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代人小時候,溫度計是家里常備的小物件,酒精溫度計是用來測氣溫的,水銀溫度計是用來量體溫的,80后小伙伴都具備這個常識。
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溫度計變得不那么重要了,大家更信賴唾手可得的天氣預報,我自己也有很多年沒再用過溫度計。
天氣預報雖然挺方便,但限于各種條件的制約,事實上未必真的準確,前些天看到小米新推出了一款溫濕度計,我決定拿來做點小研究。
孩子十歲了,正處于對萬事萬物都充滿好奇的年紀,我感覺他會非常喜歡這樣一個小物件,因為小家伙之前從未體驗過。這也成為我顛覆固有習慣,決定擁有一個電子溫濕度計的動力。
這款電子溫濕度計與市面上同類產品相比有著自己的特色,最大的不同是采用了全新的墨水屏,顯示更清晰,而且更省電,屏幕尺寸35mmx35mm,黑白分明接近紙質般的顯示質感,柔和不傷眼,多個角度都能清晰可見。
盡管只是個溫濕度計,細節方面還是很貼心的,包裝內配備了兩個附件,可以貼在墻上或柜子側面,也可以用支架擺在桌面上。
粘墻件和支架,都是通過磁吸方式與機身相連的,只需在選擇粘貼位置時用點心一步到位,因為這一步不太好變換,而設備本身可以隨時取下并與支架連接,擺放在任何位置。
這款溫濕度計的動力由紐扣電池提供,大約可以連續使用兩年。新機器都帶有絕緣片,取下后就能正常使用了。
大部分時候機器是與支架連接并擺放在桌面上的,需要測量室外溫度時可以放到陽臺。
現在是秋天,已經出現過好幾輪寒潮,不過今天陽光明媚,氣溫較高,目前是26度,很暖和。
這款溫濕度計可以通過藍牙與手機連接,不是通過手機的藍牙設置,而是米家APP,我的米家設備已經比較多,用一個APP進行管理確實方便。
回到開頭的問題,我們大家都適應了根據天氣預報來判斷環境溫度,從而安排衣服搭配和準備雨傘,可我們真的應該完全相信天氣預報嗎?畢竟從科學角度說,天氣預報只能作為參考,不僅預測常有失誤,就算對當前溫度的判斷也未必準確。比方說,我現在所處的溫度是26度,我仔細看了,室內、室外都是26度左右。
然而天氣預報卻顯示當前氣溫為19度,整整差了7度之多。
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話題,之前我已經持續很長時間懷疑天氣預報的精確性了,尤其是在夏天究竟是否需要開空調這個問題的拿捏上,我發現天氣預報真不可靠,當前氣溫只有28度,我卻覺得很熱,把空調打開設置成29度,反倒立刻涼爽無比。
我曾在想,當時真的非常需要一個溫度計來判斷準確氣溫。
在我啟用新溫度計的這兩天,我發現APP顯示的氣溫,與溫度計的差別一般都在5度以上。我準備對此進行長期測試,比如冬天氣溫趨近于0度時,以及夏天氣溫遠高于35度時,都是非常值得比較的時刻。
我并不是天氣預報黑,我只是覺得,既然生活可以很容易就變得更準確些,更舒服些,何樂而不為呢?
通過米家APP,還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設置,比如溫度濕度記錄曲線的收集,以及攝氏度華氏度的切換等等。還有個貼心功能是嬰兒模式,能夠對嬰兒的房間進行精確的溫度濕度監控,從而幫助父母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小寶寶的舒適環境。
墨水屏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正對陽光時也能清晰辨認。
電子溫濕度計并不是什么稀奇的玩意兒,它的功能與特性也沒有什么意外之處,不過我相信大部分朋友和我一樣,原本已經完全適應了簡單粗暴的天氣預報判斷法,覺得溫濕度計沒什么存在的必要。經過這幾天的嘗試,我感覺它還是很有實用價值的,一旦擁有就很難再回到過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