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上野千鶴子的名字頻頻出現(xiàn)在各個平臺、各種活動里,熱情的讀者、接連不斷的媒體報道,仿佛一夜盛開的春花,綻放得耀眼,又讓人驚喜。
而她在 75年人生里創(chuàng)作出的累累 碩果 ,更是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被國內(nèi)多家出版品牌爭相引進出版。
從《厭女》一枝獨秀到《身為女性的選擇》等眾多新書百花齊放, 一時之間 讓人眼花繚亂 。
面對如此盛況, 我 們不禁想 問:
這代表著人們更加重視女性主義嗎?代表著我們開始關注女性的境遇與地位嗎?
對我們而言,上野千鶴子意味著什么?
(《身為女性的選擇》作者上野千鶴子照片/圖源網(wǎng)絡)
01
對對談嘉賓而言,
上野千鶴子意味著什么?
我一直認為,就算出版幾本“對我而言,上野千鶴子意味著什么”的書,也毫不奇怪。因為至少在我看來,上野女士就是如此重要的存在。
記得是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天,我坐在東京M市的社會福祉會館,翻閱著如今已經(jīng)停刊的《朝日雜志》。 那時我剛生下大兒子,失去了工作,好不容易又找了一份每周上一次班的工作,那天正是我的午休時間。
翻開雜志最后一頁,上面是一張年輕可愛的女性照片,底下寫著專欄標題“美國通信”。雖然忘記了內(nèi)容,但她才氣橫溢的文章令我大為驚嘆。
原來世上竟有如此充滿才能與知性的女性。僅僅是這一點,就讓當時的我有了巨大的希望。這就是我與上野千鶴子的“邂逅”。
那時,我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總算能將一歲多的孩子交給育兒嫂,拼命投身并成功實現(xiàn)了“回歸社會”。而她在我眼中,就像照亮了漆黑航路的一盞明燈。相信同一代的很多女性,都是這樣看待她的。
后來過了將近三十年,我萬萬沒想到,我跟“傳說中的上野千鶴子”進行了對談,對談還總結成了一本書。我也不敢相信,自己在書中竟親切地稱她為上野女士,不用敬語與她侃侃而談。
不是吹噓,上野女士寫的東西我?guī)缀醵甲x過了。每次讀她的文章,我都暗自驕傲,認為我是從一開始就關注她的人。這種感覺就像一個骨灰級的粉絲興奮地炫耀她的粉籍。
(《身為女性的選擇》作者信田小夜子 照 片/ 圖源網(wǎng)絡 )
若問我為何要寫下這些,其實是有理由的。因為我希望書中反復提到的“30 代”(即30-39歲年齡段的女性),甚至各個世代的女性都能改變視角。如果你們有能量和時間去尋找真正的自己、踏上自我尋覓的旅途、愛上原原本本的自己、希望有人治愈自己,不如抽空讀一本上野千鶴子的書吧。
我認為,只關注自己的“心靈”,追求“治愈”這種寒酸的話語,其實就像給卷心菜剝皮,只能充當自我安慰,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如果要改變視角,上野女士的書將會起到驚人的作用。當然,本書(《身為女性的選擇》)也算其中之一。
也許有人覺得上野女士的書看不懂,那也許是因為她使用了參與男性中心的社會必須掌握的公用語。與之相比,上野女士的口語則無比輕快而好懂。上野女士在這本書里講到的東西,足以匹敵好幾本專業(yè)書籍。而她還能輕松配合我的絮語,實在是太厲害了。
曾經(jīng),上野女士送給我“當事者性”這個詞。我希望給她一個回禮——上野女士是絕不忘記自身當事者視角的人。正因如此,上野女士才能一直著眼于少數(shù)群體,才能表現(xiàn)出無盡的溫情。
通過這次對談,我獲得了許多話語。那些時機絕妙的尖銳提問讓我應接不暇,也讓我有了許多新的思考方向。
各位讀者讀了這本書,如果因此獲得靈感,找到方法突破這令人無可奈何的現(xiàn)實,那將是我的萬幸。正如我與上野女士邂逅之后,找到了成為心理咨詢師的新方向。
(節(jié)選自《身為女性的選擇》后記·信田小夜子)
02
對上野千鶴子自己而言,
上野千鶴子意味著什么?
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事實:“30 代”的日本女性其實是日本社會非婚化·少子化的先驅。
在《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頒布后,走上社會的后均等法世代(指日本 1986 頒布《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以后出生的世代)理所當然地具備平等意識,但實際上,她們都撞上了男權社會的堅固壁壘,體驗過“玻璃天花板”。
受到漫長的經(jīng)濟不景氣和愈演愈烈的雇用靈活化影響,這個人群的利益因派遣職工和臨時職工的身份而飽受損害。
雖說如此,但她們非但難以忘卻泡沫經(jīng)濟時期的繁榮景況,還因為寄生于原生家庭,得以享受高消費生活。
與此同時,生育的“生物鐘”正一分一秒地在逼近,女人的“賞味期限”已然臨期。
原本被她們視作依靠的父母,也逐漸轉向了老齡、需看護的狀態(tài)。 無論結婚與否,她們都躲不過看護父母的結局……
我一直認為,這個世代的動向,將會決定日本社會不遠的未來方向。 我還認為,發(fā)生在這個世代的這種現(xiàn)象在日本社會將一閃即逝,今后將不會重演。 換言之,她們是日本社會處在徹底變化的過渡期的世代。
我一直希望能與敬愛的朋友信田小夜子共同探討以這個世代為中心的日本女性,探究其“現(xiàn)實”究竟如何。
信田女士是一名心理咨詢師,時刻在一線直面不同女性的心境問題。我身為一名社會學研究者,則在關注宏觀和微觀數(shù)據(jù)。將我們各自的觀察結果和經(jīng)驗擺在一起,也許會得到很有意思的答案。《身為女性的選擇》的編撰,就是源于這個預感。
在英語里,同性伙伴大膽露骨的談話被稱作“Locker-room talk”。雖然我將其視作珍寶,不想讓別人知道,但是我希望,你也能偷偷加入其中……抱著這樣的愿望,我在此送上《身為女性的選擇》。
(節(jié)選自《身為女性的選擇》前言·上野千鶴子)
03
對中國讀者而言,
上野千鶴子意味著什么?
作為一名圖書譯者,我對于女性主義、社會學和婚姻的專業(yè)性自然不能媲美上野老師和信田老師。
兩位老師在書中以對談的方式探討了女性視角下的性行為、愛情觀、婚姻現(xiàn)實、男性觀察、家庭暴力、婚姻難民及其心理分析等話題。
兩位私交甚篤的女性湊在一起,無需顧忌客氣和體面。她們的“Locker-room talk”直白而針針見血,并且大膽豪放,以至于譯者根據(jù)語境使用的譯語過于露骨、偏激,需要改良方能定稿。
在編輯的提議下,我決定寫一篇序文作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銜接。
雖說如此,由于專業(yè)不同,我能講述的也只是一個“30代”中國女性在婚姻存續(xù)的狀態(tài)下遇到的一些現(xiàn)象。若各位讀者能將其與本書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并由此產(chǎn)生一些思考,便是萬幸。
(《身為女性的選擇》譯者呂靈芝 照 片/ 圖源網(wǎng)絡 )
我的身份是已婚的女性自由職業(yè)者,在社保分類中屬于“靈活就業(yè)人員”。
最初成為靈活就業(yè)人員時,我并沒有感到什么不便,短期內(nèi)也未因為女性的身份遇到過什么特殊的問題。
隨著年齡增長,我漸漸需要處理更多的生活上的事務,比如替一直身在國外、準備回國的母親在家鄉(xiāng)買房。
過程不做贅述,買房的結果就是我不得不以我丈夫的家庭成員的身份進行登記,哪怕買房款全部由母親支付;
又或是社區(qū)上門要求登記家庭成員信息,需要填寫的表格上專門有一欄著重說明:該表格的第一行必須填寫序號①,并在后面填寫丈夫信息,序號②填寫妻子信息,社區(qū)派來的“臨時工”并不能解釋這個排序規(guī)定;
再比如,我需要在四大銀行之一的某個銀行辦理一張Ⅰ類儲蓄卡,大堂經(jīng)理要求我提供收入來源,并表示不能填寫“靈活就業(yè)人員”或“自由職業(yè)收入”。
聽完我有所領悟,干脆讓她給出填寫建議,果然,一名女性靈活就業(yè)人員的收入來源在銀行眼中,只能是“丈夫”。
由于著急回家,并且有了社區(qū)“臨時工”的經(jīng)驗,我并沒有費心問那位經(jīng)理男性靈活就業(yè)人員的收入來源是什么。
前面說到我也是“30 代”的女性,在我那個年代,婚姻還是戀愛的延長。而現(xiàn)在打開社交網(wǎng)站上的帖子,戀愛似乎成了一種奢侈品,而婚姻成了與之無關的東西。
那么,是婚姻發(fā)生了改變嗎?
其實自古以來,婚姻就是與繼承緊密相連的制度,婚姻的目的從來都是財產(chǎn)的安置和傳遞。將其放到父權制的背景中,還必須保證后代絕對出于男性家長。
婚姻的逐漸演變就是家庭規(guī)模不斷變小,變成了現(xiàn)在看似正常的“父母-子女”家庭,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個模式的問題所在——只有兩名家長,通常還是“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狀態(tài),養(yǎng)育后代的重擔就這么落在了妻子一個人的肩上。
英語中有句俗話揭示了這個模式的矛盾之處:“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養(yǎng)育一個孩子需要一整個村莊)。
這時我們就要發(fā)出疑問了:父權制背景下的婚姻及生育模式,真的正常嗎?
對此,上野千鶴子和信田小夜子在本書中進行了探討。敬請細讀。
(節(jié)選自《身為女性的選擇》譯者前言·呂靈芝)
令人拍案叫絕的女性主義對談
《身為女性的選擇》
[日]上野千鶴子、信田小夜子 著
呂靈芝 譯
著名女性主義學者、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 資深臨床心理學家信田小夜子辛辣對談,一場勢均力敵的觀點交鋒熱辣來襲!
兩位“女性的盟友”從各自領域和經(jīng)驗出發(fā),把握社會趨勢,結合一線個案,直面女性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領域,探討愛與性、獨立、婚姻、家庭暴力等諸多現(xiàn)實話題。
內(nèi)容大膽豪放,充滿洞見。犀利的觀點,令人拍案叫絕!
《身為女性的選擇》
3月8日正式上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