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已提交科創板IPO注冊的曠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曠視科技”)再獲證監會問詢,要求曠視科技就營業收入調減,股份支付費用的具體計算過程、相關公允價值的確定依據及合理性,以及與螞蟻集團、客戶D合作協議的具體內容等問題進行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如今已過一年,曠視科技仍未就以上問詢進行回復并披露。期間,2022年3月31日,曠視科技還曾因發行上市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三十條的相關規定,被中止發行注冊程序。
2022年5月16日,上交所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三十條的相關規定,已恢復曠視科技有限公司發行注冊程序。相關信息也于2022年6月27日更新,但更新后的財務資料仍未對外披露。
據招股書(注冊稿)披露,曠視科技成立于2013年1月30日,是一家聚焦物聯網場景的人工智能公司。憑借深厚的人工智能基礎研究與工程實踐能力,公司以物聯網作為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載體,通過構建完整的AIoT產品體系,面向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核心場景提供經驗證的行業解決方案,實現人工智能的商業化落地,目前已在多個行業取得領先地位。
盡管,曠視科技在多個行業取得領先地位,但是仍然難逃業績持續虧損的境地。據招股書顯示,公司營收穩步增長,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6月營收分別為8.54億元、12.6億元、13.91億元及6.7億元,但歸母凈利潤連續虧損,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6月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億元、-66.39億元、-33.27億元及-18.65億元。
對此,時代數據2022年12月19日給曠視科技方面發去了采訪函。
同時,時代數據2022年12月23日致電曠視科技,表明采訪意圖,對方表示公司郵箱是由專人負責的,他們收到后如果覺得有需要就會回復,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官方對采訪問題的回應。
七成營收來自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毛利率下降明顯
據招股書披露,曠視科技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6月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8.54億元、12.6億元、13.91億元及6.7億元。其中,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6月收入分別為5.43億元、8.31億元、9.15億元及4.82億元,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63.56%、65.99%、65.82%和72.06%,是公司最大的營收來源。
與此同時,時代數據發現,曠視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已出現大幅下降。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6月,公司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2.23%、42.55%、33.11%及34.45%;其中,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毛利率分別為57.1%、25.78%、26.13%及20.96%。
對此,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產品的毛利率波動較大,主要和公司業務拓展到不同的物聯網行業,各個物聯網業務落地的階段不同,及各個物聯網業務的解決方案形態不同有關,各個物聯網行業的客戶構成不同,需求不同,對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具體形式有不同的要求。消費物聯網的解決方案主要以云端服務和軟件形式交付,因而毛利率較高;而城市物聯網以及供應鏈物聯網提供軟硬一體的全棧式解決方案,成本結構中硬件成本占比較高,因而毛利率相比偏低。
此外,公司還表示,公司的產品結構、具體項目情況、外購材料和服務成本占比變化、市場競爭等因素對毛利率的變化均將產生影響,若未來影響公司毛利率的因素出現較大不利變化,公司的毛利率可能存在持續下降的風險。
尚未實現盈利,累計未彌補虧損達165.96億元
同時,公司尚未盈利及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情況。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1-6月,曠視科技歸母凈虧損分別為28億元、66.39億元、33.27億元及18.65億元;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65.96億元。
對此,曠視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上市時尚未盈利及存在未彌補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優先股以公允價值計量導致的賬面虧損,以及公司正處于發展期,投入大量資源用于研究創新及市場開拓。報告期內,扣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不含優先股相關的衍生金融工具)損失后的歸母凈虧損分別為5.32億元、12.62億元、14.05億元及9.39億元。
此外,公司還表示,公司未來一定期間可能無法盈利,累計未彌補虧損將持續存在,無法進行利潤分配。
應收賬款持續增長,存無法及時收回的風險
時代數據發現,曠視科技的應收賬款余額持續增長。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6.38億元、9.86億元、11.58億元及12.21億元,2018年至2020年應收賬款余額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4.74%、78.24%及83.24%。
對此,公司表示,隨著公司業務規模快速擴大,特別是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業務的收入規模快速增長,而該類業務的回款周期相對較長,使得應收賬款余額增長較快。
同時,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6月末,公司分別計提了約4274.45萬元、1.54億元、2.59億元和2.78億元的壞賬準備。
對此,公司表示,受項目進度和客戶項目資金管理的影響,產品交付后,客戶實際支付貨款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隔,由于公司主營業務的不斷增長使得公司在期末形成了金額較高的應收賬款。2021年6月末,公司向山東聊云銷售的聊城數據湖產業園項目,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為2.83億元,單項金額較大,存在不能及時回收的風險。
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負
據招股書顯示,曠視科技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為凈流出,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和2021年6月末,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7.47億元、-15.91億元、-10.33億元和-6.9億元,累計流出了約40.61億元的現金。
對此,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主要系公司目前仍處于虧損階段,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等金額較大,高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金額所致。同時因為公司業務規模持續增長,采購金額有所增加,并且在中美貿易磨擦持續升溫的情況下,公司進行了戰略性采購,使得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金額增加較快,導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且金額較大。
現金流吃緊,逾兩成IPO募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據招股書披露,曠視科技首次發行擬募集資金60.18億元用于基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AI視覺物聯網解決方案及產品開發與升級項目、智能機器人研發與升級建設項目、傳感器研究與設計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擬將12.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占擬募集資金的20.94%。
對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及合理性,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業務規模快速擴張且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存在較大的流動資金需求;根據報告期內經營性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結合營業收入的增長情況,測算未來三年流動資金缺口合計為20.54億元;本次發行擬使用募集資金12.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其余資金缺口將通過自籌方式加以解決;本次補充流動資金金額與公司現有資產、業務規模相匹配。
沖刺上市關鍵期痛失首席科學家
2022年6月14日,曠視科技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曠視首席科學家、曠視研究院院長孫劍博士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于6月14日凌晨不幸離世。
據招股書披露,公司首席科學家、研究院院長孫劍博士曾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研究院前首席研究員,在計算機視覺及深度學習領域的開創性工作獲得了數十項世界級獎項及認可,被認為是該領域最權威的科學家之一。孫劍博士全面負責曠視科技的技術研發,帶領曠視研究院研發了包括移動端高效卷積神經網絡ShuffleNet、開源深度學習框架曠視天元MegEngine、AI生產力平臺Brain++等多項創新技術,為公司核心技術創新及應用做出了突出貢獻。
同時,公司研發人員由首席科學家孫劍博士領導。孫博士的開創性工作(包括ResNet、FasterR-CNN及ShuffleNet)助力公司建設高效的研發框架,持續推動創新,為曠視科技在深度學習及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技術進步奠定了基礎。依托于計算機視覺研究院——由首席科學家、研究院院長孫劍領導的曠視研究院,公司成為了全球少數擁有自主研發深度學習框架的公司之一,并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頂級賽事中累計贏得42項世界冠軍或最高榮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