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變幻莫測,福禍相依,成非成,敗非敗,似乎誰也說不清道不明。但是,三國中的一場滅蜀之戰,卻能讓人明白什么才是世事難料、人生無常,或許還能讓人看透命運深處的成敗與得失。
魏元帝景元元年(260年)五月,隨著曹魏第四位皇帝曹髦的一句千古典故“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后作“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見)”,拉開了帝權與大將軍司馬昭專權的政治斗爭的序幕。
然而,這序幕才剛剛拉開,曹髦剛剛登上歷史舞臺的主角,還沒有來得及進行精彩表演,就又匆匆謝幕。
▲鄧艾與姜維劇照
同年6月2日,曹髦拔劍登輦,率領殿中宿衛和奴仆們呼喊著出了宮,準備討伐大將軍司馬昭。結果,行至中途卻被中護軍賈充麾下的太子舍人成濟用長戈刺殺于輦下而死。
隨后,司馬昭一步步掌控曹魏政權,取得了朝堂的徹底勝利。但是,想要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提升自己的威望,軍功則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徑。
所以,他于景元四年(263年)夏,制定了先滅蜀再順江滅吳的戰略。
同年八月,魏軍兵分三路伐蜀:一路是征西將軍鄧艾率兵三萬余人,由狄道(今甘肅臨洮)進軍,以牽制蜀漢大將軍姜維駐守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的主力;二路是雍州刺史諸葛緒率兵三萬余人,進攻武都(今甘肅成縣西北),以切斷姜維的退路;三路是力主伐蜀的鐘會率主力十余萬人,欲乘虛襲取漢中,然后直取成都。
▲鐘會劇照
然而,在伐蜀之前,征西將軍鄧艾對于伐蜀之策并不支持,反而屢次提出不同意見,反正就是認為蜀伐時機不到,不宜伐蜀。最終,在司馬昭所派的主簿師纂的多番勸說下,才勉強奉命伐蜀。
誰知,鄧艾卻以牽制蜀漢大將軍姜維主力的一旅偏師,居然戲劇般地取得了滅蜀的頭等大功,而率領曹魏主力的鐘會,反被姜維阻攔于劍門關前難有寸進。
二者相較,還真是“一個是有心栽花花不紅,另一個卻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但不管怎么說,鄧艾和鐘會都是滅蜀的兩個最大功臣。可結果,這兩個最大的功臣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勝利的果實和喜悅,便都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尤其是鄧艾的結局更加悲慘,不但建下滅蜀奇功的父子(鄧忠)二人一同被殺,就連他在洛陽的余子也被誅殺,甚至其妻和孫子都被發配到了西域,可謂將造化弄人演繹到了極致。
不過,這里重點要說的卻是在滅蜀之戰中,幾乎被世人所忽略的二路大軍統帥的諸葛緒。
當時的諸葛緒,和鄧艾一樣,率領的都是三萬余人,也都是偏師,鄧艾的任務是牽制沓中(今甘肅舟曲西北)屯田的蜀漢大將軍姜維的主力,而諸葛緒的任務則是配合鄧艾,攻破武都(今甘肅成縣西北)后,向陰平橋頭出發,阻斷姜維的回川后路。
結果,鄧艾沒有完全牽制住姜維,諸葛緒更是失敗,居然被姜維一個聲東擊西的假動作,引得退兵三十里,從而讓姜維的主力過了陰平橋,成功回到劍閣,并將鐘會的主力大軍阻攔于劍門關外。
自此,鄧艾、諸葛緒兩種大軍圍堵姜維的計劃算是徹底失敗了,雖說失敗的主要責任是諸葛緒,但鄧艾也有一定的責任。
▲諸葛緒劇照
如果,以當前的局勢來看,就算能夠成功滅蜀,大功也是鐘會的,與鄧艾似乎并無多大關系。可如果伐蜀失敗了,為給朝堂眾臣一個交待,也一定會追究責任的,而作為圍堵姜維失敗的諸葛緒和鄧艾必然會受到追責,最大的區別最多是責重責輕罷了。
所以,向來心高氣傲的鄧艾,并不甘心任務失敗,更不想無功而返,加之受到鐘會的嘲諷與奚落,于是毅然做出了一個非常大膽、危險的豪賭決策——偷渡陰平。如果成功,可得滅蜀頭功;如果失敗,很可能就是全軍覆滅的下場。
按理來說,以鄧艾當時的身份地位,根本沒有必要去冒這樣的險,可他還是選擇了這樣的一條在所有人看來都不可能成功的冒險之路。至于真實想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反正,他絕對都不曾想到,自己竟然能夠如此順利地滅掉蜀漢。
就在鄧艾踏入滅蜀的陰平小道時,野心勃勃的鐘會早就眼饞諸葛緒手中的三萬大軍,看到他犯了錯,鐘會一個小報告,就毫不留情地將他打入囚車,順勢將他手中的三萬大軍收入囊中,并命人將他押回洛陽治罪。
此時來看,可以說諸葛緒是三大伐蜀統帥中最倒霉的那個人。
當諸葛緒被裝進囚車押回洛陽,一路忐忑,不知道會被怎么治罪時,鄧艾卻取得了滅蜀的不世奇功。
想想自己,曾經八年的地級市長(泰山太守)、因打退吳軍而被升遷為的一方大吏(雍州刺史),又是伐蜀的三大統帥之一,這份人生履歷,可謂是非常的精彩。可惜,自己的才華遇到了絕對才華的姜維,根本就不夠用,結果就落了個這樣的下場,更是與滅蜀大功失之交臂,這什么命運啊?
就在諸葛緒一路感嘆命運弄人之時,鄧艾父子還未來得及好好享受不世奇功帶來的榮耀,便如同自己一樣被關進了囚車,也將被押送回洛陽治罪。
如果說,任務失敗的諸葛緒遭到了命運的作弄。那么,建下不世奇功的鄧艾父子又是遭到了命運的何等作弄呢?
此時的諸葛緒,倘若得知鄧艾父子的遭遇,心態一定會平衡許多。
然而,比戲劇還要戲劇的是,就在囚車中的諸葛緒和鄧艾父子一路顛簸行走之時,卻又突然傳出鐘會伙同姜維想要謀反割據蜀中而被亂軍一同砍死的消息。
這下,對于鄧艾父子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可鄧艾父子依舊還沒有來得慶祝驚喜之時,居然出乎意料地被監軍衛瓘派遣的武將田續所殺害。
至此,一日之內,鄧艾、鐘會、姜維三杰全都死去,參與伐蜀的大部分曹魏高級軍官鐘會、鄧艾、師纂等,也全都死于此役,可唯獨毫無建樹的諸葛緒卻在囚車中躲過了一個又一個慘烈斗爭的生死旋渦。
▲奮斗與命運
可以說,諸葛緒是唯一一個幸存的級別最高的伐蜀高級軍官,無論處于穩定人心考慮,還是因為他并無大過,或是因他遠離斗爭旋渦顯得清白等因素,司馬昭都會好好地安撫一番諸葛緒。
最終,諸葛緒一路官運亨通,活到了晉朝開國,并且進入了朝廷的權力中樞,甚至還擔任了九卿之一的衛尉,就連他的兒子諸葛沖還當上了廷尉。可以說,原本最不幸的諸葛緒反而成了最幸運的那個人,一個最后的大贏家。
所以說,人的命運,還真是世事難料、人生無常。命運要開一個人的玩笑,多大的英雄都沒法子。這還真應了一句古語:“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指正修改錯誤之處,發表不同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