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盤、露營、自行車
陸沖、路亞、劃槳板
告別“戶外六大件”的年輕人
正在義無反顧的奔向城市的犄角旮旯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Citywalk(城市漫游)
央視連續報道Citywalk生動展現城市更新的旺盛生命力,北京、山東等地已將“Citywalk”列入促進文化旅游休閑的行動方案
說到城市漫游
不得不提一位孩子們的老朋友
“童話大王”鄭淵潔
日常除了寫寫故事(現在不干了)發發微博外
老鄭還是朝陽區著名漫步狠人、路權戰士
絕對Citywalk界的老炮兒
2017年他在六里屯騎行
吐槽自行車“無路可走”
2021年他在太古里大十字路口接受電視采訪
點贊路口改造“令人耳目一新”
朝陽區慢行系統改造后的太古里大十字路口,鄭淵潔走過都說好
所以城市漫游舒不舒坦
與城市慢行交通的發展水平關系太大了
城市交通如何助力Citywalk?
來看看千方科技的幾個案例
01
做好科學規劃者
讓Citywalker有路可走
分不清自行車道的范圍到哪里?去馬路斜對角要等兩次紅燈很煩躁?想下車拍照不知道共享單車應該停在哪里?如何科學規劃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讓每一個Citywalker有路可走,有道可騎,有位可停?
北京SKP商業區交通綜合治理中,華貿中街由原本的雙向四車道縮減為3條機動車道,同時在兩側增加了慢行系統。
杭州市濱江區交通綜合治理中,壓縮機動車道寬度,給非機動車道涂上顯眼的“清新藍”彩鋪,并建立了行人十字交叉過街路口,行人可以直接沿對角線走到馬路斜對面。
北京三里屯交通綜合治理中,重新劃的斑馬線采用了立體式樣,提高了亮度和警示度,還為非機動車專門施劃了600平方米的紅色專用道。
山西大同交通綜合治理中,路口增設左轉導流線和過街彩鋪,明確非機動車路口通行路權。利用樓前廣場設置非機動車停車位和停放區指示標志,規范非機動車停放秩序
02
引入智慧守護者
清除Citywalker的“攔路虎”
漫步總被路邊的違停車輛“打斷”?共享單車 “隨處可棲”看著很糟心?夜晚溜達看不清斑馬線?如何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使用一些“黑科技”,高效智能地規范行人和車主的行為,守護每一個Citywalker的安全?
北京SKP商業區交通綜合治理中,設置“電子圍欄”, 用戶必須將共享單車停在指定區域內,否則無法鎖車付費,有效解決了共享單車侵占步道空間問題。
北京中關村西區交通綜合治理中,設置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提醒行人過街安全。
北京SKP商業區綜合治理中,設置智慧斑馬線,地磚顏色與行人信號燈色同步顯示,既提醒機動車禮讓行人,也提醒老人、小孩及低頭族注意交通信號,在斑馬線范圍內過街。
03
優化交通設施
讓Citywalker感受城市“溫度”
凌亂的線桿、飛線有損市容?長長的馬路一次過不完很著急?大路口等待區人多位窄還日曬雨淋?如何在保障交通設施基本功能的同時,重視Citywalker的感受,提升“以人為本”的慢行體驗和城市文明形象?
云南大理交通綜合治理中,安裝“多合一”綜合智慧桿,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的同時,也避免了由于設置多個功能桿影響旅游城市的形象。
山西大同交通綜合治理中,設置安全島。兩側圓端頭有柔性警示樁,側面刷黑黃警示反光漆,夜間也非常醒目。同時增設行人二次過街信號燈,充分利用機動車左轉相位時間增加行人過街綠燈時間。
北京朝陽某區域交通綜合治理中,設置請求式過街信號燈,行人想過馬路時按一下按鈕,汽車信號燈進入紅燈倒計時,行人信號燈變綠即可過街,提高交通行為參與感,減少闖紅燈。
山西大同交通綜合治理中,路口角落用柔性隔離柱和發光道釘圍出站立等候區。在路口南、北、東增加遮陽棚,為行人遮陽擋雨,也避免由于天熱不愿多等而急闖紅燈的行為。
選個好天氣,叫上三五好友一起城市漫游,穿街走巷、流連人間煙火,感受歲月在這個城市留下的痕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