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廷君
三年疫情后的今天,本該是我國經濟全面復蘇回暖的大好時期,可是,目前我國的總體經濟形勢不太樂觀,當你親臨企業、市場多方了解,就會發現諸多上規模的市場主體笑不起來。特別是初創型中小企業,無論他們怎么努力,但不少企業仍面臨著持續虧損。
面對這些問題,國內不少財政供養的所謂經濟專家坐在辦公室卻大放厥詞地說:造成這些原因主要是國際供應鏈受阻,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上投入不足、產業升級遲緩造成的。表面上看,似乎符合邏輯,如真才實學者仔細深究一下,可能就不是這么簡單了。
從宏觀上看,科技革命與產業轉型升級在我國十多年前的紅頭文件里就多次強調過,按常理說,在勤勞智慧、群英薈萃的中華大地,完全能及時完成我國科技革命與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使命。
可到今天,我們許多關鍵核心技術仍然受制于人,實體產業轉型升級仍在摸索之中。為什么這樣重大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落實,其根源在哪?客觀公正地說,其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多年就提出科技創新、不拘一格降人才與供給側改革,但現實中,可能大多均停留于寫在紙上、開在會上、喊在口上,缺乏真抓實干、有效落實與主體責任追溯機制,現就連我國許多核心基礎零部件技術都受制于人。
如芯片研發,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國家之一,因多種原因于70年代才正式開始,可至今我國芯片制造技術與全球頂尖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
原因雖是多方面的,但最關鍵應是我們許多真才實學的人才被迫流失海外和民間造成的,再加上權力缺乏監管,導致國家巨額的科研經費與扶持資金被某些人挪作他用或侵吞。如由國開金融、中國煙草、華芯投資等發起的基金約為1200億元,規定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制造,實施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可因某些蛀蟲行為不端而對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2、因多年罔顧國情現實,在全國各地展開瘋狂的造城運動,忽視國計民生,任意吹高吹大房地產經濟,不僅嚴重擠壓了實體經濟發展空間,而且讓億萬工薪層背負著幾十年的房貸,國內大量資金被鋼筋混泥土占用,市場消費乏力、內需成為空中樓閣等產生的“蝴蝶”效應。
3、有關部門由于反復要求中西北欠發達地區承接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也就是說,對不適應沿海地區發展的傳統產業、落后產業,我們內地要承接過來,但以這種產業發展方式,不僅很難完成各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使命,而且對我國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將增加巨大的改革成本!
4、近幾年來,由于對某些不切國情發展所崇拜與研究西方的某主義,引發社會一些有礙經濟發展的輿論歪風蔓延。一些教條的馬哲們及網絡大V,別有用心地拋出什么資本“血腥論”、資本“剝削論”等似是而非的言論。沿襲“文革”整人的方式,以“帽子”滿天飛、“棍子”遍地打等手段,對諸多民營企業家們進行輿論上的攻擊和打壓。讓我國整個企業家群體在這種氛圍下身感不安,導致不少被迫“趟平”或出走他鄉,在這種環境下,他們哪還有心思來投資創業呢?
而今,盡管國際供應鏈受阻和疫情的影響,使我國不少企業苦不堪言,但對我國龐大的實體經濟來說,客觀上只是一部分影響。其最重要還是嚴重過剩的房地產經濟與營商環境、人才環境、創新環境和社會管理上的問題。
作為一個擁有完整產業基礎、巨大的經濟體量和14億人口的東方大國,如各部門、各區域、各單位切實把過去一些一心為自己服務,一心為自己的領導服務真正轉變為為人民服務、為創新服務、為企業服務,及時為企業和百姓解決急難愁盼問題。那么,我國所面臨的一切問題均可迎刃而解,西方某些政客指手劃腳、長臂管轄等打壓行為,必將成為歷史!(作者系全球品牌、創新、人才、企業家概念科學闡述第一人。亞洲經營智庫首席研究員、企業經營戰略顧問、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經網專家智庫特約專家、首席研究員。國內財經、品牌、管理實戰知名專家,多家權威媒體專欄作家、詩人,其發表的許多文章觀點、建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著名專家的贊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