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很少有一個節日,像清明這樣意蘊深遠而厚重。踏青祭掃,一表哀思,二求庇護。在我們慎終追遠的時候,它就是節日;在我們放歌逐春的時候,它就是節令。生者死者,意念就這樣水乳交融。
清明對中國人來說,是祭奠祖先、認祖歸宗的日子,人們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送上思念與敬意,這神圣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回,一代代傳承,面對他們的墓與碑,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動力。清明祭祖,彰顯的是一種血脈的傳承和責任。中國人對先人的祭祀,是一種信仰,是發自內心的感恩與緬懷,是一種不忘本的生命態度。
“清明”二字之蘊味:心清明,眼清明,我們的人和所走的路,才能一派氣清景明。清新,是不濁;溫暖,是不冷。氣清是天,景明是地,人能契悟于此,接合于這天地氣象,便逼近了天人合一。
這世間,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除了健康,都是浮云。
年年念念,你安好,我無恙,便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時光。
清明時節,愿你安康!家國永念,山河無恙,逝者安息,人間皆安。
了悟無常,最高的真諦,不過如此。
漫游家,心隨自然
徽州春景-婺源
1/8
清明即事
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徽州春景-歙縣
2/8
朝中措·清明時節
宋代:張炎
清明時節雨聲嘩。
潮擁渡頭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云窗霧閣,酒醒啼鴉。
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徽州春景-黟縣
3/8
喜遷鶯·清明節
唐代:薛昭蘊
清明節,雨晴天,
得意正當年。
馬驕泥軟錦連乾,
香袖半籠鞭。
花色融,人竟賞,
盡是繡鞍朱鞅。
日斜無計更留連,
歸路草和煙。
徽州春景-績溪
4/8
鵲踏枝·六曲闌干偎碧樹
五代:馮延巳
六曲闌干偎碧樹,
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
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
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鶯亂語,
驚殘好夢無尋處。
徽州春景-歙縣
5/8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宋代:吳文英
羞紅顰淺恨,晚風未落,
片繡點重茵。
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
寶勒倚殘云。
千絲怨碧,
漸路入、仙塢迷津。
腸漫回,
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
逡巡。
題門惆悵,墮履牽縈,
數幽期難準。
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
明朝事與孤煙冷,
做滿湖、風雨愁人。
山黛暝,塵波澹綠無痕。
徽州春景-唐模
6/8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爭道誰家。
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
路轉堤斜。
直到城頭總是花。
7/8
徽州春景-黟縣
點絳唇 時霎清明
宋代:吳文英
時霎清明,
載花不過西園路。
嫩陰綠樹。
正是春留處。
燕子重來,
往事東流去。
征衫貯。
舊寒一縷。
淚濕風簾絮。
徽州春景-問政春筍
8/8
清明
宋代: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
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
滿眼蓬蒿共一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