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的唐尚珺,在結束第15次高考后,提及他的清華夢,他說“恐怕就是個夢想,真的沒有那個實力。今年應該走出來了。”他會考慮學師范專業,以后當老師,畢業后先工作再說,“說不定工作了再繼續我的想法”。
35歲的唐尚珺,從小就想考上清華大學,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了圓夢,他復讀14年,參加了15次高考。而那一張唐尚珺在清華大學門口的留影,則是支撐他15年百折不撓,參加高考的動力。
曾經,唐尚珺心目中排名前10的名校,除了清華、北大、人大等,還有上海交通大學。而他曾經考上過中國政法大學等多所重點高校,但卻并不是他最想上的清華。2022年,他有幸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護理學院錄取,最后,他還是放棄了。
而1989年,出生于廣西一個小山村的唐尚珺,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家庭條件并不好。他15年的高考之路走起來很不容易。
曾經,有網友質疑唐尚珺是為了高額獎學金復讀14年,但是,他說拿到的獎金只夠用來復讀。他還解釋說2016年,考上中國政法大學,但是,那時候父親病重需要錢,他就放棄了上大學,因為,繼續復讀可以領幾萬塊錢的獎學金,給父親治病。
據悉,2023年高考是廣西高考改革后,最后一次分文理科的高考,這也許是唐尚珺離清華最近的一次高考了。
這次,唐尚珺終于有了危機感,他擔心路越走越窄,他擔心大學畢業后,39歲的他還能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他在思考上大學的“適用性”,以及繼續追夢的可行性。
對此,有網友說:這是現代的范進?范進公務員,考上衣食無憂,唐尚珺考上大學還需要自謀出路。這個人復讀了15年,這真不是一般人能堅持的,至少我是接受不了復讀這件事!
也有網友說:純屬浪費生命,人生應該不用太執著,不管怎么樣,重在體驗,年過30了,他錯過的人生體驗太多,視野狹小。等畢業了,發現考老師要求年齡在35周歲以下就麻煩了。
我認為,唐尚珺堅持15年參加高考精神可嘉,但是,方法卻并不值得提倡,因為,并不是每一個人只要堅持高考,就一定會考上清華的。考清華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需要天賦和努力,缺一不可。
如果,連考3年都考不上清華,就可以退而求其次,上其他重點大學了。在大學里繼續深造,考清華的研究生,曲線圓夢,不是另一條好出路嗎?
而且,他家里經濟條件也不好,連續參加高考14年不中,讓他的父母壓力也很大,就算不是為了自己,也要考慮父母的心理接受程度,樹挪死,人挪活,辦法總比困難多。
就算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學,也不用自怨自艾,因為人生除了考試,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去做。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誰還不曾是那個追夢的少年?但是,讓理想照進現實,卻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當一條路行不通的時候,我們就多走幾條路試試。條條大道通羅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真的沒有必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所名牌大學上。
就算順利的考上了名牌大學。畢業以后,高學歷和證書也只是敲門磚,用人單位更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能力,而不是分數。
與其擔心39歲別以后找不到好的工作,不如趁現在就行動起來,先上大學再說。
歲月蹉跎,人生能有幾個15年?為夢想去無畏的堅持,是否值得?不知道,午夜夢回的時候,唐尚珺是否會后悔曾經的選擇。如果再回到從前,他去上了一個重點本科院校,也許他已經是清華的研究生了。人生要有目標,也需要堅持,但是,無畏的堅持,也是一塊絆腳石。曲線圓夢,未嘗不是好的選擇。
因為,種一顆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愿所有考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愿天下追夢人早日圓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