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內蒙古訊(記者王月韓非)1月11日上午8時,在2023年內蒙古兩會委員通道上,政協委員王立恩表示:把握政協履職創新重點, 打造基層協商特色品牌。近年來自治區政協著力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民主協商有效銜接,赤峰市政協打造“赤誠協商”新載體,獲得基層政府和群眾的點贊認可。
委員王立恩介紹, “赤誠協商”是赤峰市本屆政協為落實自治區政協要求,傾心打造的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的創新載體。叫“赤誠”,就是要突出家門口的事,突出真誠協商、全程協商。為此,在議題怎么選、事項怎么議、效果怎么盯上做了些努力。主要是到群眾身邊選,選群眾急難愁盼的事。要讓議題的針對性和代表性更強一些,以提升群眾的參與度;議事項要的是透。堅持“小切口、面對面、實打實、不回避”,堅持“不調研不協商”,采取“1+3+N”的模式,即:委員工作室一位主任召集、委員和群眾代表及黨政主管部門三方固定參加、其他各方誰相關誰參加。為的是議一項透一項;出成效要的是實。首先要提交一份好報告,確保問題找得準、建議能辦理,然后盯反饋、盯推進直至辦結。特別是要把交辦的流程、機制理順、弄到位。讓群眾“不白來”“沒白說”。
王立恩表示,“赤誠協商”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所議事項越來越務實,協商結果的靶向性、落地性更強了。比如敖漢旗針對陪讀媽媽靈活就業問題,2022年8月份啟動協商,10月份就有200多位上崗了等等。
一年來,赤峰市的“赤誠協商”已開展了120多場(次),效果良好。正在走一條“委員到基層、協商在一線、有事好商量”的新路子,努力打造突顯政協協商溫度和質感的協商品牌。下一步,將進一步總結、完善、提升,使這一品牌在承擔黨委政府好幫手、委員履職新平臺、聯系群眾連心橋上發揮得更好,將總書記“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這一協商民主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得更實更有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