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燒40度,家長仍堅持送去學校,這種做法究竟值不值得提倡?
今天,小頎看到一個消息,大意是:杭州某初中一名初一學生,晚上發燒到40度,而且出現嘔吐的情況,第二天早上,媽媽在給孩子吃了退燒藥之后,依舊把孩子送到了學校,最后學校在常規核酸檢測中發現孩子是陽性。
于是,孩子班主任發布了這樣一條通知:
今天七年級一學生核酸檢測陽性,事后了解到該生昨晚發燒40℃,伴有嘔吐,早上母親給孩子服用退燒藥后依舊來校。學校在常規核酸檢測中發現這里這例陽性,該生在校期間與班上多人密接,對后面疫情防控構成重大挑戰。不論何時,希望這種案例是最后一例。學校再次強調,社會面防控優化的情況之下,學校由于其特殊性,始終是嚴管單位。學校防控的同時,需要家長的配合,千萬不要出現瞞報、謊報、遲報的現象。
請出門前測量體溫,體溫37.3℃以上屬于異常,就不能來校。發燒絕對不能服用退燒藥后貿然來校,退燒48小時后,核酸檢測陰性才能返校。
臨近期末,家長避免不必要的社會活動,比如打牌麻將、聚餐應酬、逛街購物等活動,為孩子的期末營造一個平靜的氛圍。孩子減少社會活動,不要再去培訓班,容易產生交叉感染。
安全為上,健康第一。家校共同為孩子付出了近一個學期的努力,現在臨近期末,已經進入到緊張的復習階段,千萬不要因為疫情影響到期末考試成績。
看到這條消息后,網友的意見分成了兩派。
有網友認為,臨近期末考了,這位媽媽的初衷只是不想自己的孩子落下課程;
也有網友認為,帶病堅持上學也要看是什么病,明確是傳染病還去學校,就是缺德;不管是不是陽,發燒就應該好好休息。
甚至還有網友揣測這位家長的用意:“我猜這位母親很可能是故意的:她明明知道兒子陽了,也知道奧米克戎不會有什么大問題,過一周自己就恢復了。但她就是要把兒子送到學校,目的就是讓兒子班上的同學們也感染。原因很簡單,她見不得別人好。或許是因為她兒子恢復的這一周內,學習會受到影響,所以她就想讓兒子同學們的學習也一起受到影響?!?/p>
陽學生入校,一班主任被立案調查
近日還有一件類似的事情登上了熱搜。
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12月12日,該區中小學校(幼兒園)恢復線下教學,一位初三家長把陽了的孩子送到了學校,結果導致該班班主任李某被立案調查。
盡管當地教育局工作人員稱,通報中對于班主任李某的立案調查,并非傳統意義認為的(警方)立案,只是教育部門對這個老師在工作履職過程中,對校級校規和國家要求的防疫政策執行情況的一個調查。
不少網友認為,“因為核酸檢測結果把關不嚴,就給予班主任立案調查,這個處罰未免有些過重” “明明是家長的問題,小孩陽了,還在發燒,還送去學校”。
小孩發高燒了,該不該堅持上學?
小頎認為,發燒后還是不要貿然去學校,現在這個特殊時期,發燒代表著很可能陽了,即使沒有陽,學習效率可能也很難保障,還是在家好好休息,身體健康最重要。
你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