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孩子的成長其實是一個不斷確認的過程。
他會逐漸的確認自己有什么樣的優(yōu)點,有什么樣的缺點,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簡單的說,就是在不斷的認識自己、定位自己。最終當他對自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之后,孩子的內(nèi)在自我就建立了。
你可以反觀一下自己,你是不是對自己優(yōu)缺點、性格愛好等等掌握的比較清楚?這其實就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確認的結果。
而一旦孩子對自己進行了定位、確認了自己,那父母就很難再改變孩子了。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其實說得就這個意思,因為孩子一旦對自己的某個特點進行了確認,他就會把這個認知內(nèi)化,然后就會按照這個內(nèi)化的認知來驅使自己行動。比如說,一旦孩子認為自己學習不行,他就不想在去嘗試學習,因為他覺得自己不擅長,那他為什么還要在上面浪費功夫呢?
因此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定位自己就很重要了。
但可惜的是,父母大多數(shù)時候在孩子確認的過程中都充當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不僅沒有幫助孩子很好的完成確認,反而嚴重誤導孩子。
誤導孩子的錯誤教育
一直以來,大多數(shù)父母采用的是一種否定式教育,就是更多的關注孩子的缺點問題,然后批評否定孩子。而這種教育會嚴重的誤導孩子,導致孩子往錯誤的方向發(fā)展。
就比如說孩子小的時候喜歡畫畫,然后當孩子畫了一幅畫興高采烈的拿給父母看時,父母是什么反應?父母往往是給孩子挑毛病,比如說這里線太亂了,那里顏色撒的到處都是了。自己想一想,你是不是總是這樣習慣性的糾正孩子。
那經(jīng)過你的這樣一番挑毛病的教育,孩子會確認什么?他是不是就覺得自己不擅長畫畫,因此就不想再畫了?
自己想一想,是不是這樣?你本來覺得自己做的很好,想拿給父母看,期望父母表揚一番,結果父母不僅沒有表揚,還劈里啪啦的教訓了一頓,指出了自己有一堆的毛病,那你還會認為自己擅長這方面嗎?
也許孩子并不是畫的不好,而是父母在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孩子,所以覺得孩子畫的不好。但是如果從他同齡人的水平來說,也許孩子畫的很好,但是父母不懂,于是在父母的否定式教育下,可能一個有繪畫天賦的孩子就被父母扼殺了。
現(xiàn)在明白我為什么說父母嚴重誤導了孩子的確認了吧?
這種嚴重誤導不僅是體現(xiàn)在繪畫中,其實在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是如此。
比如說父母會經(jīng)常批評指責孩子學習不努力、不認真,是孩子真不努力嗎?不一定,只是父母覺得不努力,但很可能從同齡人孩子的角度來說,孩子可能已經(jīng)比較努力了,但是父母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批評指責孩子不努力,那孩子就會確認自己在學習上是不努力的。他也許會提高自己的努力水平,但是往往自己的努力不會被父母看到,或者說依然達不到父母期望,因此父母還是會批評他們不努力。那最終他們也就懶得再努力了,反正無論自己怎么努力都不行,那還努力啥呢?
同樣的,孩子玩手機也是如此。父母總是批評指責孩子沉迷手機,不知道控制。但孩子真的沒有控制過嗎?他們也許努力過,但是失敗了,這時父母再批評指責他們一頓,他們就更加確認自己在控制手機上是無能的,是注定控制不了的,因此也就放棄控制了。
反思一下,你平常是不是就是這么教育孩子?
你采用否定式教育指出孩子的失敗,然后妄想孩子知錯能改、知恥后勇,但可惜的是,孩子往往被你過度強調(diào)的失敗所誤導,就真的認為自己在這方面很失敗,于是也就這樣確認了自己不擅長。
顯然,這樣的教育是錯誤的,你越這樣教育孩子,孩子就越認為自己不擅長,就只會越逃避。
正確的教育
既然父母這種指出孩子失敗的否定式教育是錯誤的,那什么樣的教育是正確的呢?很簡單,就是帶給孩子成功的教育。
父母要想讓孩子往自己期望的方向發(fā)展,就應該帶給孩子成功,因為只有成功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擅長這方面,然后他們才會確認自己有這方面的能力、有這方面的天賦,然后他們才會讓自己往這方面發(fā)展。
比如說,你如果想讓孩子努力學習,那就應該讓孩子在學習上感受到更多的成功,而不是感受到更多的失敗。只有當他們在學習上感受到更多的成功時,他們才會確認自己擅長學習,這時候他們才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
再比如說,你如果想讓孩子更好的控制手機,那你就應該讓孩子在控制手機上感受到更多的成功。只有他在控制手機上獲得成功時,他才會認為自己擅長控制手機,也才會更有信心去控制。
所以,你要期望孩子往哪個方向發(fā)展,你應該帶給孩子成功,而不是帶給孩子失敗。只有成功才會讓孩子確認自己擅長這個方面,然后才會往這個方向發(fā)展。而失敗只會讓孩子確認自己不擅長,他們只會逃避。
現(xiàn)在明白什么是正確的教育方式了嗎?
那如何帶給孩子成功?可能很多父母就不懂了。
父母可能會疑問:孩子明明做的不好,他學習就是不努力、就是粗心、就是走神,難道我還不能說了?我一說就是帶給他失敗,但是我不說又怎么糾正孩子的這些問題呢?
是不是很多父母有這樣的疑惑?有這樣的疑惑是正常的,因為從帶給孩子失敗到帶給孩子成功,這不是簡單的教育方法的改變,而是教育理念的徹底改變,意味著父母不能再盯著孩子的缺點問題批評指責他們,而要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解決孩子問題。
具體如何做,這就需要父母深入學習我們的“肯定式教養(yǎng)”理念了,我們肯定式教養(yǎng)就是這樣一種帶給孩子成功的教育理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