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螞蟻上市叫停,是因為馬首富的一番爭議言論引發。時過境遷,這些言論只是表象。實質的東西還是追問平臺經濟的“六問”:
一、到底是金融還是科技?不能說是金融科技,是科技,這是偽命題。金融利用科技也是金融,不能叫科技,科技和金融必須回答到底是金融還是科技,科技是哪一種科技?是利用互聯網技術還是互聯網真正創新,像集成電路、半導體、芯片,搞APP是創新不是科技創新,真正的互聯網創新是集成電路、半導體、芯片,硬件科技創新,你是哪一種?
二、金融的話資本充足率多少?夠不夠?不夠是整改的問題,不是上市的問題。
三、你是哪一種金融?普惠金融、市場金融還是高利貸,把你利率告訴我,一看比高利貸還高利貸。
四、你的金融是個貸還是企業貸?是消費貸還是所謂的企業貸?
五、防風險機制是什么?銀行有擔保,這就是防風險機制。你不承認可以,但你是哪一種?信用是哪一種信用?是過去還是未來信用?過去欠你錢都還,不一定未來還,未來信用是核心,你有沒有防風險機制?管用不管用?要設計才行。
六、穿透式監管,拿出企業自然人名單,誰是最終股東要自然人名單,不是法人名單。
這六個問題回答完之后,才考慮要不要上市的問題。
最后的結局,平臺經濟把互聯網金融作為投資業態是不被認可,六個問題回答完之后才發現是整改的問題。
螞蟻可以上市,但是不能在科創板上市,因為搞清楚了,金融利用科技也是金融,不是科技。
這件事效應就來了,所以京東也撤了,不再申請了。
國內承認互聯網金融兩件事有貢獻,一個是記賬功能、一個是支付功能。記賬功能帶來的重要的網上銀行很方便,二是支付功能,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很方便。
但不承認把互聯網金融作為投資業態,因為互聯網金融對于防范風險沒意義。投資的核心是防風險,所以平臺企業想做投資功能基本上停止了。
互聯網還有一個重要技術是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強調多中心、保障交易的真實性,有人用它推出新的貨幣制度,就是所謂的虛擬貨幣制度,全世界使用的是法定貨幣制度,只有主權國家可以發貨幣,以國家信用為基礎,虛擬貨幣個人可以發貨幣,這是另外一種新的貨幣制度,要不要認可?
2022年,國務院正式發文,虛擬貨幣在中國是違法的,挖礦機全部要清理,挖礦機的制造商通通全部清理。
世界上包括美國,都沒有認為法定貨幣制度過時。新的貨幣充其量是一場游戲或者是游戲幣而已,不是新的創新。
互聯網技術基本上中國已經回答了兩個問題,一個是不承認互聯網技術作為投資業態存在,一個不允許所謂新的虛擬貨幣在中國實行。
由此,互聯網金融宣告結束。
此事可得出幾點啟示:一是科技消費和科技金融,拉動消費一種方式,對于促進城鄉居民消費功不可沒。但是,想要突破底線,引導用戶去超支、超前消費,忽視或者無視風險,就脫離好企業的標準;二是大數據局成立,任何的風險會有提前預警,好企業要有所警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