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的一只小黃鴨,手術室通道外的玩具車,天花板上的健康宣教海報,用魔法打敗魔法的棒棒糖……值此“5.12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5·12護士節相關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持續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理念,進一步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持續改善護理服務,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現在,讓我們一同走進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臨床一線,從這些人性化、多元化、個性化的人文關懷舉措中,感受新橋人文護理的溫度。
用愛鼓勁:讓小朋友信心滿滿走進手術間
在手術患者通道外,護士精心擺放了一排挖挖機、摩托車、奔馳電瓶車、玩具木馬等,即將進入手術間的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喜歡,選擇一輛交通工具,在護士的護送下搭乘玩具車由患者通道進到手術間,讓哭鬧著與父母離別的小朋友們盡可能消除內心的恐懼。并且小朋友還可以從經過消毒的布偶墻上,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布偶,給自己加油打氣。此外,護士小姐姐還為勇敢走進手術間的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親手彩繪的“榮譽獎狀”,幫助小朋友信心滿滿地以輕松的狀態與醫護人員一同迎接手術的挑戰。
心靈雞湯:用愛補足患者“精神營養”
“陽光灑滿道路,讓愛與祝福陪伴您康復!”在心血管內科重癥監護室中部天花板位置懸掛著一組四面LED顯示屏,躺在重癥監護室各個方位的患者都能360°一覽無余地看到顯示屏上游走的字幕,滾動播放的是護士們精心摘選的一組組暖心金句,這一份心靈雞湯護士每周都會更新一次,讓患者在時時聆聽監護儀器冰冷的滴答聲外,還能感受到一股愛心暖流,進一步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此外,在心血管外科重癥監護室,這組屏幕會適時顯示時間,確保患者對時間的認知需求,避免出現“時間”恐慌癥。
微型圖書館:讀好書、長知識、消焦慮、解孤獨
在神經外科病區和麻醉科手術室患者等待區,護士還專門設置了微型圖書館和圖書角,由護士們分享一本好書,讓患者住院期間,可以通過讀書的方式,來消除陌生環境帶來的焦慮,緩解無人陪伴的孤獨感。也為等候手術的患者準備一份精神食糧,排解等候手術時的焦慮和恐懼。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正是從每天、每刻、每分服務的小事中來。醫療服務水平日益精進,優質服務舉措不斷創新,細節決定成敗,只有用心關懷患者,才能讓患者真正體會到“愛”。
(曾理/文 譚又銘/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