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到今,一個舊王朝覆滅,伴隨著一個新王朝的到來。李自成號稱“李闖王”,他是明朝末期農民起義的領軍人物,但由于那個年代由農民起義的思想觀念和社會因素的局限性,李自成建立大順,在位僅僅四十二天就拱手相讓,是什么原因加速了大順的滅亡?
01
1606年,李自成出生在陜西米脂縣李繼遷寨,小時候家庭生活條件艱難,小小年紀就給地主放過羊,還去寺廟當起了小和尚,以化緣謀生,學過武藝,還做過鐵匠。
李自成石像
在李自成十幾歲的時候,父母親就去世了,只剩下無依無靠的他四處討生活。成年后,李自成來到銀川的一個驛站,當起了驛卒。
當時明朝政府面臨財政困難,為了遼東戰事也需要大量增兵增餉,崇禎皇帝為了節流,裁驛站裁驛卒,當時計算出每年可以給政府省下了幾十萬的銀兩。把驛站的勞役交給農民去承擔,農民增加了負擔,加上自然大旱,賦稅徭役加重使得百姓更加民不聊生。
【《備陳大饑疏》記載: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樹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殆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其石名青葉,味腥而膩,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
驛卒裁員后,結果使得大量的驛員失去生活來源。陜北地區率先爆發農民起義,大量失業的驛員被迫投入了農民起義的洪流。
李自成因為丟失了公文,自然也是裁卒中的一員,回到家還欠了不少外債,還不了債被債主告發,縣令判他帶枷游街,不忍受辱的他,被親友救助后,他就把債主殺死。
李自成行宮
還有一個說法,他把債主殺死后,回到家發現妻子出軌。于是,李自成又把妻子殺了。身上背負兩條人命的李自成,為了躲避官府衙役的追捕,一路逃到甘肅邊區,加入駐守邊界的軍隊,正式成為一名義軍。在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軍隊的生活也是很困苦,官府腐敗不堪,克扣軍餉,士兵們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還要忍饑挨餓,苦不堪言。
02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對官府的腐敗剝削,李自成所在的軍隊率先發動兵變,掀起了李自成的起義之路。
李自成一路打打殺殺,一路走南闖北,憑借著自己的戰斗天分,打拼成了赫赫戰功的農民起義領袖,被稱為“李闖王”。
圖源:網絡
1637年北方特大旱災,河南旱災持續七年之久,瘟疫流行,蝗災猖獗,鬧得不可開交。李自成在河南廣招難民,起義軍逐漸壯大,秩序雜亂。為帶領隊伍打勝仗,李自成和軍隊對義軍的未來進行了規劃。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了大順朝。七天后,他親率大軍北伐,兩個月時間到達居庸關,沒幾天就攻占了北京城推翻大明王朝。
崇禎皇帝自縊身亡,李自成穿上龍袍,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在位四十二天,他就面臨覆滅。
圖源:網絡
李自成的大順軍占領北京城,受到了百姓的擁護和愛戴,民間流傳著“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可見李自成最初的政策是以農民的利益為核心。
實行均田免糧政策,將官商的田產分給農民耕種,并大大減免了農民的賦稅,所以李自成深受廣大貧困老百姓的愛戴,同時也意味著廣大貴族官紳的利益會受到威脅。
有的前朝貴族官紳會選擇自盡的方式了結一生,有的貴族官紳選擇投靠李自成,李自成對于這些前朝官員們,先將他們的家產征收國庫,當做政府運營的經費,再將他們納入朝中擔當大順官員。
李自成從起兵到推翻明朝用了十五年的時間,看似各方面都很成熟的情況下,大順朝應該會大刀闊斧地發展,然而到了1645年,短短一年的時間就被清朝占為己有。
03
關外的滿族人早已對中原之地虎視眈眈,明朝末期不斷襲擊中原,并且軍事力量也不斷在擴大。對于長期駐守在北京城以外少數民族的崛起,李自成并沒有放在心上,將北京,山海關的東北一帶交給前朝大將吳三桂鎮守,而李自成自己的主力軍分散在中原,湖廣等中原戰略要地和西北地區,后來吳三桂大開山海關,放清軍入關,也足以證明李自成嚴重的戰略失誤,只能說李自成用人不夠嚴謹,缺乏經驗。
吳三桂突然變卦與大順敵對。史書上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因為愛妾陳圓圓被大順將領霸占,使得吳三桂失望不已,才投降于清軍;二是吳三桂因父親被大順官員追捕追贓,所以吳三桂才投降清軍;三是從京城私自逃出的奴仆謊報吳家被大順抄沒了,一怒之下,背叛了大順。
圖源:網絡
吳三桂大開山海關,清軍步步逼近,北京城嚴重失守。李自成開始將自己主力軍分散于各地,很難短時間內將兵力聚在一起。此時,李自成自知力量薄弱難以攻克清軍,只能放棄北京,一路向西。撤離北京那天,距離他攻入北京,僅僅過去四十二天。
大順軍退到山西,清軍也一路追到山西,中途清軍暫時休整大概一個月的時間。隨后,李自成聽從劉宗敏等親信的建議,返回陜西西安,清軍在經過休整之后,兵分兩路,蹲守西安進攻,大順軍一路精疲力竭,隨著西安也被清軍圍剿,大順正式宣告滅亡。
1645年,行軍到湖北九宮山時,遭到地方鄉兵襲擊,李自成不知所蹤,留給后人永遠的謎。
圖源:網絡
縱觀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的例子很多,但成功的比較少,歸根到底是他們眼界不行,沒有長遠的戰略目標,注定走不遠。
當李自成軍隊進入北京后,軍隊開始逐漸腐敗。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沒見過富麗堂皇的皇宮,當時在抄官員的家時,士兵們都被搜出無數的金銀財寶驚訝到,漸漸地隊伍失去了秩序。
清軍入關是李自成失敗的主要原因,清朝懂得搞好滿漢關系,朝中不乏漢族的將領,吳三桂就是其中之一。
關于李自成的行蹤,有兩個說法:一個是死于湖北九宮山,另一個是老死于湖南澧州的靈泉寺。
大順滅亡后,李自成也連同他的大順朝一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