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辦一個手機,可以選擇的號碼很多,讓人滿意的號碼卻難找。
那么,如果號碼隨便選,還不要錢,你會選擇什么樣的號碼呢?
這個答案,或許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在現實中,中國第一個民間用手機的人,號碼就是隨他選,那么,他是如何選擇的呢,他的手機號碼,最終有沒有被賣出天價?
我國在1987年推出第一批民用手機,那時的手機像塊磚頭,只有移動打電話的功能。
在大陸和港澳臺地區,這種“磚頭手機”有一個霸氣的名字叫大哥大,據說是因為香港娛樂圈大師兄洪金寶,總是拿著“磚頭手機”,在片場鋪排事情。
“磚頭手機”就隨了洪金寶,蓋過成龍大哥,人稱“大哥大”名聲。
“大哥大”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成為港澳臺地區有錢人的標配。為了加強和港澳地區互聯互通,廣東率先建起了移動電話基站,并在1987年,向市場推出第一批一百部移動電話。
廣東推出移動電話,不像現在事先就有鋪天蓋地的廣告。第一個去買移動電話的徐峰,還是從郵電局的朋友那里,探聽到廣州六運會后,將有一百部手機上市。
徐峰在廣州開了家海鮮餐館,經常接待港澳顧客,讓他見識到了“大哥大”的風采。
徐峰餐館生意好,賺了不少錢,但他還想繼續提升業務檔次,廣攬有實力的顧客。要達到這個目的,他自己也要有排面,“大哥大”早已成了他彰顯身份的夢想之物。
而且他經營海鮮天天都要追蹤漁村的消息,即使“大哥大”不會很快普及,他單向用“大哥大”打座機聯絡海鮮,也能為他在生意場上搶占先機。
“大哥大”被徐峰看成是剛需,奈何想了好久國內都還沒有移動電話設施,他有錢也買不到“大哥大”。聽到廣州推出一百部移動電話的消息,他還沒等開賣,就主動上門向郵電局求購。
排隊到他辦業務,他迫不及待地問營業員:“是不是有移動電話賣,我想買一部。”
營業員倒是知道有一百部移動電話將上市,可上面還沒有讓賣,營業員也不敢自己做主,只好跟徐峰說:“我要請示一下領導。”
請示了領導過后,營業員遞給徐峰一張“廣州地區移動電話申請表”讓徐峰填。徐峰填好申請表,終于看到了夢寐以求的“大哥大”。
選號一百部手機,號碼是“01”到“99”,徐峰是買手機的第一人,這一百個號任他選。他選的號再加上廣東區號“9010”,就是他的移動電話號碼。
徐峰雖然到廣州才一年,但他知道整個廣東,都崇尚和“發”諧音的“8”,尤其是生意人,更把“8”這個數字,當成至尊吉利數字,他毫不猶豫就選了“88”這個號碼。
那時買移動電話,加上入網費兩萬六千元。北京師大有教授做過計算,上世紀八十年代,一萬元相當于現在二百五十五萬元。
即使夸張些,徐峰買手機花的錢也相當恐怖,一般的企業都拿不出這筆巨款,工薪階層對手機,更只有可觀賞不可褻玩的份。
價高沒關系,中國人多,有錢人比例再少,一百部移動電話也不夠有錢人搶,手機很快就被炒到了六萬元一部。
如果徐峰把自己的手機帶“至尊號”賣出去,或者和別人交換手機,不知道能賺多少錢。
不過徐峰不會放棄他的“至尊號”,他覺得“至尊號”帶給他好運,能讓他賺比賣號多得多的錢。最先花巨資用手機的人,其實用起來很虐心。
當時廣州只有三個移動電話基站,徐峰回去用手機給自己打座機,倒沒發現什么問題。后來在外面用手機,就經常遇到有噪音聽不清,信號中斷或者沒有信號的情況。
他很多時候只能保持通話狀態,四處走動找信號。那時“移動電話移動打”,成了一個流行的笑話。還有一個電池滿電只能維持三十分鐘通話,也限制了手機的使用。
郵電局巨款賣出手機,也不斷在改進服務。先期技術人員修設備、為顧客修手機,一個個忙得焦頭爛額。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投入的加大,第一代用手機的人,逐漸脫離了苦海。
不過徐峰在那一批手機用戶中,算是大有收獲者之一。他在手機的加持下,生意越做越大,開起了海鮮連鎖店,成了“中海集團”的董事長。
2001年最后一天,徐峰接到“大哥大”運營商客服的電話,告訴他廣州模擬移動電話網已關閉,他的“大哥大”號碼經將換成“139”開頭的號。
徐峰的“大哥大”成了歷史,他也成了我國第一個辦移動手機的“歷史人物”。徐峰的“大哥大”被他珍藏起來,這部“大哥大”,已經具有見證我國改革開放的文物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