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下旬以來,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目星”)股價不斷下跌、屢創新低。截至2023年1月18日A股收盤,海目星股價跌至59.7元/股,較去年8月最高的108.67元/股已跌去45.06%,市值縮水近半。
據悉,海目星是激光及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消費電子、動力電池、鈑金加工等行業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并在光伏、新型顯示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激光、自動化和智能化綜合運用領域已形成較強的優勢,于2020年9月9日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然而,時代數據發現,海目星2022年前三季度應收賬款快速增加,存貨大幅增長,資產負債率持續走高,短期償債壓力不斷增大。
對此,時代數據12月21日給海目星發去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官方對采訪問題的回應。隨后,時代數據多次致電海目星,電話一直未有人接聽。
客戶集中度高,應收賬款快速增加存壞賬風險
時代數據發現,海目星的客戶較為集中,主要為消費電子、新能源電池等應用領域龍頭或知名企業客戶。2021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金額達到12.76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的64.32%。
對此,公司在財報中表示,公司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產品的下游應用行業主要包括消費電子、動力電池等行業;由于消費電子、動力電池等行業的市場需求受宏觀經濟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具備較為明顯的周期性,若未來出現宏觀經濟下滑、扶持政策力度下降等不利因素出現,將造成下游市場需求下降,從而對公司產品銷售造成不利影響。
與此同時,海目星的應收賬款不斷增加。據2022年中報顯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約為9.72億元,較期初增長28.4%;其中1年以內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約為7.41億元。為此,公司期內合計計提了9778.95萬元的壞賬準備。
對此,公司在財報中表示,2022年6月末,公司賬齡為1年以上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為2.31億元,較年初減少1440.32萬元;同時,公司對賬齡為1年以上應收賬款已計提壞賬準備為6072.86萬元,如賬齡為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無法回收,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經營性現金流等產生不利影響。
同時,公司表示,截至2022年中報披露日,公司在手訂單約72億元(含稅),金額較大。因設備交付后還需經過安裝調試、驗收等程序才能確認收入。公司訂單執行過程中,如遇到宏觀經濟環境、客戶經營狀況、投資計劃或對生產線需求出現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有可能會導致部分訂單存在執行障礙或者困難的風險。
2022年三季度期末,公司應收賬款增至10.33億元,較年初增長54.87%。對此,公司在三季報中表示,由于期末應收賬款增加,按賬齡計提的壞賬增加,導致信用減值損失達到-2663.9萬元,損失同比增長112.09%。
存貨大幅增長暗存風險
另一方面,海目星存貨也出現大幅增長。據2022年中報顯示,公司2022年6月期末存貨賬面余額高達30.96億元,同時公司期內合計計提了3345.45萬元的跌價準備;期末存貨賬面價值30.63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43.55%;其中,發出商品16.09億元,占存貨比例為52.54%。
對此,公司在財報中表示,如果公司產品無法達到合同約定的驗收標準,導致存貨無法實現銷售,或者存貨性能無法滿足產品要求,價值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公司將面臨存貨跌價風險。
2022年三季度期末,公司存貨猛增至33.73億元,較年初增長79.41%。對此,公司在三季報中表示,由于期內訂單增加存貨增加,對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增加,導致資產減值損失達到-6202.62萬元,損失同比擴大450.31%。
資產負債率持續走高,短期償債壓力增大
此外,時代數據調查發現,海目星資產負債率穩步攀升。據Wind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7.53%、69.77%、61.79%、72.5%、77.38%。
其中,2022年三季度期末,公司的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為81.31億元、62.92億元,其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分別為66.42億元、58.86億元,流動負債率高達93.55%;以此計算的流動比率為1.13,以此計算的速動比率為0.56。而公司2022年三季度期末的貨幣資金為14.6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2562.37萬元,公司短期償債壓力巨大。
擬定增募資5.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2022年9月21日,海目星披露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20億元用于西部總部及激光智能裝備制造基地項目(一期)、海目星激光智造中心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擬募集資金5.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對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公司表示,公司營業收入處于高速增長期,隨著經營規模的快速擴張,公司應收賬款、存貨等經營性項目所需資金占用上升較快,對公司的營運資金形成一定壓力;此外,公司償債壓力較大,資產負債率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有利于緩解公司未來的資金壓力。
據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披露,公司擬募集資金不超過20億元、發行不超過60517950股,據此計算此次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價格或為33.05元/股,將低于該預案(修訂稿)披露前一日(2022年9月20日)收盤價77.17元/股的57.17%。
曾因信息披露等問題收到深圳證監局警示函
據公告披露,海目星2021年12月28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關于對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趙盛宇、錢智龍、高菁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21〕137號)。
據公告顯示,海目星存在2020年度業績快報信息披露不審慎、保信息披露不準確等信息披露方面的問題,設備類產品以客戶簽字或蓋章的驗收單作為收入確認依據、對個別大客戶的收入確認缺少客戶簽字或蓋章的驗收單、個別客戶收入確認存在滯后情況、對部分長期掛賬的逾期應收賬款未單獨測算減值等財務會計方面的問題,以及開立募集資金專戶未經董事會審批同意的問題。
此外,公司還存在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不規范、部分制度規定不符合法定要求、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會議記錄不完整等問題。反映出公司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財務會計基礎、募集資金管理、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規范情況。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趙盛宇、董事會秘書錢智龍、財務總監高菁對上述問題負有主要責任。
限售股解禁后,大股東、董監高紛紛減持
2021年9月9日,海目星首次公開發行的部分限售股開始上市流通,涉及限售股股東數量為 25 名,對應限售股數量為 78978750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9.49%。
2021年9月11日,公司5%以上股東深圳市招銀一號創新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招銀一號”)和深圳市國信藍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國信藍思壹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國信藍思”)率先披露減持股份計劃,分別擬減持不超過12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6%)和不超過2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1%)。
之后,國信藍思于2021年11月24日減持計劃實施完畢;招銀一號也于2022年3月15日減持計劃實施完畢。
2021年10月9日,公司披露大股東、副董事長聶水斌,董事、副總經理張松嶺,董事、財務負責人高菁,監事劉明清,監事林國棟,副總經理周宇超,副總經理李營等7名董監高因個人資金需求,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2022年7月19日,公司再次披露監事劉明清、監事林國棟因個人資金需求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2023年1月14日,公司再次披露大股東、副董事長聶水斌,董事、副總經理張松嶺,董事、財務負責人高菁,副總經理周宇超,副總經理李營因個人資金需求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