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有消息說在扎波羅熱地區,烏軍發動了一定規模的反攻,俄軍的無人機拍到了據說是豹2坦克的物體。
但據第三方機構鑒別,那是法國的AMX-10戰車,根據之前情報,這款武器被配屬給了第37海軍陸戰旅。這就意味著,這個一直準備投入反攻的旅已經出現在了戰線之上。
這個事不算很大,熊叔本來不打算說的,但一覺醒來,另一件大事突然爆發——赫爾松上游,第聶伯河上的卡霍夫卡大壩(HPP)被炸了,水庫蓄水飛流直下,沖向下游的第聶伯出海口三角洲。
作為俄烏戰線一個重要方向,大壩一直在俄軍控制之下,事發后烏克蘭聲明,這是俄軍犯下的又一起戰爭罪行;但另一方面,大鵝官方反而沒有多少聲音。
其實,這事真沒得掰,大鵝就老老實實把這事背了吧,烏軍正準備橫渡第聶伯河發動反攻,腦子進水了才炸大壩阻止自己嗎?
先讓我們看看,大壩被炸毀的前前后后情況。
目前潰壩,以及附近城鎮受淹情況
01
卡霍夫卡大壩的決堤,下游面臨被淹沒風險
6月6日凌晨,位于第聶伯河上的卡霍夫卡大壩(HPP)水電站突然停止運行,下游水位急劇上升。
早上5:30,烏克蘭武裝部隊南部司令部發出警告,俄軍炸毀了赫爾松地區俄羅斯控制地區的大壩。
烏軍在Facebook上說:“破壞的規模、水的速度和體積,以及可能被淹沒的區域正在得到澄清。”
但早些時候,俄羅斯官方媒體援引莫斯科任命的諾瓦·卡霍夫卡市市長的話說,否認了這些報道。
“一切都很平靜,什么都沒有,”俄羅斯塔斯社援引市長弗拉基米爾·列昂季耶夫 (Vladimir Leontiev) 的話說。
列昂季耶夫稱,卡霍夫卡水電站的上部建筑因炮擊而被摧毀,水庫大壩本身并未被摧毀。
列昂季耶夫說:“凌晨兩點鐘,水電站上部發生了幾次襲擊,那里有 shandors(設計用來擋住涵洞的梁),閥門直接位于此處,被炸毀了,大壩沒有被毀。
然后,列昂季耶夫就住嘴了,不再談論大壩的完整性。最初,他聲稱水電站被毀后下游水位上漲了2.5米,但很快又報告說水位上漲了5米,而且還在繼續上漲。
列昂季耶夫最初辯稱,由于水電站被毀后可能發生洪水威脅,因此沒有必要從Novaya Kakhovka(新卡霍夫卡)疏散平民。
衛星圖片顯示,大壩已經決堤了
但,他的說法被烏克蘭和獨立消息來源駁斥。該地區緊急服務部門的一名代表告訴國際文傳電訊社,水電站的大壩因其中一根支柱倒塌而崩潰。“大壩受不了了:一根柱子倒塌,洪水開始泛濫,”代表還表示水電站在夜間沒有受到炮擊。
親俄電報頻道“軍事線人”和其他頻道發布了卡霍夫卡水電站被毀部分的視頻。
烏克蘭水電站運營公司稱,水電站內部的渦輪機大廳被炸毀,電站被徹底摧毀,無法修復。
烏克蘭赫爾松市的軍政領導羅曼·姆羅奇科 (Roman Mrochko)宣布,已經開始疏散面臨洪水威脅的定居點。
赫爾松另一位負責人亞歷山大·普羅庫金說,水位正逐漸上升到臨界水位,他敦促當地居民收集文件和必需品,并等待疏散巴士。
卡霍夫卡大壩位于赫爾松上游,距離新卡霍夫卡市5公里,它自1950年代以來一直在運營,為干旱南部地區的電力供應、灌溉和供水,以及對赫爾松到扎波羅熱的水道進行流量調節。
而且,它靠近北克里米亞運河口,這條運河是為克里米亞供水的主要水道,也就是說大壩被炸毀可能會影響到克里米亞的供水。
Novaya Kakhovka就是新卡霍夫卡,大壩附近的小城,已經被淹
據報道,大壩下游的定居點 Novaya Kakhovka、Oleshki、Dnepryany、Korsunka、Tyaginka、Lvov、Odradokamenka、Ivanovka、Nikolskoye、Tokarevka、Ponyatovka、Belozerka 和其他定居點發生了洪水。
目前,新卡霍夫卡的動物園被洪水淹沒,洪水泛濫區有數萬人。
關于大壩被毀的擔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人們經常擔心俄軍為了阻止烏軍反攻會炸壩。
去年10月,瑞典水文工程公司對大壩爆炸可能造成的后果進行了模擬。專家指出,大壩后的水位比第聶伯河下游高出 13 米。根據他們的預測,在一個小時內,水可能會從兩側溢出約200米。
根據預測,在19小時內,4-5米的洪水將襲擊赫爾松市以東的安東諾夫斯基橋,還會有向 Ingulets河(右岸烏軍控制區的支流)倒灌的可能,4-5天后三角洲沿岸都會發生洪水。
瑞典專家模擬的洪水可能淹沒的地區
據法國媒體的現場報道稱:“對于下游數十萬居民來說,這是一場噩夢。”
如果從目前情況看,烏軍控制的左岸沙洲肯定會被淹沒,烏軍占領這些地方已經有半個月了,將會成為反攻的橋頭堡。此番大水,會為烏軍行動帶來較大的影響。
02
俄軍炸毀大壩,是另一次撤退的開始
按照正常情況,這事又會引發一場口水仗,俄烏雙方都會指責對方炸毀了大壩。
但奇怪的是,事發之后,俄羅斯高層并沒有第一時間出來指責烏克蘭,反而是烏方理直氣壯地發出聲明。
澤連斯基第一時間召開國安緊急會議,隨后他表示,俄方摧毀了卡霍夫卡大壩,這更加說明莫斯科的軍隊“必須被驅逐出”整個烏克蘭。
“俄羅斯恐怖分子。卡霍夫卡水電站大壩的破壞只向全世界證明,必須將他們從烏克蘭土地的每個角落驅逐出去,”
“一米都不應該留給他們,因為他們把每一米都用來制造恐怖。”
烏克蘭當局說:“俄羅斯軍隊發動了另一場恐怖襲擊,現在可能造成人為的負面后果。”很明顯,將造成巨大的環境、經濟和人道主義破壞。
大壩在右上方紅線位置,烏軍控制的下游沙洲在左下方紅圈處。
烏克蘭南方作戰司令部報告了水電站爆炸事件,直指俄羅斯軍隊炸毀了大壩。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米哈伊爾·波多利亞克甚至指名道姓稱:根據初步數據,水電站爆炸是由俄軍第205摩托化步兵旅實施的。
烏克蘭總檢察長辦公室表示,將根據生態滅絕和違反戰爭法規和法律(烏克蘭刑法典第 441 條,第 438 條第 1 部分),對俄羅斯入侵者炸毀Kakhovskaya 水電站的事實展開調查。
在另一邊,俄羅斯方面的反應有點弱。
截止發稿,莫斯科仍沒有發表官方聲明,包括一直活在異次元位面的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也沒有第一時間跳出來指責烏克蘭干了這事。
而且很搞的是,水電站被破壞后的一段時間內,俄羅斯占領當局堅稱該地區沒有發生任何異常情況。
有見及此,熊叔又不禁想起了切爾諾貝利,反正出了什么事,大鵝第一時間總是否認——沒事,沒事。
目前,只有幾名俄羅斯軍事博主將水電站的破壞歸咎于烏克蘭軍方,當然在地球另一方,還有很多笑子們堅稱事情是烏克蘭干的。
不過這事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是個人都知道,烏軍要過河發動反攻,此時去炸壩,讓洪水把自己部隊沖了?
這樣的騷操作,神邏輯,就算最不要臉的人都未必敢想。
大壩崩潰之初的衛星圖像,是炮擊還是內部爆炸導致,一看便知。
而且,就算烏軍想干,他也干得了啊?俄羅斯方面說炮擊了大壩上層建筑,炮擊上層建筑會導致大壩崩潰?
之前烏軍炮擊第聶伯河上的橋梁,使用了海老師反復炸,只能炸出幾個打洞,橋一直巍然不倒。你說打幾炮就能讓大壩垮塌?算了,不說了,談論這個問題都影響自己的智商。
根據《日內瓦公約》,炸毀新卡霍夫卡大壩屬于戰爭罪,這事烏克蘭肯定是要追究到底的。
洪水無眼,不僅會沖烏軍,也會沖俄軍的地盤。所以,炸壩這個舉動,除了阻止烏軍反攻之外,也是俄軍將要從第聶伯河右岸撤離的信號。
接下來赫爾松方向的俄軍,很可能會退到克里米亞陸橋上防守,畢竟俄軍已經花了大半年時間在那里構筑防線。
反攻的問題,不需要著急,這不,扎波羅熱的烽火,俄軍炸壩,一切都是剛剛開始。
PS:今天老熊要向各位推薦一本好書——
《熊廷弼之死——晚明政局的囚徒困境》
到底是什么原因,將大明遼東柱石熊廷弼一步步推上刑場呢?
《熊廷弼之死》,已上架預售,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到當當訂購,猛戳下面鏈接
http://product.dangdang.com/29583190.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