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話題應該不是第一次說了,不過每每過一段時間又想再談一次。在論壇上這叫月經貼,在這里也可以叫月經文了,哈哈。
先說結論:參數是有用的,非常有用!除非是虛標,否則音響參數肯定是有其參考意義的。不要說參數無用,你認為參數沒有用,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參數的最起碼的意義。
再說另一個結論:參數是好聲的基礎,不是好聲本身。比較參數是有前提的,同時,例外也是常見的。隨便看個參數給結論是被PUA的表現。
真要看懂參數和聲音的關系,要理解透很難,里面涉及到很多的專業知識,自己經常都需要學習。但簡單的比較參數然后下個“XXX吊打YYY”,實在不能再容易的事。而且還可以據此推斷什么“老燒都是要吃腦白金的”,也相當容易。但其實聲音不會說謊,老燒雖然也不一定懂,但憑耳機靠聲音,往往才是最正確的。
參數不能等同于聲音的另一個原因是:實際的參數太多,而廠家標注的參數太少了!以音箱為例,廠商標注的性能參數只有三個,頻響范圍、推薦功率和靈敏度。標頻響率曲的有嗎?有,很少。標失真的有嗎?有,2次3次的而不是總的。標失真曲線的有嗎?沒有,除自己以外。
對揚聲器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揚聲器的電性能參數有二十來個,這還不包括頻響曲線和阻抗曲線。結果由20多個參數的揚聲器,以及分頻器和箱體組成的音箱,參數卻只有那么少,這實際上就是不可能的。如果去ASR網站看,音箱測試參數多得一逼,甚至有些連專業人士都看不太明白。
功放就更不用說了,隨便一個管子,參數都不止一頁。這還不說上面成百上千個阻容件和其它元件,其參數都不是幾項能標清楚的。但用這么多零件組成的功放了,它的參數只會更多而不是更少。
在這種情況下,那幾個參數又如何能準確的描述產品的聲音呢?很明顯,這是不可能的!因此,想要憑這幾個參數就能看出產品的好壞,甚至能判斷聲音,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那,為什么廠商只標這幾個參數呢?原因也很簡單:絕大部分用戶不知道,也看不懂。更重要的是,外行不但看不明白,更容易被誤導。標少的反倒是能占據各種便宜,標多了,有時反而容易招噴。這個都不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在這個混亂的市場里,太多的渾水摸魚的了。
另一方面,在音響設計的時候,為了提高某些指標,是可以犧牲另外的參數來提高的。但如果它是沒標出來的參數,那么,對其它人來說,參數就好看了。最典型的就是功放的失真,通常過深的負反饋會讓聲音的瞬態變差,從而破壞整體的聽感,但單看失真的話,它就變好了。而如果通過電路和元件來提高失真,那對電路設計的要求就會很高,成本也會大幅度上升。這種情況在音箱上也很常見,通過犧牲低頻下潛來提高靈敏度,會讓很多人認為音箱表現變好了,但實際上卻犧牲了低頻的下潛,實際上可能是得不償失。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提升某些地方從參數上根本看不出來,這種情況也很常見。原因很復雜也很簡單,因為參數測試的條件都是基于幅度的正弦波而來的,但實際的音樂信號遠比正弦波復雜,因此很多變化在最終參數上常常是沒有反映的。另外,調整了音箱分頻器的元件參數,常常在頻率響應上也是看不出來的,但其最終的聲音都改變了。必須承認,聲學尤其是音響的技術發展其實是很不完善的,這是為什么音響需要調音的關鍵:因為最終的聲音不會說謊,只有通過有經驗的耳朵才能區別出來或找到最好的聲音表現。
總結起來就是:不能為了參數而參數,為了提升參數而犧牲聲音是得不償失的。對自己而言,只能堅守自己的底線。把聲音做好,參數是其次的。產品可以貴一點,但不粗制濫造。盡量普及有用的音響選擇知識,讓大家能更好的選擇到自己理想的音響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