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下載了自己的NS3R和NS4耳機(同時還有一兩款線材),目前僅掛有自然聲NS3和NSX及NSX-max,也算是基本告別了自己做耳機的生涯了。趁此時機,準備慢慢聊聊自己這些年做耳機的一些經歷和趣事,相當多是內部的機密性的,嘿嘿(不涉及商業機密),希望大家喜歡。
已經下架的NS5MKII和NS4耳機
首先聊第一個問題,為什么不做了呢?
原因很簡單也很復雜,首先是有線耳機這個市場萎縮得太厲害了,大家都在猛卷同時往無線上轉了。而我自己公司太小了,轉不動了,也卷不動了。無線耳機自己也嘗試過做過,在投了相當的成本和精力后,樣品都已經出來了,如下:
胎死腹中的自然聲TWS,黑珍珠
怎么樣,外觀不錯吧。3D打印的殼體,外觀和做工一流,佩戴非常的舒服、隔音效果好。關鍵是,音質相當棒,我拿來聽權游的音樂都完全夠,效果相當滿意。交響、人聲啥的都能聽,效果不亞于我自己有線(當然,解析沒得比,藍牙拖了后腿)。對TWS來說,我相當有把握說它的佩戴、隔音和音質都是天花板級別的(自吹一下,反正你也聽不到,哈哈)。
但還沒正式出來就停掉了,原因很簡單,它的成本太高了。而且我還沒出來,新的芯片就出來了,一堆新產品也出來了。拿著老的芯片做的,還賣得比新芯片的貴得多,賣毛線啊。而用新芯片升級,電路啥的都得改。關鍵是,按我的要求,調試所需的時間也長,等出來,我估計更新的芯片又要出來了(藍牙芯片基本上一年一更新,而俺做產品,超級慢),大家都是追新的。這還不包括要推出它所需的資金成本、營銷成本對我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風險也巨高。可能內褲都得虧掉。索性停掉項目,及時止損。
已下架的NS3R
有線耳機自己也不做了,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市場太小了。另一方面是,大家都太卷了。一年你要不推出過兩三個新產品,根本玩不轉。而且新產品出來,一般就一到兩波,然后其它家新產品又出來了。而自己出產品,超級難產。比如上面這只NS3R,我早在兩年前就選好單元,調好音了。曲線都放出來了,大家一看都沸騰了。這就是一只標準的入耳式的小四啦。
NS3標準版的曲線,相當標準的小四調音
但就是殼子難倒了我。當時自己正在準備出NS5MKII,根本沒有精力為它開發殼子。結果后面實在逼得沒招,就用上面那個垃圾外殼推了出來,售價298。一堆人買,都說香得不行。因為,它根本就不是298的聲音啊,以那個單元(10mm的生物振膜單元)和調音及最終的聲音表現,賣600都香。但受外殼的影響,便宜了一半。算起來,自己總計出售了大約2000對NS3R(這個量已經不算小了,可見有線耳機市場都萎縮成什么樣了)。剩下的已經不多了。關鍵是,我問了以前的供應商,這只單元已停產,它已經成絕唱了。So,下架,準備拿剩下的做禮品,送賣俺音箱的好了。雖然外觀不咋的,但聲音還是很香的(送的嘛,沒人會在乎外觀的)。但掛在店里,連自己都覺得很丟人。我估計本來看上自己音箱的用戶,別人拿這個一黑,連音箱都不會買了。
另一方面,自己也學不會一年出好幾款新耳機這種節奏。我自己希望的是,把產品線做齊后,最多也就改進改進下,基本就不會出新的了。而這種玩法,根本搞不動市場(客戶都想要新的),而我又不喜歡重復出,找新噱頭割粉絲人頭。而自己所出的產品,如果算起來,最多還欠一只大口徑單元的動圈了,也就是傳說中的NS7。但光單元,我找了近兩年沒找到合適的(試過兩種,聲音都沒滿足我要求)。供應商也沒興趣為我提供頂級的單元了,所以它也最終難產,停掉了。
仍然在出售的NS3,庫存太多了
目前自己在售的耳機,也就剩了自然聲NS3和NSX了(包括NSX-max)。NS3其實不算自己特別滿意的耳機,除外觀外。它的聲音算是小清新那種,不刺激,也就是沒什么激情(想聽到澎湃低音、刺激高頻的就別找它了),曲線也不標準,簡單的聽聽還是不錯的,耐聽沒問題。為什么不停售了,關鍵是庫存太多了。當時那個胡桃木蓋子一批一做就是2000+只,結果還出了事(跟質量無關,不說,很丟人,很多人都知道)。等出來后才發現,已經生產好了。沒法,只好換了個逼格更高的花梨木再做了一批,這次供應商一做做了3000+只。結果直到現在都沒賣完,家里還有好幾大百只,實在丟不起,只好繼續賣。過完年開學自己準備大降價促銷,能賣掉多少算多少吧,回個本就行。
NSX不用說,這是自己心目中最接近完美的耳機,自己也以它證明自己曾經混過耳機市場。8個頂級動鐵單元(兩只低音、四只中音和兩只高音的動鐵單元組合,它的中音單元是定制的國產單元,自己曾經比較過進口,沒法跟它比,不管是聲音還是成本)讓它的素質上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它的曲線可以說是集哈曼、音特美和HRTF曲線的優點于一身,不管你拿哪個標準,它都能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而且它還有零相位及很低的失真等優點。拿它聽各種音樂,都完全可以達到非常高標準的還原性。關鍵是還非常的優美好聽,符合自己聽感和參數完美統一的標準要求。而且它的做工也一等一的好,佩戴也還可以(不過有點大,小耳朵的童鞋需要選擇私模)。外觀也有相當多的可以選擇,滿足個性化需求沒問題。也不難推,一條不錯的小尾巴就能很好的驅動了。
NSX標準Studio版的曲線,下面為按哈曼補償的曲線
推出兩年后,自己又升級成了12單元(4-4-4)的NSX-max,進一步的提升了它的表現。低頻更接近頂級動圈,高頻也和靜電齊平。曲線上也更接近完美,當然,和NSX一樣,你也可以提一點高音(標準的Studio和更多高頻的Living)和低音的要求,以達到自己更喜歡的聲音表現)。還可以為它搭配上更好的線材,從而得到更好的表現。
雖然耳機市場變化很快,但自己還是能吹一句,NSX尤其是max版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它的聲音素質的,調音就是典范級的。而價格卻相當合理,8單元只要4000左右,12單元8000元,相比現在隨便一只旗艦上萬要低多了。如果你渴望買到一只高素質、頂級調音的、各種音樂都能聽的退燒耳機,而且價格也合理的,買它能滿足你。
等NS3賣得差不多了,自己希望能復產NS5mkii這只耳機,以及重新用NS4的外殼復產NS3R(如果單元還能買到的話)。不過,這應該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現階段,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轉移到了音箱及相應配套的產品上。一方面是自己作為二十余年的老音響燒友,對音箱的調音更在行;另一方面,自己在圈內朋友也多,能搞到好的頂級單元,并且按自己要求深層次的定制開發;而且音箱類的產品,非常符合自己的慢節奏個性,可以慢慢的磨一款產品,做好做精做成經典,可以賣很多年。比如像自己的NS17,6.5寸的單元能做到40Hz的下潛,并有非常低的失真和能承受極大的功率,輸出巨大的聲壓而基本不失真。而高音延伸直接拉到40000Hz,這是1寸絲膜單元市場上延伸最好的單元,沒有之一。
下一篇會是一篇非常長的序,講講自己是怎么因為各種機緣做耳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