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定向”專業,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者,現在讀大學,工作還包分配,這簡直太美妙了。對于讀“定向”專業表示憂慮者,也為數不少,工作進大學就“定死”了,一眼就能望到頭,有什么意思,這簡直就是一個“深坑”。
提前批錄取,基本屬于“定向”,定向種類很多,如定向師范,定向鄉醫,還有各種不便言說的定向。“定向”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進大學之前,就簽好了協議,確定了以后的工作去向,也就是說,在當前普遍感到大學生找工作困難的焦慮中,“定向”就決定了以后大學畢業不用為找工作發愁,因為,工作早就“定”了。
“定向”意味著不用找工作,而是“安排”工作。恢復高考后的十多年時間,大學畢業后有國家安排的工作。那時,上大學就意味著端上了鐵飯碗,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工作“國家包分配”,是那個時候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說法。那個時候,特別是農村學生,考上大學全家歡天喜地,主要原因,就是從此“跳出農門”,可以有一個“國家工作”。
后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改為“雙向自主擇業”,人們對此的說法是,從此國家不包分配了。于是乎,讀大學沒用了,不分配工作了,諸如此類的論調,在社會上彌散開來,以至于,“讀書無用論”又甚囂塵上。當然,這并沒有影響人們上大學的熱情,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
“定向”意味著“穩定”。而正是這個“穩定”,劣勢也是明顯的。讀“定向”專業,有“穩定”的工作,但這個工作,往往是在偏僻的基層,連十八線小縣城都不是,而是給“定”到偏遠艱苦的鄉村。而且,“穩定”的工作,收入水平也是很“穩定”的低。最重要的是,“穩定”的工作,把人給“定”住了,你想擺脫都擺脫不了。
地方偏遠,工作辛苦,收入還低,而且一朝選定終其一生,這種“穩定”,有多少人愿意?這種“穩定”的工作,是不是一個“深坑”?
什么地方最“穩定”,在“深坑”里最“穩定”。如果你樂于“坑”此一生,便是安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