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211文學碩士求職半年,處處碰壁,他自嘲道:“學歷是我下不來的高臺,也是孔乙己脫不掉的長衫”,這就是發泄心中的不滿,同時也是對目前找工作難的吐槽。
可是央視網談孔乙己文學,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為讀過書,而是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勞動改變自身的處境。 長衫是衣服,更是心頭枷鎖。
看完這個說法,是不是有一種爹味十足的感覺,你找不到工作,你就應該去從事體力活。現在找工作難是普遍問題,不能解決問題,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直接去干體力活啊,那年輕人為什么情緒這么大呢?
1
多年的奮斗,告訴我功成名就,現在不是這樣的
原來說的是考上大學就可以改變命運,辛辛苦苦中考、日夜不停的高考,大學畢業的時候,竟然找不到工作,這個誰都要吐槽。
原來大家都說學歷是敲門磚,只要有學歷,你就可以敲開企業的大門,進入企業,實現自己的門限,而現在敲門磚不再能敲門,要么沒有門,要么門被堵死了,那是不是要吐槽。
這些吐槽本來說了也就說了,發泄下,第二天起來生活還得繼續,還得去找工作,可是現在的媒體就是要教育你,你怎么不放下身段,去從事體力活,比如說送快遞、送外賣啊。
可是還有更多過分的在后面等著你,隨著美團外賣發布了外賣員的學歷,美團目前的外賣騎手人數一共有三百萬左右,年齡主要在二三十歲左右。其中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外賣騎手的學歷在大專以上。本科生,數量高達十七萬人,在這些本科生中,名校畢業的還不少,碩士幾乎占到了一半的人數。于是有人評論了,讀了這么多書,就干體力活,那不就是浪費學校資源了嗎?
你看這不就是兩頭堵,學歷成為了一個笑話了,那是不是冒火了。
2
說好的做螺絲釘,而你們成為了人上人,只有我繼續螺絲釘
過去讓你去當螺絲釘,是去打螺絲,不過很快就有上升空間,成為技術員,成為工程師,這樣打螺絲真的是鍛煉,大家就沒有意見。
而現在叫大家去送外賣、打螺絲,那就是純粹的體力活,那是沒有提升空間的,而一個人如果開始干體力活,那有其他的精力提升自己,更多的是騙自己。
就像新華字典里面說的:“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現在來看是不是有話要說啊。
3
高端職位太少不夠分,可是一般的職位競爭也很激烈
對于大學來說,一直不停在擴招, 而疫情以來,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很多人還考研、讀博,據央視新聞報道,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今年有更多的畢業生。
現在疫情也剛結束,恢復還需要時間,這樣大學生吐槽自己不好找工作,這是正常,而可以理解。對于社會來說,不能只是諷刺說孔乙己,而應該更多的是鼓勵。
對于個人來說,現在是學歷貶值的時代,我兒子的小學學校里面,有來自各個名校的畢業生,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復旦等,這在過去不可想象,而且越來越多學校還要碩士生。
學歷只是學習能力的體現,而不是個人職場能力的體現,在吐槽完以后,需要更多的是方案。
第一,擴大求職范圍:不要給自己設限,不要只局限于特定領域或地域,可以嘗試在其他城市或行業尋找機會,特別是一線城市找不到工作,可以到新一線,二線城市看看,那里也有不錯的機會。
第二,增強就業競爭力:可以通過學習新的技能、提高英語水平、獲得實習經驗等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實習是一個快速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的手段,真實的在職場學習,不要怕苦怕累,這是真正積累經驗。
第三,尋求幫助:臉皮要厚,可以向老師、同學、親戚朋友等人求助,尋求他們的幫助和建議,可以在招聘網站、社交媒體和職業網站等平臺上尋找機會,并建立自己的人脈關系。
總之,對于大學畢業生而言,要積極面對就業難題,勇敢地尋找機會,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不斷充實自己的能力和經驗。
4
找不到工作要不要去干體力活,這是個人選擇,可是對于每個人來說,肯定是希望得到發展的機會,看得到希望的機會,這需要寬容對待,降低期望,找到對口的機會就去做,而不是一句勞動解決。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贊支持阿布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