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9年11月,應時任《作家?作文》雜志主編許多余先生邀請,做過一個較長篇幅的訪談——《盧江良:千萬別輕信成名作家的忠告》。2011年2月,該訪談與余華、蘇童、舒婷、解璽璋等作家、詩人、評論家的一道被收入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文學是個什么玩意兒》一書。迄今,十多年過去了,回看當初訪談中所持的觀點,依然與目前的基本保持一致,也算是“不忘寫作初心,牢記文學使命”吧!現將該訪談轉載于此,以饗廣大網友。
出版信息
作者:許多余/著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123955
出版時間:2011-2-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介紹
文學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
本書將告訴你所謂文學的“真相”。
30余位知名作家一起談文學、創作、歷史、社會和生活,
空前絕后的華麗陣容,細致的“隱私”挖掘,
為你揭開著名作家和影響力作品的身世之謎。
本書匯集老中青三代著名作家,涵蓋傳統名家、暢銷書作家、80后偶像作家、當紅網絡作家、著名詩人、以及著名文學評論家、出版人、教授等各個文學領域的頂尖人士,一起探討文學、文化和生活。
目 錄
第一部分:傳統名家
海巖:文學是很傲慢的
蘇童:先鋒文學就是對現實的抵抗
余華:上海是北京的老婆,香港是北京的情人
蔣子丹:人已經喪失了分辨“需求”和“貪欲”的能力
第二部分:暢銷書作家
韓寒:才華是永遠存在的
孫睿:我想過上共產主義的生活
郭敬明:我想為王家衛寫劇本
張悅然:父母對我投身寫作采取了一種“放任自流”的態度
步非煙:書寫年輕的自己,不必矯情于深沉
蔡駿:“郭敬明現象”反映了中國讀者素質低
第三部分:網絡作家
慕容雪村:我不會加入中國作協
章無計:我六歲就開始了憂郁
恭小兵:我做過好人之外所有的工作
第四部分:著名詩人
舒婷:詩壇最重要的問題是詩人相輕
梁小斌:未來偉大的詩人會在校園里產生
春樹:這個世界不需要我去拯救
鄭小瓊:脆弱會讓自己不斷陷入自責之中
第五部分:70后作家
陳武:文學是人的“本能需求”
盧江良:千萬別相信成名作家的忠告
第六部分:80后作家、詩人
李傻傻:我曾經模仿過沈從文
孫佳妮:為感謝上帝對我的厚愛而寫
劉衛東:我一直想“接近一種本質”
胡堅:對待未來,要隨波逐流
蔣峰:我把自己寫作看得很高
許多余:我理想的人性就是沒有人性
雪馬:詩歌是一種毒藥
第七部分:泛90及90后作家、詩人
泛90作家
蔣方舟:我不會在高中談戀愛
潘萌:想象力比閱讀更重要
90后作家、詩人
陳東:我是永遠向著遠方獨行的浪子
徐衎:我很感謝中文系
鄭北周:我總是走不出模仿的怪圈
董非:詩歌是我內心永遠的春天
第八部分:著名評論家
解璽璋:作家討好讀者必然是媚俗的
盧江良,本名盧鋼糧,男,1972年出生于紹興,現居杭州。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曾榮獲全球網絡原創文學作品大賽優秀短篇小說獎、浙江省優秀文學作品獎、陽光文學獎、浩然文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提名獎和榮登中國小說學會“中國小說排行榜”。已出版短篇小說集《狗小的自行車》、長篇小說《城市螞蟻》《逃往天堂的孩子》、散文隨筆集《靈魂的指向》和報告文學《中國寶劍史——龍泉寶劍》等10多部專著。有3部小說被拍攝成4部電影,其中《狗小的自行車》榮獲第八屆電視電影百合獎、《斗犬》入圍第六屆溫哥華國際華語電影節和第十屆澳門國際電影節。
盧江良:千萬別輕信成名作家的忠告
許多余:請問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上文學的?是因為家庭的熏陶嗎?還是因為別的?
盧江良:我從高三的時候開始喜歡上文學的。在此之前我看不慣村領導的貪贓枉法,經常向縣政府反映他們的丑惡行為。后來覺得這樣長期下去也不是辦法,加上很快高中畢業了,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覺得搞文學也許是一條出路,就由寫舉報信改成了寫小小說。但因為有著寫舉報信的那段經歷,所以我以后的作品里總帶著批判的色彩。
許多余:第一次發表文章是在什么時候,那一刻心情如何?
盧江良:我第一次發表文章是在高三下半年。因為當時我寫了不少成年小小說,希望能在一些成人文學雜志上發表,可偏偏發表出來的是一篇作文,而且在一張當地縣文聯辦的內部少兒文藝報上,所以談不上有多少喜悅可言,反而覺得有些不屑。
許多余:你是如何走上文學道路的?你覺得在自己的生命中,誰對你的影響最大?
盧江良:我走上文學道路,可能出于兩方面的原因:一、高中畢業后,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的工作,想通過文學改變自己的命運;二、我覺得寫作,能讓自己向這個社會發言,贏得一個公民應有的尊嚴。在我自己的生命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父親教會我耿直和堅強,母親教會我善良和勤勞。他們的身傳言教,永遠是我取之不盡的寶貴財富。
許多余:你最不喜歡哪些作家?
盧江良:我最不喜歡那些沒有一部叫得響的作品,卻到處拋頭露面、拉幫結派、上竄下跳、奉承拍馬、自我炒作的冠著“作家”頭銜的文壇活動家。
許多余:同代的作家中你最欣賞哪些?
盧江良:我欣賞的同代作家很多,凡憑著良知孤獨寫作的作家,都是我欣賞的對象。不過,這份名單有些長,我就不一一例舉了。
許多余:你在學生時代,是怎么樣一個狀態?
盧江良:我在學生時代,是一個有些自閉的人,因為我的成績不是太出色,在學校里顯示不出優勢。而我當學生的那個年代,正好是“高分低能兒”吃香的年代。
許多余:你認為中國當今的語文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盧江良:中國當今的語文教育不是在教學生獲取文化知識學會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問題,而是在逼著學生如何死記硬背,如果去應對那些稀奇古怪的考題,所以當今的語文教育是非常失敗的,他們培養不出真正的人才,但能培訓出一大批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書呆子。
許多余:你覺得自己這么多年來有哪些改變?
盧江良:應該說改變得很少,我是一個內心堅硬的人,如果沒碰到重大的事件,往往是很難改變的,只會朝著自己認定的方向勇往直前。
許多余:這么多年來,你一直都堅持文學創作嗎?都取得了哪些自我感覺比較驕傲的成績?你覺得文學對于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盧江良:從高中畢業至今,我一直堅持文學創作,創作了一批獨具魅力的鄉土小說,在文壇引起了較好的反響,他們在《當代》《中國作家》《小說月報》等報刊發表轉載過,也以拿版稅或稿費的形式出版過《狗小的自行車》《城市螞蟻》等多部作品,目前已有3篇小說被拍成了電影,其中《狗小的自行車》榮獲國家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第八屆數字電影百合獎優秀兒童片獎等3項大獎。我覺得文學使我的人生更加具有意義。
許多余:都說寫作是需要天賦的,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你覺得自己能有今天,是因為天賦,還是因為自己的勤奮?
盧江良:同意這樣的說法。把寫作比如成一輛機動車,沒有天賦等同于沒有油,光靠推著走,無論如何是開不遠的。我覺得自己能有今天,除了勤奮,更多的是因為上天賜給了我寫作的天賦。
許多余:你比較喜歡中國的哪些作家?國外的呢?其中哪些作家對你的影響比較大?
盧江良:我喜歡的作家很多,中國的已逝的有魯迅,活著的有余華。國外的就更多了,像卡夫卡、契訶夫、巴爾扎克、加繆、馬爾克斯、奈保爾等等。這些作家都對我的寫作起著一定的影響,但分不清誰影響大誰影響小。
許多余:一般來說,一個寫作者在寫作的初期總會模仿一些人,你有過這樣的模仿階段嗎?但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區別于其他人,這就是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你覺得自己現在已經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了嗎?是什么時候形成的?你以后的寫作風格和寫作方向還會有變化嗎?
盧江良:我寫作的初期從事小小說創作的時候模仿過歐·亨利的小小說結尾。但停止寫小小說后也就停止了模仿,那個時候應該在2000年前后吧。后來我的寫作都用自己的思想在寫,所以在我的中短篇和長篇小說里,很難找出別的作家的印記,只能找到我自己的。在這個方面,可以這么說,我比其他作家好一些。至于以后的寫作風格和寫作方向會不會變?現在我很難確定,但能確定的是“憑著良知孤獨寫作”的基點永遠不會變。
許多余:在你這么多年的寫作生涯當中,你是否遇到過一些什么困難(內心的或者現實的)?你覺得能夠讓自己堅持文學夢想的最大動力和最充分的理由是什么?
盧江良:在我寫作生涯中,我經常遇到困難,無論從內心的還是現實的都有。但我總說服自己走過去,因為我需要通過寫作使自己的人生更具意義。并且,我始終相信自己是能在文學的道路上堅持到最后的人。當然,這個“最后”并不是說,在我以后就沒寫作的人了。
許多余:你覺得自己為什么而寫?
盧江良:開始為愛好、為生計、為名聲而寫作,現在為內心、為尊嚴、為社會而寫作。
許多余:你在寫作的過程當中,有沒有為自己定下什么計劃和目標?你覺得自己在10年之內是否可以超越心目中的偶像(假若你有偶像的話)?或者已經超越了。
盧江良:從事寫作十年之后,我就不定計劃和目標了,我覺得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不是要超越其他偶像,他(她)最需要的是超越自己。當然,要超越自己是艱難的。但要想不斷地前進,必須突破這樣的困境。
許多余:你給文學是如何定義的?你覺得文學是什么?相對于科學或其它學科,你認為文學與它們相比有什么獨特的地方?
盧江良:文學是很難定義的,它所包含的太廣了。我還不具備去定義它的能力。相對于科學和其他學科,我覺得文學是最貼近人類內心的。這是它的獨特之處。
許多余:你是否已經做好了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給文學的準備?
盧江良:從開始寫的時候就準備了。
許多余:如果讓你給自己的下半生做一個預測,你將有一個什么樣的預言?
盧江良:我從來不做虛幻的預測。路是要靠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不是預測得出來的。我只是一個寫作者,不是一名預言家。
許多余:迄今為止,你最滿意的作品是那篇(部)?當時創作的時候有什么背景?主要取材于真實的生活還是虛構?你在這部作品中寄托著怎樣的思想?
盧江良:我最不喜歡用“最滿意”這個詞,來衡量自己的作品。衡量自己的作品,我習慣于用“最具代表性”。我覺得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好幾部,像《在街上奔走喊冤》《誰打瘸了村支書家的狗?》《穿不過的馬路》等等。當時創作它們的時候,都沒有什么特殊的背景。我的每部小說都是虛構的,但它們又是真實的。在這些作品中,寄托了我希望黑暗變得光明的美好愿望。
許多余:你在開始寫作的時候曾經遇到過哪些問題?你對一個剛剛開始的寫作者有什么忠告?
盧江良:開始寫作的時候遇到的問題很多,語言的問題、結構的問題、邏輯性的問題,還有思想性的問題等等。包括現在,還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你想寫作的時候不遇到問題,那只能停止寫作。針對剛剛開始的寫作者,我談不上要忠告他們什么,只是建議他們不要輕信已成名的那些作家們的所謂的忠告。
許多余:你如何看待“文學市場化”?
盧江良:“文學市場化”很正常,也是必須的,因為每位作家寫作不可能真的只寫給自己看,所以整天叫囂著只為自己一個人寫作的作家,要么是內心虛弱的自卑者,要么就是脫離現實的自大狂。寫作畢竟不是偷東西嘛。
許多余:你覺得如今文學過度的商業化對于一位作家來說是否有一定的傷害?你自己在創作的時候是否遇到過出版商與與自己的協作初衷相違背的情況?你是如何處理這個矛盾的?
盧江良:文學過度商業化,對一位真正的作家而言,談不上傷害。因為真正的作家,很清楚自己要寫什么,是否過度商業化都傷害不到他(她)。在我創作的時候,我從來不考慮出版商的意見。我只把自己想寫的作品寫出來,然后讓欣賞它的出版商去出版它。
許多余:你評判一部作品“好”“壞”的標準是什么?
盧江良:我評判一部作品“好”“壞”的標準,主要看這部作品是很無聊還是很有意義,很無聊就是“壞”作品,很有意義就是“好”作品。
許多余:你認為中國當代文學存在著哪些問題?如何才能讓這些問題得到一定的改善?
盧江良:中國當代文學存在的問題很多,有作者自身的,也有體制上的,整個文學環境不利于真正有影響力的作品出來。這些問題想得到改善,一方面要從體制上著手,另一方面作者自己要深刻反省。但這兩方面做起來都很難,特別是后者。
許多余:中國的文學“諾貝爾”夢一直沒有實現,目前只有高行健一個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他還不是中國國籍,許多漢學家說中國文學與西方及亞洲的日本、印度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你是否認同此種論斷?你覺得這種所謂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盧江良:我認同這種論斷。諾貝爾文學獎辦了一百多年了,始終影響巨大,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它確實已成了衡量作品優劣的世界性標桿。這一點不是任何人能否定得了的。我覺得這種差距主要表現在作家的觀念方面。這由體制和作者自身兩方面造成的。
許多余:除了寫作,你平常都有一些什么愛好?
盧江良:看電影、聽音樂、看書、散步、跟家人在一起。
許多余:你目前的生活狀態如何?是靠寫作來養活自己還有另有職業?你覺得工作和寫作之間有沖突嗎?
盧江良:過著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不靠寫作來養活自己,寫作掙的錢只能讓我的生活更滋潤一些。我的職業是編輯。工作和寫作沒很大的沖突,因為都跟文字有關。
許多余:談談你的家庭情況,包括父母、愛人等,你們之間是否有代溝呢?你認為作為一個作家,什么樣的人——才能稱得上是你理想的愛人?或者說合適的、稱職的伴侶。
盧江良:當你在生活中,不刻意把自己當成作家的時候,跟父母、愛人等之間的代溝就會小很多。我覺得作為一個作家的愛人,只要她(他)不同樣是作家,就會顯得理想多了。
許多余:你對80后的寫作情況了解多少?你覺得哪些80后作家最值得期待?你覺得80后還需要過多久才能挑起中國文學的“大梁”?
盧江良:我擔任過9年少年文學網站編輯,對80后的寫作情況應該說基本了解。至于80后作家哪些最值得期待,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作家這種東西是期待不好的,目前勢頭很好的,過了兩年可能寫不出東西來了;現在默默無聞的,半年后有可能橫空出世了。但我覺得80后要挑起中國文學的“大梁”,要等他們到了目前正在挑大梁的那批人的年紀。
許多余:你對于“炒作”這個問題怎么看?
盧江良:適度的炒作是需要的,過分的炒作就很讓人作嘔,萬事都得有個“度”。
許多余: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在乎別人的評價嗎?
盧江良:我是外表普通內心獨特的人。對有建設性的評價我很在乎,對非建設性的評價一貫來當作耳邊風。
許多余:你希望自己的讀者是哪些人?或者說,你寫作的目標人群是什么?當你的一個鐵桿讀者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向你求助的時候,你會怎么做?當你的一個鐵桿讀者對你說非你不嫁(或娶)的時候,你將如何對待他(她)?
盧江良:那些還在思考的人。當鐵桿讀者遇到困難向我求助,能幫盡力,幫不了只能愛莫能助。作家在靈魂上是導師,但在現實生活中,只是普通人。當一個鐵桿讀者對我說非我不嫁時,我先會取下頭上那個虛幻的“光環”,讓她看清楚我的“真面目”。
許多余:你的寫作狀態什么時候最好?接下來,你有哪些計劃?
盧江良:這個很難回答。寫作狀態跟身體和心理狀況相關,什么時候好什么時候差,很難確定。接下來,我準備寫完手頭正在寫的一部長篇小說《逃往天堂的孩子》(暫名),這是我的第二部長篇小說,也應該是我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從構思到現在已經3年多了,春節前,我必須把它完成。
2009-11-28
盧江良:憑著良知孤獨寫作
■http://blog.sina.com.cn/lujiangliang
微信公眾號:lujiangliang-1972
新浪微博:weibo.com/lujiangliang
騰訊微博: t.qq.com/lujiangliang1972
微信:Lujiangliang1972(閑聊勿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