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楊凌種業之美、農科之美、開放之美、鄉村之美,乘著中國-中亞峰會的東風,5月22日,由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宣傳部、鳳凰網陜西、楊凌農科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2023發現楊凌之美”融媒體走讀采風活動舉行。
由媒體代表、網絡達人以及留學生組成走讀團先后走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曹新莊試驗農場、揉谷鎮田西村、陜西楊凌綜合保稅區、中國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跨境商品交易中心、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菲格莊園等地,全面展示楊凌示范區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推進農業對外開放中的新作為。
良種培育 發現楊凌種業之美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業是農業的“芯片”,也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作為我國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近年來,楊凌示范區緊緊依托農科教資源和產學研優勢,加快發展現代種業,努力提高種業核心競爭力,為國家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貢獻更多的“楊凌良種”。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曹新莊試驗農場,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教學科研示范基地,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服務保障工作。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曹新莊試驗農場東區基地,走讀團了解西農979、西農511、西農598等不同的國審小麥新品種, 感受到了小麥育種研究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據基地負責人介紹,基地引進“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國家小麥種質資源與中國小麥雜交創制新的種質資源,定向選育適合中亞國家地域、氣候的小麥新品種。同時通過“大學育種基地+海外農業科技示范園+龍頭企業” 模式構建糧食國內國際雙循環。“實地的走進田間,靠近泥土,對農業的崇敬喜愛之情油然而生,也感受到種業培育的艱辛與不易。”走讀團一位網絡達人說到。
科技創新 發現楊凌農科之美
“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科技創新為楊凌現代種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楊凌的科技創新不局限于一面,而是貫穿農業的“全過程”,從土壤修復、高標準農田建設到智慧農業、智慧大棚,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力量。
走進中國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滿滿都是泥土的氣息。據介紹,中心致力于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技術的源頭性創新,開展高標準農田、耕地土壤修復、未來芯農業產業模式等的理論、技術、裝備、整體解決方案、中低產田障礙及消減技術的研究和復合型人才培養;同時承擔陜西耕地土壤資源庫建設、開發與運營,為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持;開展高標準農田和耕地產能提升技術推廣和示范項目建設,建成集“科研-技術-工程-生產”于一體的國家級創新平臺,全力服務國家鄉村振興、 糧食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當好耕地守護者,確保“糧田”是“良田”。“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多的土壤樣本,很震撼。”走讀團的一位留學生表示。
與中國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的泥土氣息不一樣,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是滿園果香。智慧溫室、智慧農業設施、中央控制系統、實時管控和智能化管理……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結合陜西“3+X”農業發展戰略部署,傾力打造的高端化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耕”,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農藝技術的勾勒下,這些科技力量正與廣大農民,一起繪就現代農業的新景象。
國際交流 發現楊凌開放之美
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示范區大膽試、大膽闖,開放、創新、合作、交流是它的特色。上合之禾,“引進來、走出去”,這是楊凌示范區的“國際范”。
“在這里,能夠感受種業的重要性,國際交流的力量。”交流、培訓、示范,在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展館,走讀團了解了楊凌示范區在農業科技創新、現代農業發展、農業國際合作、楊凌自貿片區建設、產業化示范等方面的特色和亮點。據介紹,目前楊凌示范區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工作,全面實施相對集中行政審批、“證照分離”、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商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實“一網、一門、一次”要求,創建一流的營商環境。跨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琳瑯滿目的跨境商品彰顯了國際合作的創新與機遇。
作為中國( 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楊凌片區外向型經濟的重要平臺,陜西楊凌綜合保稅區肩負著推動上合組織國家農業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重要使命。高標準建設貿易平臺,陜西楊凌綜合保稅區按照“四園區一中心三平臺”的產業布局,加快建設種質資源保稅研發園、高端食品加工園、生物醫藥及植物提取物產業園、跨境電商產業園和設施農業裝備及農業生產資料展示交易中心,打造食品農產品檢驗檢疫平臺、特殊物品出入境供應鏈平臺和上合國家特色農產品貿易平臺。高水平聚集產業項目,目前,已儲備30多個儲備項目,10余家注冊企業,推動國際農業產能合作。
特色樣板 發現楊凌鄉村之美
“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硬產業”、“美環境”,楊凌示范區著力打造以農業科技現代化引領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宜居宜業和美麗鄉村示范樣板。
在“紅薯之鄉”美譽的“明星村”田西村,走讀團看到村容村貌“高顏值”的美麗鄉村,黨史長廊、五柳先生的菜園子、歡樂谷……田西村積極打造“區校融合”發展理念,產業振興“突擊隊”,鄉村治理“服務隊”,形成紅薯育苗、食用菌育種、鄉村規劃設計、設施蔬菜種植、農業社會化服務五大產業板塊,走出了一條“集體主導、全民參與、科技支撐、企業賦能、政府推動”的特色產業振興之路。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楊凌無花果育種育苗鏈主企業,楊凌菲格無花果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致力于無花果產業技術的研究、產業模式的拓展、產業精神的打造和產業影響力的提升,通過多元化的無花果產品營銷等模式,讓現代化農業的成果走入千家萬戶,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據介紹,公司在無花果產業鏈條上不斷延伸。未來,將在文旅、研學旅游、文創產品、生物醫藥等方向不斷探索研究。“了解了無花果,才知道無花果全身上下都是寶,有很多的衍生產業值得挖掘。”走讀團的一位媒體人說到。
振興種業、科技創新、開放合作、鄉村振興,楊凌示范區從20多年前一個關中小鎮發展成為現代農業“國家隊“、世界知名農科城,其對農業的熱情、執著以探索研究的精神將浸潤一代又一代的農科人。未來,楊凌示范區也將繼續深耕種業,在科技創新與國際交流中走向更高的臺階,為端穩中國飯碗貢獻“楊凌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