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辣條江湖”里,一直有南北兩派在battle,一個是河南漯河代表——衛龍,另一個是湖南平江代表——麻辣王子。不管是“甜辣”還是“麻辣”,辣條愛好者們把它們一家吃到了上市,另一家線上銷售額已突破“億”元大關。
辣條造富“神話”已開啟,誰又能主宰這未來百億的辣條市場?
讓人上癮、無法自拔的辣條從小賣部走向了商超,走向了國際市場,如今又邁向了資本市場。11月23日,據港交所披露,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更新港交所聆訊資料,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瑞銀集團為聯席保薦人。根據新的招股書,衛龍在今年由盈轉虧,上半年虧損2.61億元;但其在線上渠道銷售、產品品類拓展、產品結構優化等方面有所突破。
衛龍在新版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稱,按2021年零售額計算,其在中國所有辣味休閑食品企業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6.2%。
如今的衛龍,早已不是過去人們眼中的土味零食,不僅細分了親嘴燒、大面筋、小面筋等類別,從包裝到產品也走向高端化。 從收入構成來看,衛龍2022上半年來自辣條的收入為13.41億元,當期營收占比59.3%;從營收渠道來看,其2022上半年來自線下的收入為20.21億元,當期營收占比89.4%。
此外,另一邊的麻辣王子也是常年線上斷貨。今年1-9月,麻辣王子的線上銷售額破億,要知道麻辣王子只有一款單品,并且線上線下一個價,從進駐電商以來,堅持奉行“不打折、不促銷”的原則。
現在再看,辣條已經不在是一種簡單的食物,它的內核是年輕人的社交通貨。一起種草辣條口味其實和同事一起抽根煙,酒局上的白酒一樣,都是社交貨幣。
追溯起辣條的起源,不得不提到辣條的誕生地湖南平江。其實從清朝開始,平江就盛產豆干,1998年的洪災導致大豆價格急劇飆升,豆制品幾乎失去原料,平江人不得已選擇用小麥替代,將產品擠壓后與調味劑混合,于是辣條應運而生。據平江縣食品產業辦統計,全國辣條產業總產值超過580億元,其中200多億在湖南平江縣;據不完全統計,全國1000多家辣條企業中,九成以上由平江人創辦。
平江辣條品牌“麻辣王子”的創始人張玉東曾公開表示:“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內地除西藏外,有天氣預報的地方就有平江人做的面筋食品?!?/strong>
現在的平江縣每10個人中,就有約1人靠辣條產業為生。無論是機械師傅、生產女工,還是研發、測試人員,亦或是經銷商,辣條產業帶早就不是過去的作坊模式,各個環節的分工合作,正在把這個200億的產業雪球越滾越大。
不過,平江縣位于山區,并不盛產小麥,平江人生產面筋不具有成本優勢。因此,早期有一批平江人開始走出湖南,其中衛龍“劉氏兄弟”劉衛平和劉福平便是其中之一。他們從河南漯河開啟了辣條發家致富的新道路,一個北方的“辣條聯盟”由此形成。
今年,衛龍發布了漲價通知函。其中提到,由于原材料不斷上漲,公司決定對部分產品出廠價和建議零售價進行相應調整,并將于2022年4月18日起執行新價格,出入庫及掃碼返利按照公司制度執行。
緊接著,一周后,麻辣王子也宣布了從5月1日起開始上調價格,110g麻辣王子從6元/包漲價到7元/包,550g盒裝麻辣王子從24.9元/盒漲價到29.9元/盒。
網友們紛紛表示:“辣條自由不在了,再也看不到5毛的辣條了”。有不少網友也表示理解:“漲價可以,要保證質量。”“合理漲價很正常?!薄耙粔K錢的成本我出?!?/p>
就在漲價風波后,麻辣王子銷量還在暴增,對于“南方辣條星人”來說沒有什么能阻擋吃辣條的腳步。據張玉東稱,每到開學季或春節,平江辣條供不應求,招工甚至叫“搶人”。為了招到工人,辣條廠除了開出高額工資,還會給介紹新員工進廠的老員工一筆“茶水費”。
此時的衛龍并沒有那么”好過“。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衛龍收入約22.61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下滑1.8%。公司由盈轉虧,僅半年虧損就達到了2.61億元,對比而言,2021上半年衛龍凈利潤為3.58億元。
另外,招股書顯示,衛龍超過65%的營收來源于調味面制品,也就是各種形式的辣條。有業內人士認為,除辣條之外,衛龍缺乏有力的王牌產品,未來想象空間有限。
雖然其他辣條產業還遠遠比不上衛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走了衛龍的部分蛋糕。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休閑食品行業的市場規模在2020年已經達到774億元,過去5年的復合增速為6.6%。其中,辣味休閑食品的增速遠高于非辣味休閑食品,達到8.9%。該機構報告預計,未來5年,辣味休閑食品賽道的復合增速將超過10%。
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也曾在股東大會上表示:“辣條類大有潛力可挖,今年公司要正式進入辣條行業,爭取5年內辣條單品銷售額達到10億元?!蹦壳埃}津鋪子的年報中已經體現收入,規模仍在千萬級。金絲猴也推出了“辣辣怪時空”系列辣條產品。
除了市場規模,小小的辣條還擁有高利潤率。這一點從衛龍的招股書中就能看出。2019-2021年,衛龍實現營收分別為33.85億元、41.2億元和48.01億元,年復合增長 率為22.4%。2019-2021年,衛龍的毛利率分別為37.1%、38.0%和37.4%。
來自天眼查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我國現存辣條相關企業2386家。其中2020年新增680家,同比增長30.02%,是近十年辣條相關企業新增最多的一年。在龐大的辣條賽道,涌入越來越多的企業來分一杯羹。
至于辣條屆的兩大龍頭誰能稱霸“辣條江湖”?一時難較高下,畢竟北方愛甜辣,南方愛麻辣。就拿衛龍親嘴燒來說,對于“南方辣條星人”來說,浸滿了油汁的辣條如果不夠辣,很有可能會感覺發膩、不過癮。不過無論是“麻辣”派還是“甜辣”派,依然沒能撼動對方的地位。
現在的辣條早已不再是小學生的專屬了,成年人的世界,只要pick同款辣條大家就是好朋友。
所以,你喜歡衛龍還是麻辣王子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