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縱橫宇宙》是怎么誕生的?
答:因為前作《蜘蛛俠:平行宇宙》商業上的巨大成功,片方覺得延續蜘蛛俠的傳奇,推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能充分滿足大家的需求。
不過,這樣解釋與理解顯然膚淺了。
今天我們可見的輝煌,往往是由一連串的意外和市場的積極反應成就的。
《蜘蛛俠:平行宇宙》是《蜘蛛俠:縱橫宇宙》的基礎。
而《蜘蛛俠:平行宇宙》的起點,確切的說是蜘蛛俠傳奇的起點,源自漫威出版商古德曼與當時還是漫威(小)編輯斯坦·李的一場對抗。
20世紀60年代初,美漫還是DC的天下,正義聯盟等超級英雄團隊的成功與風靡,讓古德曼意識到“團隊作戰”的魅力,很快,漫威就有了同樣大獲成功的《神奇四俠》。
這時,斯坦.李的新創意是個獲得了蜘蛛超能力的青少年。古德曼十分固執地認為這位“蜘蛛俠”【絕對】不會成功——
“因為人們不喜歡蜘蛛!”
然而,斯坦·李堅持已見——上帝保佑,還好他堅持了而不是妥協了,這個故事最后出現在了名為《神奇成年人幻想》的故事集最后一期中。
該刊于1962年8月最后期更名為 《神奇幻想》,由于該刊本來就要取消了,所以就算觀眾不喜歡也沒關系。
于是,由斯坦·李創作故事、史蒂夫·迪特科負責繪圖的僅有11頁的故事問世了。
有誰會想到這個11頁的傳奇,居然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超級英雄故事之一呢?
也許,人們不喜歡蜘蛛是真話,但不代表人們不喜歡蜘蛛俠啊!
同時,市場反饋告訴我們,漫畫讀者不僅喜歡英姿颯爽、把自己當做悠悠球在城市里晃蕩的彼得·帕克,還喜歡體態婀娜、有個性的蜘蛛女俠。
雖然格溫的人氣甚高,但第1位蜘蛛女俠(或者說蜘蛛女孩)叫杰西卡·德魯(Jessica Drew)。
這位蜘蛛女俠首次出場于1977年2月的《漫威聚光燈》第32期,起初她與彼得·帕克沒有什么關系。
杰西卡.德魯的蜘蛛能力是她的科學家父親為她注射的實驗血清賦予的。
她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長大,然后被洗腦效忠恐怖組織九頭蛇。擺脫九頭蛇的控制后,杰西卡.德魯就開始了屬于自己的“蜘蛛傳奇”。
除了蜘蛛女俠(蜘蛛女孩),漫威主創們還推出過“蛛絲”(蛛女同盟之一)、未來蜘蛛俠(蜘蛛俠2099)——這其實是1992年創作出的新角色、暗影蜘蛛俠——游戲《蜘蛛俠:破碎次元》玩過嗎、朋克蜘蛛俠、蜘豬俠(Spider-Ham)、蜘蛛猴和“小黑蛛”等一系列“蜘蛛俠”。
“小黑蛛”就是《蜘蛛俠:平行宇宙》中的主角,邁爾斯·莫拉萊斯——這個角色其實很年輕,誕生于2009年。
可能你未曾想到,格溫·斯黛西(Gwen Stacy)誕生于2014年。
格溫的誕生源自漫威主創的一個腦洞——如果當時咬傷是格溫而不是彼得,“蜘蛛俠的世界”會怎樣?
于是,這個世界的彼得成為了仰慕蜘蛛女俠的凡人,而且,為了渴望力量,他通過注射自制的血清,成為該宇宙的反派——蜥蜴人。
雖然最后格溫成功制服了彼得,但彼得也因藥物的致命性而死。
在這個故事中,彼得成為了格溫的“本叔”——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你還是好好拯救世界吧!
所以,這部《蜘蛛俠:縱橫宇宙》中雖然看起來有很多平行世界的新·蜘蛛俠,其實在半個多世紀的蜘蛛俠系列漫畫中,或多或少出現過。
蜘蛛俠自誕生的那一刻,便承擔著一種信念——無私奉獻、充滿同情、永不放棄的“平民英雄”。
換句話說,無論是不是彼得帕克,只要能發射蛛絲拯救世界,這個英雄就是蜘蛛俠。
希望前述內容能為你初見或復盤《蜘蛛俠:縱橫宇宙》時,有些許幫助。
實拍圖出自《蜘蛛俠漫畫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