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探客007
編 輯| 聞 靜
本文為原創,多平臺同時推送,未經許可不可轉載和摘編
馬云回歸的熱度還沒有消退,阿里巴巴又曝出重磅消息。
3月28日,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宣布阿里24年來最重要組織變革:
構建“1+6+N”的組織結構,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
根據方案,未來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將擁有更獨立的經營策略,能夠根據變幻的市場需求快速做出適合自身的判斷和選擇。
張勇在名為《唯有自我變革,才能開創未來》的全員信中表示:“市場是最好的試金石,未來,具備條件的業務集團和公司,都將有獨立融資和上市的可能性。”
據悉,阿里巴巴新的公司架構形成以后,分別建立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的董事會,實行各業務集團和業務公司董事會領導下的CEO負責制。
其中,張勇本身兼任阿里云智能集團CEO;戴珊任淘寶天貓商業集團CEO;俞永福任本地生活集團CEO;萬霖繼續擔任菜鳥集團CEO;蔣凡任國際數字商業集團CEO;樊路遠任大文娛集團CEO。各個業務集團的CEO對各自經營結果負總責。
接近張勇的人士稱阿里巴巴這次不是財務意義上的拆分,而是管理權獨立,需要從馬云這一創始人級別開始支持新的組織變革。
對阿里巴巴而言,這是其公司發展史上一次史無前例的巨變,組織架構變革以后,它的每一項業務包括電商、媒體和云端等將會更能獨立運作,這將為阿里巴巴未來的分拆和分拆業務集團上市奠定基礎。
(圖源:網絡)
在這一巨變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27日,這幾年一直在日本吃壽司、在西班牙坐游艇、在泰國看拳賽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突然回到了自己的大本營——杭州。
這一事件迅速在網絡空間引起喧囂,并被一些觀察人士定義成風向標性質的事件。
馬云3月27日在浙江杭州文一路隧道中被目擊,當時他在車中
據報道,馬云當天參觀了自己于2017年創辦的杭州云谷學校,并與師生見面。馬云回中國內地前,曾在香港短暫停留與朋友會面,并參觀巴塞爾藝術展。
同時,阿里投資的云谷教育也在微信公眾號上傳了《馬云來云谷學校,和校園長討論了未來教育》的視頻和文章。
文章配有馬云在該校與數人同桌座談的圖片,稱馬云在云谷和校園長們討論ChatGPT、人工智能等新一輪的技術變革對教育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馬云在杭州云谷學校,與該校園長同桌進行座談。(圖源:網絡)
馬云說,ChatGPT這一類技術已對教育帶來挑戰,但是這只是AI時代的開始。
“我們要用人工智能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被人工智能所控制,雖然人的體力、腦力比不過機器,但機器只有‘芯’,而人有‘心’。”這是他的說法。
ChatGPT火熱已經有一陣子了,現在馬云讓ChatGPT又吸引了一波新的流量。
盡管馬云對ChatGPT的點評有點兒云山霧罩,但我們相信,在他的內心深處,也肯定為ChatGPT的技術突破所震撼。
如果馬云在未來,能夠支持他自己掌控的企業力量,或者中國的其他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ChatGPT這種重大技術突破,這是值得贊譽的,這也將讓人們將他與馬斯克對比的梗黯然失色。
這個梗就是2019年,馬云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的一段面對面的對話。
馬云說Al雖然強大,但是它們終究是由人類發明和控制,不具有人類智慧、情感,對AI未來可能對人類構成的威脅,認為人類沒必要擔心。
但是馬斯克的看法和馬云有很大不同,他認為AI未來發展有很大不確定性,人類對其必須保持敬畏,馬斯克在對話中如后來多次談到AI時表示的擔憂那樣,不確定如果人類成為它們繼續進化路上的障礙,或者人類的存在與它們形成競爭關系,它們會不會出手毀滅人類。
直到現在,依舊不能說馬云的觀點有錯,但很多人認為馬云和特斯拉的對話高下立判。
在視野和對高科技的發展判斷上,馬云完全輸給了馬斯克。
現在在ChatGPT面前,馬云對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還能像以前那樣淡定么?他會不會也會有所作為?
馬云與馬斯克(圖源:網絡)
阿里巴巴的這次分拆肯定得到了馬云的首肯,對阿里巴巴而言主動分拆也是智慧之策。
前幾年,官方曾多次批評互聯網平臺經濟領域的壟斷行為及資本無序擴張,這是一個事實。
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以后,我國的平臺經濟的壟斷和資本的無序擴張已經成為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甚至還給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發展的羈絆和隱憂。
但部分大型平臺和資本力量依舊沒有意識到這種狀態持續下去的巨大風險,直接導致了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寶刀出鞘”。
解決平臺和資本壟斷問題,我們不是要將“洗澡水連通孩子一起倒掉”,而是趨利避害,因勢利導,通過更為完善的法律法規設置紅綠燈,運用法律法規來規范,讓其始終行走在依法行事的軌道上。
有分析人士認為,阿里巴巴的這次分拆謀劃極有可能得到政府監管機構的支持。
其實,不管對阿里巴巴公司自身還是我國經濟的發展而言,阿里巴巴分拆都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這也是國際上一些跨國巨頭在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尤其是形成壟斷以后不得不采取的策略。
在全世界范圍內尤其是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發達國家,對形成壟斷的公司實施反壟斷舉措,這是通常的慣例,也是壟斷巨頭頭頂始終高懸的達摩克里斯之劍,說不定哪天這把劍就會掉到自己頭上。
最近幾十年,一些跨國公司都曾經為此大吃苦頭。
現在阿里巴巴分拆公司,自己主動拆除身上的“不定時炸彈”,對阿里巴巴未來的長遠發展實際上是一種利好,對馬云也能夠減少來自各方面的壓力。
馬云曾擔任英文教師,并說過教師是他最喜歡的職業,希望能有一天重新回到學校當老師。
在當前,馬云還是別去當老師的好,好好搞企業推動我國經濟、尤其民營經濟的強勁發展才是最為重要的,作為知名度最高的中國企業家之一,馬云完全從我國經濟發展領域退出并不是一件十分劃算的事情。
對整個企業界而言,這也是一個風向標的問題。
我們看到,馬云這次并沒有在阿里巴巴集團總部高調露面,也沒有公開宣布任何商業計劃。
但投資者仍對馬云回國的消息感到振奮,并反映到股票表現上。
首先是阿里巴巴在香港的股價3月27日一度大漲5.5%,同時也帶動其他互聯網板塊部分公司股票的跟漲。
不過,對馬云而言,可能他和阿里巴巴整個他曾經締造的商業帝國,依舊會保持一定的距離。
就是另行再造一個標桿企業,他要心里徹底踏實才行。
對馬云來說,經過這幾年的國外游歷考察以后,對“是時代成就了馬云,不是馬云成就了這個時代”、“沒有所謂馬云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馬云”,他也應該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
但不管怎么說,作為一個商業奇才,我們應該積極鼓勵和支持他在商海中騰挪跌宕,這才是他真正的使命,他也還沒有到完全退休的時刻。
如同其他所有人一樣,馬云也不是沒有缺點,甚至他也為自己的某些不恰當的言語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但這并不是圍攻他的理由,一些這幾年對他喊打喊殺的民粹應該把嘴巴閉一閉了。
對我們而言,馬云回國本來應該是一件極其平常的事情,但他的突然回國卻成了頭條大新聞,這也值得我們深思。
歷史上,中國錯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并為此長時間落后于世界發展的腳步,國家積貧積弱,備受西方列強的欺凌,人民生活窮苦。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審時度勢,及時跟上世界發展的潮流,才走上經濟騰飛、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科技進步的道路。
在40多年改革開放的道路上,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力量之一,這是誰都無法忽視的事實。
這兩年,民營經濟的未來在思想界出現了一些混亂,讓眾多民營企業家如同驚弓之鳥,這是極不正常的輿論環境。
這兩年民營經濟界尤其整個互聯網圈一片肅殺落寞,曾經笑傲江湖的各路業界大佬和英豪都開始貓冬,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越來越大,現在我們需要高舉發展民營經濟的火把。
在紛爭的十字路口,官方反復表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這非常重要,的確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讓很多民營企業家徹底恢復對未來經濟的信心,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些地方政府,徹底執行高層支持和鼓勵民營經濟、民營企業發展的國策,充分理解并正確對待民營經濟的發展問題,也是當務之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