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當年韓國世越號(歲月號)事件有多細思極恐嗎?為什么上海打撈局成功打撈,卻還虧損了11億?
2014年4月16日,搭載著476人的韓國“世越號”(原譯歲月號)客輪從韓國北部的仁川港出發,前往南部的加州島。不過在航行到西南海域時發生了浸水事故,隨即沉淪。
這起事故共導致296人死亡,142人受傷,另外有9人下落不明。在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參加修學旅行的高中學生和教師。
2015年4月,在世越號事件1周年之時,韓國政府迫于國內的壓力決定打撈世越號的殘骸,試圖查明這起事故的真相并找到剩下9名失蹤人員。
不過問題是,世越號的總重為6824噸,沉在海底的重量少說也有1萬噸,整體打撈出水絕非易事。為此,韓國海洋部只好面向全球各國公開招標。
也是這個時候,中國上海打撈局來了,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尖端的技術和顯著的價格優勢,上海打撈局一舉中標。
然而,還沒等項目正式展開,韓國那邊就有了不少聲音。首先是韓國政府方面提出了嚴苛的條件,要求沉船要維持左傾90度的原始狀態出水,并且務必保證船體的完整性和保全遇難者遺體。
隨后,又有國會議員站出來唱反調,他們認為,韓國造船業宇宙第一,為何要將打撈項目交由中國人之手。
上海打撈局并沒跟他們多解釋,而是直接開啟了準備工作。沉船打撈工作有兩個關鍵點,第一是如何保證船體完整地出水,第二是出水之后如何維持其水下姿態。為此,上海打撈局決定采用鋼梁托底,液壓提升的方式進行打撈。
在如此重大的項目面前,韓國人表現得卻很不嚴謹。他們給出的數據極不準確,世越號的實際重量遠比韓方給出的數據大得多,其重心也不對。這就導致世越號在轉移到半潛船以及后續抬升靠岸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艱難。
在介紹情況時,韓方說海底是淤泥砂石,結果我們實際挖開一瞧,卻成了堅固的巖石層,進而導致船尾10根鋼梁的安裝又多延長了4個月。
最終的結果是,韓國用“三句話”,直接讓上海打撈局虧損了11億。由于數據對不上號,所以只能重新對沉船進行水下三維掃測,同時對沉船的海域展開海洋環境、氣象、地貌和水文等調查。
中國前后共耗費了590天去探清沉船水域的海況,在這期間,上海打撈局共投入了3000余艘次作業船,2170人次施工人員。其中,潛水作業累計完成了6000人次,水下作業總時長達13000小時,工程時間之漫長,任務難度之艱巨,無一不在創造世界新高。
直到2017年3月22日,世越號的打撈工作才正式開啟,3月28日,世越號宣布出水,整個過程僅用時6天,而這和上海打撈局前面漫長且精細的準備工作是分不開的。
此外,從44米深的海底將6825噸級的沉船整體打撈上岸的難度和風險也是史無前例的,這也再次證實了中國的實力。雖然我們虧了不少錢,但是在打撈過程中,我們多項創新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技術儲備都得以亮相,就當作是廣告費也未嘗不可。那么,世越號的真相找到了嗎?
世越號之謎
在對世越號遺骸的全面搜索工作中,韓國方面共找到了4具失蹤者遺骨和多具動物骸骨,包括雞和豬的骨頭,其他5人仍然下落不明。
然而這其中又有個問題,那就是世越號的貨物清單上并沒有雞和豬,并且這些骨頭還都是完整的,所以也不可能來自餐廳食材,換句話來說,它們本就不該出現在世越號。
為此也有不少人認為,世越號事件是有人在故意為之,是邪教在獻祭,那將近300名高中生就是祭品,而豬和雞本就是傳統祭品。
其次,縱觀韓國的沉船史,似乎每隔20年左右,韓國就會有一起大型船只遇難事件,而遇難者恰巧在300人左右。
1970年11月25日,陰歷11月17號,這天是韓國阿彌陀佛圣誕節,也是南營號客輪沉淪釜山港的日子,這起事故死亡人數為326人。
1974年2月22日,陰歷2月1號,太陽神節,一艘海軍船遇難,當時在其旁邊還有另一艘韓國海軍船,不過它始終沒有放下救生艇采取救援行動,倘若不是附近采砂船和漁民及時趕往,那么船上可能無一生還者。這起事故共導致159人失蹤,157人活下來了,人數恰好在300人左右。
還有1993年10月10日,西海號客輪在扶安郡附近沉沒,死亡292人。最后就是2014年的世越號,死亡人數304人,這實在是太巧了。
第一個獲救者——船長
而且,在世越號出事之后,韓國政府不斷在釋放不準確的信息,對世越號航線和事故原因也表述不清,其總統樸槿惠表現的行為更為古怪。
在種種因素綜合下,不得不讓人多想當年世越號到底經歷了什么?不過直到今天,這起事故依然撲朔迷離,充滿詭譎的未知感。我們相信,不管是意外還是人為,世越號的事故原因終有一天會水落石出,也算是給不辭勞苦的上海打撈隊一個說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