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長沙到旅行,或許很多人都只關注到了橘子洲頭、文和友再或者是五一廣場,但其實長沙的旅行魅力不止于此,這座城的人文風情同樣出彩,其中3座國家一級博物館最適合人文旅行愛好者必逛之地。
這3座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是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市博物館以及簡牘博物館。下面我會根據三座博物館以及其他看點分享一份三天兩晚游長沙攻略以及旅行心得。
? 推薦路線
DAY 1 :各地交通至長沙 —— 長沙規劃館——長沙市博物館——住國薈酒店
DAY 2 :湖南省博物館——潮宗街——五一廣場看夜景——住國薈酒店
DAY 3 :簡牘博物館——天心閣——返程
? 其他旅行貼士
①出行方式
本次出行主要以高鐵+公共交通方式為主。
杭州東站-- 長沙南 每天班次頻繁,大約5-6小時抵達,然后長沙市區主要以地鐵為主。
第1大看點:長沙市博物館
很多人來長沙旅行都是奔著去湖南博物院,但其實在我看來長沙市博物館的館藏也很豐富,并且游客更少,預約起來特別方便。
長沙市博物館5萬多件的館藏數量屬于中規中矩,不過好在這些文物覆蓋范圍很廣,從舊石器到近現代,并且其中不少文物都相當有份量。
其一商代的象紋大銅鐃是中國境內發現的最大的青銅樂器;其二商代的乳釘云雷紋編鐃被稱為是中國現存最早能成組演奏的樂器;
其三眾多長沙窯燒制的文物展示了南北方瓷器燒制融合的產物;其四造型別致的戰國雙面透雕龍紋青玉佩堪稱是楚國玉器中的精品之作。
所以,如果你來長沙旅行有半天多余時間的話,那么一定要去長沙市博物館逛逛,相信你一定會收獲良多。
第2大看點:湖南省博物院
我想作為一名文物愛好者,到了長沙那么一定要去湖南博物院逛逛,不過由于長沙現在是一座網紅城市,作為份量最高的一個地方,湖南省博物院實在是太難預約了,如果是周末來的話切記一定要提前幾天預約,否則可能會跑空。
言歸正傳我來分享一些湖南省博物院的旅行心得,湖南省博物院的設計是符合我的審美,外觀和內部都完美的運用了幾何線條的美,尤其是進入內部后,你會發現幾十米的穹頂在燈光的照射下非常酷炫。
并且整體以馬王堆漢墓遺址群作為設計原理,利用雕刻投影技術讓我們和古代進行了跨越時空的對話。
當然湖南省博物院最大的驚喜還是館藏的文物,除了常規的大禾人面紋方鼎,皿方罍以及T形帛畫等鎮館之寶外,喜歡小眾的還可以重點關注下面幾款文物,我個人也非常喜歡。
其一出土于湘潭的商代豕形豬尊,造型非常精美,尤其是表面的浮雕刻畫的很是生動形象;
其二元代的青花人物故事玉壺春瓶表面上元雜劇圖案,為我們很好地展示了元代戲曲以及服飾文化,很有意義; 其三唐代的長沙窯褐斑貼花舞蹈人物瓷壺則展示了長沙窯中模印貼花的工藝;
其四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彩繪木俑展示了漢代較高的彩繪水平,并且也展示出了南方秀麗的藝術風格等。
雖然湖南省博物院的游客很多,但是避開幾個鎮館之寶,去看看其他特色文物的話,還是非常適合的。
第3大看點:長沙簡牘博物館
和其他兩座國家一級博物館相比,長沙簡牘博物館雖然貴為一級博物館,但是游客是真的少,既便是周末來這里依然是三三兩兩的游客。不過這樣也好,可以讓你安安靜靜的去逛。
整體而言,長沙簡牘博物館不論是布展還是館藏文物都要比長沙其他兩座一級博物館遜色不少,并且你可能會覺得這個博物館的展廳過于陳舊和糟糕。
不過好在不少簡牘文物非常特色,是長沙其他兩座博物館不可比擬的,因此如果你是讓文物愛好者的話,這里同樣值得一逛。
重點關注哪些文物:“君教”文書木牘是孫吳時期的地方行政文書;嘉禾吏民田家莂是中國現存古代最早、最完整的經濟券書;長沙吳簡記錄了當時的財政、賦稅、戶籍等政策,很好的填補了孫吳時期史籍的孔雀。
另外簡牘博物館旁邊就是天心閣,雖然是重修的建筑,但是作為地標建筑也值得打卡。
這是我的第二次湖南長沙之行,雖然如今的長沙城內的古建筑大都不復存在,不過好在這三座國家一級博物館填補了人文古跡的空缺,一件件文物讓我重新認識長沙的古樸,并且對網紅城市長沙會有另一種看法。(作者:馬且停,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記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