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兩句跟女性朋友有關的俗語:1、女人心,海底針,2、黃蜂尾后針,最毒婦人心。
現實中,真的有這么狠的女人么?
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多年前在貴州,有一位億萬富豪,一心撲在事業上,并且對妻子疼愛有加,卻沒想到,后來慘遭妻子的毒手。
這位豪門闊太何以至此?
眾人都大惑不解。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對冤家的恩怨故事。
1、年輕富豪
文魏是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燕樓鄉思惹村人,出生于1976年8月,有兄弟姐妹4人,家境殷實。
貴陽
他的父親很早就改農經商,并且頗精明能干,再加上勤奮肯拼,因此,他家早就成了村上的富戶。
1996年7月,文魏20歲,中專畢業,進入家族企業。
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文魏很快就成了經商能手,并且繼承了父輩的自信、自強及正直。
2002年上半年,文家斥資在貴陽市花溪區買下一座煤礦,組建貴陽興達煤礦有限公司,由22歲的文魏擔任董事長,主持大局。
本世紀初的十來年是我國煤炭行業的黃金時期,煤炭價格持續上漲,誰擁有煤礦誰就賺得盆滿缽滿。
這正是應了那句話“站在風口上,連豬也會飛”。
一時間,煤老板成了財富新貴,“煤老板”成了財大氣粗的代名詞。
幾年下來,年輕的文魏也成了億萬富豪。
文魏發達后像父輩一樣十分熱心公益事業,對鄉里鄉親都特別好,對朋友也非常照顧。
每年,他會給村里的近千名村民,每人送上500斤的生活用煤,每年大年十五,他會把村民和員工接到自己家中,一起吃團圓飯,逢年過節,他會為村里的五保戶孤老送上慰問金,等等。
從2004年開始,他每年都把貴車希望小學的孩子們學習費用(書本費、學雜費等)全部承擔起來。
所以,文魏是一位年輕有為、富有愛心的億萬富豪。
哪位姑娘會幸運成為他的妻子?
2、年輕夫婦
文魏在婚姻上不用父母多操心。
早在1996年9月,文魏就有了意中人。
當時,文魏的中學同學談戀愛,順便將未來的小姨子鄧大泉介紹給文魏。
鄧大泉出生于1979年6月,由于父母是貴州鋁廠的職工,所以,她高中畢業后也進了貴州鋁廠,成為一名財會人員。
鄧大泉身材標致,容貌姣好,而且性格溫柔,開朗可愛。
文魏高大帥氣,談吐不俗,而且家里多金。
所以,這兩個年輕人隨即墜入愛河,免不了花前月下、山盟海誓。
談了幾年,兩人原本要步入婚姻殿堂,不過,在2002年,文家投資了新煤礦,文魏挑起重擔,忙于事業,就將婚事耽擱下來。
2004年8月,文家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于是,在躊躇滿志的同時,文魏將已經戀愛了8年的鄧大泉迎進家門。
此時文魏28歲,鄧大泉25歲。
婚后夫妻恩愛,2005年7月,兩人的兒子出生,夫妻十分開心,雙方家長也欣喜若狂。
文魏愛屋及烏,對妻子的娘家也十分好。
兩人結婚不久,岳母患了重病“惡性腦瘤”,病情惡化得非常嚴重,往往頭痛欲裂。
文魏悉心照料岳母,為了讓她的病情好轉,他多次前往北京,花費數十萬元請來頂尖的腦科專家為岳母進行治療。
岳母出院后,逢人就夸自己的好女婿,內心對文魏十分感激。
還沒結婚前,文魏就給未婚妻買了一輛小車,婚后,按妻子的要求,他又給妻子購買了一輛豪華的寶馬車。
鄧大泉懷孕后辭掉了工作,成為快活愜意的少奶奶,羨煞旁人。
如此說來,鄧大泉是一位幸福的妻子,為何后來會發生兇殺案?
原來,鄧大泉是一個難耐寂寞的人。
3、婚姻出軌
文魏和鄧大泉在1996年墜入愛河,兩人花前月下,好不浪漫快活。
到了2002年,文魏主導一家煤礦,忙于工作,也就減少了和戀人談情說愛的時間。
本來,未婚夫的事業心強,女朋友都是很滿意的,但是,鄧大泉不是這樣,她埋怨男朋友,認為男朋友冷落了她,心生不滿。
2004年初,有人走入了鄧大泉的“寂寞世界”。
楊彬是貴陽人,出生于1973年2月,當時他是貴陽烏當區小岐山農場的一個小業主。
因為和貴州鋁廠有業務來往,楊彬認識了鄧大泉。
鄧大泉是一個美女,楊彬是情場高手,鄧大泉擋不住楊彬的甜蜜攻勢,兩人越走越近,最終成了情人。
幾個月后,鄧大泉步入婚姻殿堂,便不再和楊彬勾搭,楊彬也是知趣的人,沒有糾纏下去。
文魏一心撲在事業上,難免減少了陪伴嬌妻的時間。
其實,他沒有什么不良愛好。
偏偏鄧大泉就對丈夫的事業心太重不滿。
等到有了孩子,鄧大泉滿以為丈夫會因此改變,從此以家庭為主,抽更多時間給家庭,不再那么工作繁忙。
文魏是另一個想法,他覺得有了孩子,自己的擔子更加重了,理應更加努力奮斗,給妻子兒子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以,他離妻子的愿望更遠了,一門心思放在工作上,越來越打拼事業,越來越少回家。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恩愛的夫妻開始吵架了,夫妻間越來越有隔閡,經常吵架,感情變得越來越差。
2007年春節期間,不甘寂寞的鄧大泉主動與楊彬聯系,楊森自然來者不拒,兩人恢復了情人關系。
每周,鄧大泉都會和楊彬約會1至2次。
每次,鄧大泉都會向楊彬訴說自己的苦惱,以及與文魏的不和。這些年混得不得志的楊彬自然極力奉承、巴結這位多情的富婆。
意亂情迷之下,鄧大泉有一種離不開楊彬的感覺,因此,對他百般寵愛。
可憐的是,文魏一直蒙在鼓里。
4、東窗事發
有句話叫做“紙難包住火”。
奸情偷得多了,總會露出馬腳。
鄧大泉瞞著丈夫頻頻出軌,而且,有時居然還膽大到將寶馬車給楊彬使用。
正是這個舉動讓兩人的奸情曝露。
2007年6月的某一天晚上,文魏從煤礦回家,在街上看到妻子的寶馬車,如果不是寶馬車,文魏未必留意到,因為寶馬車太顯眼了。
讓文魏暗吃驚的是,開車的不是妻子,而是一個陌生男子。
文魏的心中立即產生一種不祥的預感,夫妻間對這些事都是很敏感的。
文魏隨即給妻子打電話,問她在什么地方,鄧大泉不知是計,隨便說了一個地方,甚至回答說“正開著車”。
文魏心中有數了,頓時火冒三丈,立即叫妻子回來。
文魏先到家,鄧大泉不久也回到。
看到丈夫暴跳如雷,高中畢業的鄧大泉很快就猜到可能是奸情露破綻了,同時,她也意識到,丈夫并沒有抓到實證。
所以,鄧大泉百般抵賴,就算話語前后矛盾,也絕不承認。
文魏氣急敗壞,不過,也苦于沒有真憑實據。
過了半個多鐘頭,夫妻還是息戰了。
但是,此后夫妻的隔閡更加深了。
文魏是“癡情種”,然而,越是癡情的男人就越是難以接受身邊人的背叛,越想越氣的文魏心中產生了離婚的念頭。
并且,他決心讓鄧大泉凈身出戶,不分任何財產。
鄧大泉聽到“凈身出戶”,立馬就慌了神,她哪里舍得已經到手的榮華富貴?
然而,到了此時,鄧大泉也清楚,應該很難挽回丈夫的愛心了。
應該怎么辦?她心中苦思對策。
文魏做夢也沒想到,他還沒將離婚提到議事日程,妻子卻提前行動了,并且是致命的。
5、殺機來了
本來奸情已讓丈夫察覺,妻子通常會罷手,至少是暫時罷手。
無奈鄧大泉太心煩了,太苦惱了,所以,她照樣和楊彬偷情。
2007年7月的某一天,鄧大泉和楊彬又聚在一起,男歡女愛之后,鄧大泉迫不及待地和情人說:“我現在應該該怎么辦?文魏不但發現了一切,還要和我離婚,他不會分給我任何財產!”
楊彬聽完后陷入沉思,鄧大泉繼續唉聲嘆氣。
楊彬摟著懷里的美人,想到文魏的億萬家財,歹毒的念頭出現了:“我們干脆殺了文魏,后面演演戲,到時候你就會繼承一半的財產,我們有了財富,就可以天長地久了”。
楊彬既想要鄧大泉這個人,還想要文魏死后鄧大泉所繼承的那部分遺產。
鄧大泉聽了大吃一驚,但是,她最終還是貪婪、險惡占據了上風。
6、殺夫慘案
兩人說干就干,在他們看來,要搶在文魏正式提出離婚前完事。
鄧大泉隨即拿出15萬元給楊彬,當作作案經費。
楊森叫來3個幫手。
1、周文瑞 貴州省貴定人,出生于1976年3月,無業。
2、廖壽友 貴州省赤水人,出生于1977年9月,無業,有前科,曾因盜竊罪坐牢六年,2006年7月3日刑滿釋放。
3、岳武力 貴陽人,出生于1979年2月,無業,有前科,曾經因私藏槍支被勞教一年。
楊彬找的都是狠角色!
他們購買了手機、獵刀、衣服等作案工具,原本計劃購槍作案,無奈購槍不易,放棄了。
另外,他們也租了一輛眾泰小吉普、一輛千里馬轎車。
楊彬自己有一輛別克車。
他們就用這三輛車不停地跟蹤文魏,尋找下手的地點及機會。
不過,他們的車速跟不上文魏的奧迪,一直沒有找到下手的機會。
最后,他們發現了“機會”:文魏駕車回家要通過一個高架立交橋,從立交橋下來轉入慢車道時,都會減速。
他們再密謀作案細節:當文魏減速時,就用摩托車撞擊他的車,待其下來查看時將其殺死。
有錢的他們隨即又購來一臺摩托車。
2007年9月19日凌晨,慘案終于發生。
這天,岳武力開著別克車跟蹤文魏,楊彬帶著周文瑞、廖壽友在作案地點埋伏守候。
4時30分許,岳武力發來通知:文魏的車即將到達。
楊彬立即發動租來的千里馬車逼停文魏的奧迪,接著廖壽友騎摩托撞擊奧迪的尾部。
不知是計的文魏果然下車查看情況,廖壽友、周文瑞馬上持獵刀殺向文魏,文魏隨即倒在血泊中。
當120急救醫生趕到案發現場,文魏已經死亡。
經法醫鑒定,文魏身中11刀,前胸、后背各有4刀,心臟、肺、肝臟被刺穿。
一個年輕的億萬富豪就這樣死在了妻子手上。
7、法律嚴懲
億萬富豪當街被慘殺,引起公安部門的高度重視。
作案后,岳武力將周文瑞、廖壽友接到自己家中,隨后楊彬趕來,拿了6萬元現金給周、廖兩人,并私下給岳武力1萬元。
他們一起毀滅作案工具,將作案用的摩托車送到一家汽車修理廠拆解。
周文瑞、廖壽友兩人隨即分別逃往銅仁、廈門。
岳武力在案件見報后,再度找楊彬要了2萬元,逃往北京。
案件的突破點在鄧大泉。
畢竟殺人之前是一個良家婦女,因此,殺人之后她哪里能夠裝作沒事一樣?她的不少舉動顯得十分異常,不合常理,比如,在太平間里,她老是避開與文魏的遺體對視,特別是害怕看見文魏的眼睛。
這些細節逃不過公安部門的火眼金睛。
很快,鄧大泉被叫到了公安局。
鄧大泉落網后,全招了。
留在貴陽打探消息的楊彬隨后落網。
2007年10月下旬,公安機關再將逃亡他地的3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在一審宣判中,除了岳武力,4名案犯被判處死刑。
2008年12月,鄧大泉改判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投入大牢的她積極認罪、悔罪,積極勞動改造。
她多次獲得減刑。
至于她什么時候能夠出獄,我們不知道。
其實,我們也不想知道,我們只需要知道她是殺夫之人就行了。
結束語
財與情都是人類需要的,我們倡導“取之有道”。
但是,有些人往往會讓財或情迷昏了頭腦,將“取之有道”拋之腦后,就如本文的鄧大泉和楊彬。
在某個時候,某些人真的要特別警醒,否則,下一步就是萬劫不復。
人在旅途,還是經常三思的好呀!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