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校內被撞身亡小學生母親墜樓身亡的消息,我整個人都不好了,感覺特別痛惜,又特別憤慨。
前幾天,網上出現一些對這位母親不好的評論,我就對身邊的朋友們說,這些網民太惡毒了,這位母親需要貼身保護才好,要不然,出現二次悲劇的概率很高,說不定有生命危險。
我看過這位母親在事發現場的視頻,它讓我想起2006年的一次采訪。那是一個早上,一位女士看孩子還沒醒,自己就去買菜了。當她回來的時候,看到一群人在樓下,才知道孩子從陽臺上掉下來摔死了,孩子才四歲。
我接到報料,很快趕到現場,看到孩子媽媽一臉麻木,很冷漠的樣子,抱著孩子呆呆看著孩子。
對此,我很不解。在我的理解里,孩子死了,母親應該哭得撕心裂肺才對。
后來我專門問了心理專家和鄭大醫學院神經科方面的醫生。我才知道,當一個人突然極度悲傷時,往往不是哭,而是暈厥、乏力,渾身發冷,再就是表情冷漠。
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羅京民老師演的郝獸醫死去,張譯和張國強發現他的尸體時,張譯沒有哭,乏力而慌張地說,“這怎么辦,這怎么辦……”這個表演是非常對的,要是發瘋似的哭,那就違背常理了。
大家應該對江歌媽媽剛到日本時的畫面還有記憶吧。她在去日本之前已經有過心理建設,但到了日本,進入江歌遇害的環境下,她的極度悲傷情緒也是表現在不知所措上。
但是,突然的極度悲傷過去后,人明白了悲劇意味著什么時,將會進入崩潰狀態,會越想越崩潰,會萬念俱灰。因此,這時特別需要關愛,特別需要保護。
武漢那位小學生身亡,那位母親現場的表現,有人說她理智,有人說她有素質、優雅,有人說她冷漠,其實,都不是,他就是突然極度悲傷,她需要人幫她緩解悲傷。
當她從這種情緒中緩過來,明白了冰冷的現實后,她的世界塌陷了,這種塌陷也只有她自己能懂得意味著什么。
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環境幫她重建,幫她重拾勇氣。
而那些對她的惡評對她都是射向心臟的毒箭,每一支不但致命,而且毀滅魂魄,把她逼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江歌媽媽也遭受過巨大的網爆,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江歌媽媽不是有個替女兒討公道的信念支撐著,也早就被以那個所謂女作家為代表的網暴致死了。
我看過網爆武漢這位媽媽的惡毒評論,別說一個悲傷中的母親,就是好好的一個人,也扛不住。
現在人去了,那些網爆她的人都是殺人犯。但是,我覺得這些人不會覺得自己是殺人犯,反而會認為她是羞愧而死。如果這些人能感受到自己沾滿鮮血,那他們剛開始就不可能網爆一個身背喪子之痛的母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