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山區的農村也變得越來越漂亮,在皖西南山區有一個村莊,河道兩旁建造安裝了仿古圍欄和觀景臺,遠遠望去,像景點一般。日前,攝影師一行到山村采風,一行人都夸這個村莊的村民真有福,家門口就像景區一般。然而,一位大爺聽到此話后,卻說,村莊變美是好事,可是,他最怕村莊變漂亮。
見到這位大爺時,他站在村里的橋上,雙手將長長的竹竿伸向河底。“大爺,您在做什么呢?”“我呀,‘釣魚’呢!”大爺說的釣魚,其實并非真的釣魚。原來,他是一名環衛工人,正在想方設法撿河里的垃圾。
一個易拉罐瓶子掉在河中間,現在雖然是初春時節,河里的水并不深,但是氣溫接近零攝氏度,大爺不敢脫去鞋襪,一來是因為腿腳經常酸痛,引發老毛病可就麻煩了,二來赤腳下水,萬一凍感冒了,劃不來,于是,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大爺干環衛工作2年了,每天,他知道村里哪里可能有垃圾,哪里不會有垃圾。而這座橋的下面是經常會有垃圾的,為了方便撈取垃圾,他在別人的幫助下,自己制作了一個“神器”,再裝上長長的竹竿,在不下水的情況下,將每一個垃圾拉上來。
“這既能做叉子用,又能做鉤子用,能將人不易到的地方垃圾鉤住,然后拉過來。”大爺說,他就是用這種方法撿垃圾的,每天,這個“神器”都帶在身邊,隨身他還帶一個桶,撿到的垃圾就裝進桶里,然后集中倒進村里的垃圾桶。
雖然是“神器”,但每撈一個垃圾都要費不少的時間。像這樣的易拉罐,從這邊弄到那邊,從那邊又弄到河中間,只有將鐵鉤塞進孔中才能拉上來,不過,大爺覺得比下水去撿還是方便多了。“村民們都說我眼神好。”大爺笑著說。
人站在橋上,要將鐵鉤伸進易拉罐的孔中好有一比,就像是線穿針一般。怪不得村民們稱大爺的眼神好,視力不錯呢。要說撿垃圾,大爺覺得,現在人們的素質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本村有隨便丟垃圾的人,現在基本沒有了,可是,由于隨著村莊越來越漂亮,大爺卻每天都很忙。
“村莊漂亮了,來村子里游玩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不知道到村里游玩要注意環境衛生的,他們在河邊游玩,有時,喝瓶水或飲料,隨手就將空瓶子、罐子丟到了河里。”大爺介紹說,他們以為瓶子、罐子丟進河里或隱蔽的地方就沒事了,其實還要一個個將其撿起來。
近兩年來,村里的河道邊,公路上,只要有垃圾,都要撿起來,哪怕是再深的水中,也不能有垃圾。就如大爺說的,生活方面的垃圾,全部要丟進垃圾桶,任何人在村里轉一圈,要看不到一點垃圾,這就是他的想法。
村里越來越漂亮,大爺很高興,而面對偶爾丟垃圾的人又有點“為難”,因為丟的地方特別“隱蔽”,不過,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環境衛生越來越重視,隨手丟垃圾的人越來越少了,相信到不久的將來,他不用再使用這個“神器”,村民盼這一天早點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