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寶石的“熒光”,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介紹過不少。
相關文章閱讀:《不是所有紫外光手電都能檢測珠寶?1篇學會紫外光手電的正確用法》
《熒光vs磷光?熒光vs瑩光?變色vs變彩?能分清的都是高級珠寶玩家!》
本以為,關于“熒光”這個話題,能聊的都跟大家聊完了。
但最近,在一些社交平臺,發現又興起了買珠寶跟風看“熒光”的熱潮——尤其是一些對于半懂不懂的小白:只要首飾有熒光,管它什么熒光,就是一棍子打死,這東西就是假的。
但,寶石表示:真的很委屈,這鍋我不背!
珠寶里的熒光都有哪幾種?什么樣的熒光是正常的,什么樣的熒光需要警惕?如何正確的看寶玉石的熒光……
今天的文章,J先生就和大家聊聊:關于“熒光”在消費者眼中“草木皆兵”的尬事。
什么是熒光
熒光是“寶石的發光性”中的一種,《系統寶石學》中對“熒光”的定義是:
寶石、礦物在受外界能量激發時發光,激發源撤除后發光立即停止,這種發光現象稱為熒光。
通過觀察寶石熒光,可以有效幫助我們:
鑒定寶石品種、判別某些天然寶石和合成寶石、幫助鑒定鉆石及其仿制品、幫助判斷寶石是否經過人工優化處理、幫助判別某些寶石的產地。
圖源:珠寶匠
紫外燈及波長
要想通過“熒光”鑒定區分珠寶,首先你要知道“紫外燈”和紫外線的“波長”。
紫外燈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性鑒定儀器,主要用來觀察寶石的發光性(熒光)。
小課堂:
紫外燈燈管能輻射出- -定波長范圍的紫外光波,經過特制的濾光片后,僅射出主要波長為365nm的長波或253.7nm的短波的紫外光。
根據寶石在長波紫外光和短波紫外光下的熒光特性可以幫助鑒定寶石。
珠寶鑒定中,為方便起見紫外線劃分成三部分:
短波:200~ 280nm;中 波:280~ 315nm;長波:315 ~ 400nm。
其中長波和短波常被用于寶石鑒定。
小課堂:
紫外線是波長在10~400nm之間的電磁波,位于可見光和X射線之間,波長較可見光短,不能為人眼所觀察到。實際應用的大多數是200~ 400m之間的紫外線。
消費者通過便捷的紫外燈儀器,觀察珠寶寶石的“熒光”;是鑒定寶石品種、區別天然寶石和合成寶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非正常的熒光:需警惕!
有一些合成寶石、優化處理寶石,因為造假手段原因會具有熒光,包括:
- B貨翡翠有熒光(酸洗后充膠)
- 注膠的寶石裂隙處會發出熒光(充膠殘留)
- 某些注油的寶石和玻璃填充寶石其充填物可能會發出熒光(充填物殘留)
- 拼合石的膠層會發出熒光(膠水殘留)
如果說上面這些熒光是需要警惕的,還有一些熒光是純“誤會”。
被“誤會”的熒光也分為很多種:一類是天生具有熒光反應的寶石,人家就應該有熒光;還有一類是純背鍋型:熒光不來自寶石,而來自外界。
這些寶石熒光是天然的
一些品種的天然寶石本身就具有熒光。
- 【有機寶石】
有機寶石因為是由有機質構成,所以在紫外燈下,表面能觀察到明顯的熒光。
此類寶石品種有:琥珀、珍珠、牙類、珊瑚、貝殼…等等。
圖源:珠寶匠
天然蜜蠟琥珀因為體色不同、產地不同,其在紫外燈下可觀察到的熒光效應顏色也不相同。
多為不同程度的藍色、藍紫色、藍綠色、綠色等等。
不同珍珠的紫外熒光反應不同,不能完全一概而論。
白色珍珠的熒光最為明顯,一般珍珠常見在長波或短波紫外光下可有淺藍白色、黃色、綠色、粉紅色熒光;有時為惰性(無熒光反應)。
圖源:珠寶匠
珍珠根據其體色和后期優化手段不同,表面能觀察到的熒光效應也不同。黑色珍珠在長波紫外線下呈弱至中等的紅色或暗紅、橙紅熒光(和白色珍珠的熒光相比很不明顯)。
圖源:珠寶匠
- 【鉆石】
據統計,鉆石中有大約25%至35%的鉆石是帶有熒光效應的。
就算拍賣級的鉆石首飾,也會有熒光,所以真的不要看見一顆鉆石有熒光就大喊上當受騙。
鉆石的熒光對鉆石價值有一定影響,但很小,弱熒光和中熒光的鉆石和無熒光的鉆石相比價格相差甚微,強熒光及以上,對高色級鉆石價格才有一定負面影響。
- 【紅寶石】
傳統意義上,優質的鴿血紅紅寶石在紫外光下會有強烈的熒光反應。
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紅寶石都具有熒光反應。
造就熒光差異的原因是寶石內部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鉻元素的含量相對較高的紅寶石會具有強熒光性。
不同產地的紅寶石熒光特征也不相同,比如緬甸產地的紅寶石普遍帶有較強的熒光性,而莫桑比克產地的紅寶石熒光性普遍較弱。
- 【尖晶石】
尖晶石的顏色有很多,并不是所有顏色的尖晶石都具有熒光效應。
常見熒光效應的尖晶石有:紅色尖晶石、熱粉色尖晶石、粉紅色尖晶石等。
紅色尖晶石在紫外燈下常呈現紅、紅橙色熒光;而熱粉色尖晶石,在紫外燈下通常呈現紅、紅粉色熒光。
圖源:珠寶匠
其實除了上面幾種紫外光下常見熒光效應,且熒光效應相對出名的寶石外;還有很多天然寶石也有熒光效應,但并不出圈。
下面奉上《系統寶石學》中的匯總表格,方便大家對應查找;一些外貌相似,但在熒光特性上有明顯差異的寶石品種,可以用紫外燈區分。
圖源:《系統寶石學》
這些熒光是業內允許的!
- 【珍珠漂白的熒光殘留】
在國內,珍珠的漂白增白都是屬于被默認的優化手段,不會在鑒定結果上特別注明(國內其他質檢機構也一樣)。
圖源:珠寶匠
目前來看,市場上技術成熟的漂白和增白方法對珍珠的改善效果是相對穩定的。
關于珍珠的漂白增白有無毒害,目前看來是無害的。自然界有很多東西,在正常使用劑量下,都是安全的。任何不以劑量為前提,談論起危害的研究,都是沒有意義的。
- 【玉石表面封蠟、拋光蠟殘留】
玉器封蠟,是傳統加工玉石的最后一個步驟,是行業內默許的,封無色蠟,檢測中不會特別注明。
一方面,就好像化妝品里的定妝粉、美甲的封層一樣,蠟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
一方面,對于不良商家來說,封蠟可以提升玉器的光澤,并掩蓋表面小瑕疵(裂紋等)。
一些蠟在紫外燈下有熒光效應,也有些蠟沒有。
暗域下,上蠟的玉石通過紫外燈觀察到表面均勻一層非常微弱的熒光,時間久了會自然脫落。
如果玉器存在裂紋、瑕疵,在裂紋處就會有大量蠟聚集,熒光效應比其它地方更加明顯。
小課堂:
封蠟能夠掩蓋玉石表面的細小裂紋,但有些商家刻意隱瞞了裂紋的存在,通過封蠟把裂給暫時的遮掩住,讓買家以為自己買到了完美的玉石,可時間久了蠟溶出了,買家就會發現自己的玉石變得坑坑洼洼。
圖源:珠寶匠
玉器在拋光,特別是機器拋光過程中,大多都會上蠟處理,少數高品質玉石用手工揉光,為了保證盤完手感,沒有上蠟。
但只要不是刻意隱瞞裂紋存在,用蠟掩蓋瑕疵的話,大可不必談蠟色變。
純背鍋:來自外界的熒光
還有一些純“背鍋”的情況:猛地一看感覺是珠寶上的熒光,其實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這些熒光來自外界,與寶石本身無關。
【灰塵的熒光】
寶石表面停留的灰塵很多是衣物、紡織物上掉落的棉絮,因為有漂白劑殘留,所以一些灰塵在紫外熒光燈下會產生熒光,讓消費者誤以為是為寶石的熒光。
圖源:珠寶匠
【膠水的熒光】
在珠寶鑲嵌中,包鑲素面寶石和珍珠鑲嵌都需要大量用到膠水固定。一些膠水的成分中,含有熒光劑。
尤其是冰透的玉石,如翡翠如果用膠粘粘,在紫外燈下也可能發出強熒光。
【繩子的熒光】
對于體色比較透、尤其尺寸比較小的珠鏈來說,紫外燈下有時候也能隱約看到一些內部繩子在紫外燈下反射出的熒光,這純屬是繩子的問題,和寶玉石本身無關。
如何正確觀察熒光
在文章《不是所有紫外光手電都能檢測珠寶?1篇學會紫外光手電的正確用法》中,文末我們清晰闡述了如何正確觀察熒光。這里我們只做補充,不再贅述。
除了使用專業鑒定工具、在暗域下觀察、放置寶石的背景材料不能具有強熒光性、光源要近距離照到檢測物體上外。
在暗處觀察紫外燈下熒光
我們還要注意:
- 清理寶石表面,注意分辨熒光位置。
- 提前了解寶石品種特性,搞清楚熒光是正常還是非正?,F象。
圖源:珠寶匠
J先生說:
看完這篇,不同情況下寶石的熒光類型你能區分清楚了嗎?
珠寶玉石鑒別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學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僅僅是指寶石的“熒光”。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如果對自己的珠寶首飾存疑,可以送到專業權威的珠寶鑒定機構鑒定。切記,如果自己拿不準,不要武斷推測。
還想了解哪些易混淆的珠寶知識點,歡迎評論區投稿留言~
更多精彩文章,關注珠寶匠~
(注:本文部分配圖圖源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或備注出處
推薦閱讀:
8年暴跌1.08億!日出紅寶石折翼佳士得,55.22ct福榮之星將奪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