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北方公園編輯部為彩虹日,也即世界不再恐同日而推出的特別節目。本期節目聽起來就像一次美好而療愈的心靈按摩,聽眾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
得益于本期節目嘉賓甘草對性別問題的獨到思考、觀察和實踐,依菲和雅婷也找到契機回望自己性別觀念的成熟軌跡,重新看見了自己的內在小孩,也重新發掘了因被刻板印象束縛而隱匿起來的性格側面……
我們邀請聽眾朋友們在聽節目的同時,也跟我們一起去想象:如果在一個平行宇宙中,作為另一個性別的自己,你會如何生活?有哪些這個性別的自己不敢去做的事情?你還會有外貌焦慮或其它焦慮嗎?我們如何在倡導女性主義的同時,也能超越僵化的二元性別設定?
《女孩》
附:超越二元性別、活出真實自己的練習題
(1)將自己到目前為止的生命畫成一個時間軸,在其上標出人生中對自己意義重大(可以是社會主流文化層面上的意義重大,也可以是主流文化不太關注但是對自己個人意義非凡)的里程碑事件。
(2)用紅色筆找出這些事件中哪些是和自己的性別有關,并寫出有什么關系。
(3)如果自己是另一個性別,這些事件會是一樣的嗎?想象自己作為另一個性別的人生。
(4)如果我們的社會里面沒有社會性別gender的區分,那些這重大的事情又會有什么不同的變化呢?自由想象,寫出無性別角色設定的平行宇宙里自己的人生。
(5)哪些部分的自我是不受到性別影響,保持著一致性的呢?哪些部分的自我是被性別角色帶來的不同人生體驗和自我認知來重新塑造的呢?
(6)在做這個梳理的時候,你感受到了什么樣的情緒,這些情緒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這些情緒對應的回憶有哪些?對應的想法觀念有哪些?
(以下為播客內容的部分文字節選,完整版請移步各音頻平臺收聽,也可點文末鏈接直接跳轉)
甘草:因為工作的原因,我接觸到的很多來訪者,他們心靈探索的很多問題,其實都和性別身份認同有很大關系。性別身份認同作為客觀存在的社會文化現象,一方面會給我們帶來社會秩序,和社會互動的范式。但隨著社會性別的發展,傳統二元性別構筑出來的道德倫理和身份認同,對跨性別、流動性別、男性和女性的生活都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也是我給大家分享這套思考題的背景和原因。
依菲:我和雅婷的答案中有個共同點是,我們小時候都不是很內向的小孩,都很調皮也喜歡出風頭。但真的就是因為家庭學校對性別的期待和刻板印象,以及具體的“改造”和“壓力”事件,被迫在成長過程里逐漸變成了聽話、懂事、安靜和內向的小孩。我想起自己曾經做過療愈自己內在小孩的冥想,去引導你想象小時候的自己,看自己是否愿意給小時候的你沒得過的關愛和鼓勵。我在做冥想時會狂哭,因為我發現我看到這個孩子的第一反應是很討厭她,或者說我不得不討厭她,因為我覺得沒有人會喜歡她小時候的樣子,我必須得接受當時那些人對她的評價,大家都覺得她是一個“小瘋子”。在療愈的最后,我選擇去擁抱這個小女孩,我告訴自己,她本質上可以是可愛的,也許在平行時空里,她是在另一個人們能看到并接受她的可愛之處的環境里長大的。
《親密》
甘草:對內在小孩的引導和探索,是心理療愈上一個非常大的話題,主要和創傷相關。無論什么性別的人,他們內在小孩的創傷都是和性別認同相關的。我們經常聽“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但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是可能有一個大的挑戰。我變成成人之后,我可以去給卡在自己生命軌跡里,那些沒有得到機會長大而被壓抑住的內在小孩,一個擁抱和接納。我跟依菲和雅婷相反,我小時候其實沒有那么外向,但我一直被鼓勵要去張羅飯局和公開發言,要不斷完成這些才會得到家長的接納和鼓勵。
二元性別構筑起來的文化、審美和道德對男性傷害也很重。我身邊無論是順性別的男性朋友,還是彩虹人士,他們的問題在于他們不接受自己可以有多種情緒流露和表達,只有幾種模式是能被接受的,包括憤怒、木訥和懷才不遇。
在西方,很多男性通常被鼓勵做很有攻擊性的表達,把攻擊性當成男子氣概的體現。另一種男子氣概的情緒展現是木訥,男性把所有情緒轉化成“木訥”流露出來后,大家反而會覺得他還挺成熟的。很多男性在感受到脆弱和恐懼等非男子氣概的情緒時,就會用憤怒來掩蓋他們。亞洲男性也會覺得憤怒格局太小,但會一幫大老爺們在一起喝酒,變成彼此嘆息懷才不遇的模式。所以女性主義不僅是為女性爭取權益,很多受男權社會荼毒的男性,也是女性主義要來解放的對象。
依菲:我在想象自己作為另一種性別的生活時,會覺得很艱難,好像也是我第一次不考慮我作為女性的很多問題。我會覺得我是不是就能有恃無恐地去生活了?我不會有任何外貌焦慮、年齡焦慮了。再加上我會寫詩,如果是男性,那我就是一個浪蕩才子了,應該會得到很多女孩兒的崇拜,逐漸淪落成一個渣男。
我知道我是在很意氣用事地想象,如果作為男性,我想要代償性地去獲得我作為女孩得沒法到的某些權利和自由。但如果我真的變成男人,我的內核也不可能會放任我變成渣男,所以我的第一反應是自己要變成渣男的這件事還是挺好笑的。
雅婷:我和依菲的感受相似,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先想到的是,和我來自一樣家庭教育背景的男生,也可能是疏于聯系的緣故,然后發現好像同個生長環境里長大起來的朋友,我身邊似乎還是女性更多過上了我現在能認可的生活。我想象自己變成另外一個性別時,我就會想到自己現在的人生可能會變得很糟。
但我也能從理性的角度想,這樣其實也是不成立的。不從消極的角度去想象的話,如果我從小不是成長在按性別刻板印象塑造性格,不用先表現出相應的特質,才能得到認可和獎勵的話。我應該會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更自信,更無愧于索取和請求幫助,不再焦慮我已有部分,不再糾結現在的生活是不是很脆弱的。以精神內耗更少的狀態好好往下走吧。平行宇宙里一個更“好”版本的我,可能正在從事政治實踐性更強的公益或者法律工作。
《翠絲》
甘草:其實這套思考題的背后的理論支撐,來自榮格理論中對自己陰影人格的挖掘。我們其實都有一個反向性別的自我存在。固有的社會文化可能會讓你有一部分的自我放到了陰影里,讓你覺得是被壓抑的。如果有什么事我一說,就讓你感到很壓抑,很焦慮和痛苦,那可能就是藏在你陰影人格的部分在發揮作用。
很多女性的焦慮來源,和她的反向性別特征是有關系的。很多女性的天性是向往自由和權力的,但成長過程里的很多事件,讓這種需求被打壓或被批評。她們就會把這種天性藏在陰影里,以便能保護自己。如果之后出現什么事讓她內心的欲望蘇醒了,她可能就會變得憤怒、焦慮和恐懼。這其實也是因為她沒有被得到發展的男性氣質部分,被自己長久推在陰影里。
我特別想和大家說,我們或許可以花一點時間去探索,如果我們把內在的反向性別的自己召喚出來,他會做什么?有時候我們可能觸發應激反應,把陰影部分的恐懼喚醒了,有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被激勵和賦能的感覺,給你力量和釋放感。
依菲:那我渣男的部分要如何發展?(笑)
甘草:其實你想象一下,如果沒有男權社會語境構筑起的婚戀道德觀,女性就一定會是一夫一妻制的忠實擁躉嗎?渣男的概念,本身就是建構在男權社會的文化語境里的。在男權社會里,在現行的社會體制下,女性一旦被背叛,會遭到很嚴重的傷害。而且對很多女性來說,“能不能讓男人忠于我”成為了做女人成功與否的標準,這個標準已經內化成了她們的個人價值了。當我們把這個標準拿掉,很多女性都不會一輩子只喜歡一個男生的,離開一段不幸福的親密關系也不會帶來那么大的傷害。
甘草:我也不是說建議大家都去拋棄現有的道德,都去模仿一個具體的男性/女性。我們只是可以嘗試把自己本來就有的那一部分整合和人格化出來,讓那部分能不要一直躲在陰影里,而能走到前臺來。
在做性別創傷的療愈時,也有兩個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一個是因為性別也是高度個人化的體驗,每個人都有獨特的人生,但同時它又是一個非常系統化的,被社會共同塑造的集體文化。比如說從流行文化的角度,我們可以創造不同的流行文化范本,去對抗和拆解刻板印象。
另一個可能是,我們或許這輩子都沒辦法見到一個完全去性別化的未來。我們這一生多少都會活在男權社會的余暉里,但我們要如何讓自己不被男權社會毒害,抵抗這個環境里的傷害?這就需要我們對內化不合理現象的覺察。我們知道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時代,但我們在遇到這些傷害時,我們自己不要去內化它,或者承認我完全改變不了它。
男性和女性其實都有各自不同的負擔、特權和優勢。如果我們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幫助和支持不同性別同盟之間的問題,真誠的反思自己,并且向他們征求反饋,我們是不是能做得更好?
我最想和所有聽眾說的是,你的性別是你所擁有的,但你的性別不會擁有你,我們一定要認清楚誰是主人,不要讓性別成為你的主人,你要去擁有自己的性別。
本期主播:依菲、雅婷
本期嘉賓:甘草
ShowNotes:
04:11 甘草解釋思考題的使用方法
12:17 依菲與雅婷分享做題后的感受:是不是每個女孩的童年里,都有個像洋娃娃/白雪公主的堂表姐妹?
15:37 原來雅婷和依菲小時候根本都不是i人!
25:08 當女孩被期待更安靜,男生則被要求更外向
32:50 二元性別對男性的重大傷害,包括無法表達脆弱而真實的感情
39:14 為什么一旦想象自己是個男性,就全都是負面的想象?
54:37 想象自己作為另一種性別的生活,源自榮格理論中對自己陰影人格的挖掘
01:03:40 二元的性別觀念,也會束縛我們在親密關系中的角色
01:20:02 但拆解這些感受來源,也并不是為了讓大家模仿具體的男性/女性生活,性別是高度個人化的體驗,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探索和塑造方式。
01:31:39 靈魂伴侶可以發生在朋友間,甚至是寵物間
01:53:39 你擁有你的性別,但你的性別卻并未擁有你,你可以做自己性別的主人
片尾音樂:If I were a boy-Beyonce
本期節目已上架蘋果 Podcast、網易云音樂、喜馬拉雅、荔枝 fm、小宇宙等播客平臺,歡迎在各大平臺搜索“北方公園NorthPark”收聽我們的節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