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你去年有3天年假沒休,直接給你結算6天工資,隨本月工資一起發放吧”。
如遇到以上場景,恭喜您,切記一定要與公司白頭偕老,這類公司可遇而不可求。
說句實在話,應該幾乎沒有單位會給員工主動結算未休年假工資。大部分單位的內部規章制度都規定:年假不休,過期作廢。
想要,就得去仲裁。
01 主張未休年假工資四步走
第一步,弄清楚自己的標準可休年假天數和實際已休假天數。
當年的就不要提了,因為還未結束,單位可以直接安排你進行休假,那未休年假工資就沒有了。根據標準休假天數這部分內容不詳細介紹了,可查閱文章后面的關聯文章。
第二步,弄清楚所在地區未休年假工資的仲裁時效,確定提出未休年假工資的時機。
是在職還是離職后?由于受仲裁時效的影響,各地區有差異。老曾個人建議是有離職想法或者辦理離職手續時。
第三步,先與單位協商。
通過企業微信、郵件合理合法的提出自己的訴求并保留證據。
第四步,如公司不同意支付未休年假工資,再通過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提起仲裁。
02關鍵知識點和注意事項
(一)在職還是離職后去仲裁?有什么區別?
仲裁未休年假工資往往有點尷尬,不像經濟補償或賠償金,大家一別兩寬,從此蕭郎是路人,就不怕撕破臉了。
在實際情況中,由于面臨巨大的職場壓力,大部分打工人是想休卻不敢休,想休卻不能休,甚至主動放棄。
在職期間一旦因未休年假跟公司發生勞動仲裁,很可能會被穿小鞋,面臨調崗降薪或者工作安排上的故意刁難。
因此,從實操的角度,有離職的想法或者辦理離職時可以就未休年假工資與公司進行協商,協商不成再進行仲裁。
個人建議在咨詢離職手續辦理時,順便提出自己的未休年假主張,此時一般人力和部門主管會請示領導,看如何處理。
這種情況下獲得未休年假補償的可能性比較大。
另外由于仲裁時效的問題,基本不可能主張入職以來的所有年度的未休年假工資。
(二)未休年假的仲裁時效?
這是個神奇的問題。各個地區存在差異,一定要看自己所在地區。
出現差異的原因,主要是對于未休年假工資究竟是勞動報酬還是福利待遇的理解認知不同。
多數地方的司法主流觀點認為未休年假工資其實質是對勞動者休息權進行補償的一種福利待遇,不屬于勞動報酬,因此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應為未休年休假當年度結束后一年,適用一般時效。
以下是部分地區未休年假工資的仲裁時效。
江蘇、浙江、江西、四川:
1年。對于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仲裁時效應當自應休假年度次年的1月1日起算。雙方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的,應從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之日起計算。
北京:
2年。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仲裁時效應當自第二年的12月31日起算
。
深圳:
2年。對于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仲裁時效應當自第三個年度的1月1日當天開始計算。雙方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的,應從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之日起計算。
……
(三)如何準備未休年假證據?
如提起未休年假工資的仲裁或訴訟,關鍵的證據是證明勞動關系,因此只需要提供勞動合同、工資社保記錄等能夠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即可。
關于未休年假的證據,其實應該是單位提供你已休年假的證據,如審批單、休假記錄、考勤記錄等。
年休假知識一網打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