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買過社保的人,應該是城鎮靈活就業人員或農村居民。快到退休了,才想一次性買社保,想讓自己晚年有養老金做保障,有醫保做依靠,這種愿望可以理解的,但真要實施起來,有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考慮,有一定難度,需要權衡取舍。
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分為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和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兩大類。前者繳費標準高,待遇也高,后者繳費標準相對低,但性價比好,各有利弊。有機會選擇,應首選職工社保,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分為五種類型,包括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用人單位應該依法按時足額給建立勞動關系的單位參保人繳納城鎮職工社保五險。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愿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
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參保對象分為用人單位參保人和靈活就業參保人兩大類。前者參保對象覆蓋的是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人群,后者參保對象覆蓋的是包括在人才、職介、街道等機構委托存檔人員,個體工商戶,工商業者等。
城鄉居民社會保險只有兩類,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社會醫療保險(由原來的城鎮居民社會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合并而成)。城鄉居民社會保險面向的是未被城鎮職工社會保險覆蓋人群。
如果想一次性補繳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有兩個渠道。
一個是以單位名義補繳,前提是曾經和用人單位建立過勞動關系,單位沒有依法給你繳納社保。如果和單位能成功協商,單位愿意出面補繳,并且能夠提交符合社保機構要求的各種材料,有機會補繳。
但對弱勢群體而言,維權不易。有些單位早已注銷,找不到主了。有的單位雖然還在,但就是不肯給你補繳。有的單位即使同意給你補繳了,但年代久遠,無法提供符合社保機構要求的材料也補不了。
反倒是市鎮鄉政府歷史上曾經招收的臨時工、合同工等政府部門用工有可能給補繳。因為這些單位的招工材料基本都有存檔,補繳的錢可以從財政出,是公家的錢。
另一個是以靈活就業人員個人身份補繳。這個渠道太難了,因為全國絕大多數地區雖然早期允許補繳,但近年來已經關閉了這個通道,大多數人沒有機會了。
但個別人群仍然有機會,如城鎮退伍兵中國家曾經給分配工作的、受過政治迫害,撥亂反正恢復待遇人員,以及刑滿釋放人員等。具體以國家和地方政府為準。
所以現實世界里,現階段想補繳城鎮職工社會保險很難,只有極少數人有機會,能做到。既要有政策,又要有能力。即使有政策,很多朋友也是有心無力。
但如果退而求其次,補繳城鎮居民社會保險,包括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社會醫療保險,現階段相對容易。
其中勞動年齡人口,想補繳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話,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年滿60歲,就可以終身按月領取養老金了。甭管多少,終究有了一份保障。
城鄉居民社會醫療保險,交一年,保一年,終身繳費保終身,沒有退休之說。由于城鄉居民社會醫療保險按規定是前置繳費,也就是需要在生效日期前提前交,所以有些地區不允許補繳。但錯過了今年的,你仍然有機會交下一年的。
不過目前仍有少數地區允許補繳,如黑龍江,但是補繳的這種個人要承擔個人繳費和國家財政補助金額,不能享受國家補貼。
總之,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制度是嚴肅,并逐步規范的。和早期不同,現在早已不是誰想交就交,誰想補就能補的階段了。不然社會保險統籌基金池里的資金就沒有根本保障,難以實現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養老規劃應該未雨綢繆,不要臨近退休年齡才想起補繳,不僅成本高昂,且未必有機會,很難稱心如愿。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世界上什么都有,就是沒有后悔藥。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水流云在草青青
水流云在草青青,社科院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上市公司資深勞動關系顧問,今日頭條2019最受讀者喜愛的創作者Top10,優質財經、職場專欄作者。
常年堅持原創很費飯,關注、點贊、打賞、評論、收藏和轉發,才是真愛,也是我前行的動力。
越多分享,越多收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