到十畝,但他蓋了十多間草屋。
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座微型的村莊。
“咋了,蓋柴房還是糧倉?”路人問。
他不搭理他們。
他覺得他們實在是太俗了,草屋就只配做柴房、糧倉么?看看他們的房子,硬邦邦的,沒一點詩情畫意,俗!
他把一張床和一個爐子搬進了最大的那間草屋,隱居生活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飯疏食,飲水……”
他幾乎一晚上沒睡覺。對于從小吃細糧白面長大的腸胃來說,涼水加上硬饅頭,那基本等于鐵扇公主把孫猴子吃進了肚子里。
“曲肱而枕之……”
頭疼,胳膊麻了,一上午拿不動東西。
一般人到這個時候也許就該放棄了,但顯然,他可不是一般人。
稍微頹喪了一下,他又拿出《陶淵明全集》,從第一個字到最后一個標點符號大聲地朗讀了一遍,洪亮的聲音引得全村的狗都跟著不停地叫。
合上書,他感到渾身又再次充滿了力量。
“孔子的路走不通,不如就走蘇軾的吧。”
他開了一塊地,種大麥,并研究著自己釀酒。
他還每天買一塊豬肉,研究如何做東坡肉。
很快地,他便把酸汁和生肉、夾生肉、咸得發齁的肉以及燒成了炭的肉的味道全都摸熟了。
同時,由于他從小沒種過地,又不愿意向那些“白丁”請教,大麥長勢很差,很快就死得差不多了。
幾個星期來,隱居的效果搞得一般,但減肥的效果相當成功。
如果他這個時候回到單位,一定會成為單位里那幾個一直減肥失敗的胖子的重點關注對象。
總而言之,一條路走不通,那就換路。
他就不信,從古至今高尚人士那么多,就沒有一個人的路是他能走通的。
他學范仲淹年輕時候,啖粥塊野菜苦讀,結果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涼水和硬饅頭的勁兒剛過去,這邊不干凈的野菜和涼粥塊兒的勁兒又上來了。
這一通折騰下來,他算是切身體會到了什么叫做“五腸皆凈”。
他想學諸葛亮,計劃后才發現自己收不到童子,還險些被村里人當成拐賣小孩的人販子,好不容易才解釋清楚。
這個計劃也只得作罷。
在這一段時間里,就在這小小的四畝地上,整個中國古代文學史基本被完整地演繹了一遍。
這段時間里經過的路人很多,但他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剛剛經歷了怎樣的高光歷史時刻。
一段時間后,一具裏著肉皮的骷髏架子走進了主任的辦公室。
主任頭都沒抬,只是給了他一份返崗通知書。
“就知道你絕對堅持不住,還得回來。快點回去吧,你走這段時間,你那些后輩可忙得夠嗆啊。”主任輕描淡寫地說。
“主任,既然您知道,為什么當初不攔著我呢?”
“攔著你?哼,你小子的脾氣我還不了解,要是我不給你通過,就你那犟性子,以后的工作估計是都別做了。我讓你去就是讓你自己死心,然后回來才能接著好好工作。”
他把《陶淵明全集》重重地塞進書架里,一心一意工作,再也不談退隱的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