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簡介:孫俠,筆名鈴鐺,知名企業家、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工學學士, 新加 坡南洋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管理學博士、社會學博士、金融學博士后。多年從事油田開采行業,產業涉及石油、礦業、科技、教育、康養、文化等。做過合同制專業作家,出版小說、 詩歌、散文等文學著作13部,并獲得河北省政府獎、中國石油文化大賽一等獎、中華鐵人文學獎等,其管理學著作《紅樓管理密碼》在北京電視臺名師講壇欄目講座,受到海內外好評。
以對民營油田開采業和文學事業的突出貢獻獲得以下殊榮:2008 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手,2013 中國西部年度人物, 2016 南洋校友成就獎。
在新加坡設立南洋國際俱樂部獎學金,以支持教育事業;并設立個人筆名命名的“鈴鐺文學獎”,以推動華語文學的發展。現任新加坡南洋國際俱樂部主席新加坡作家協會名譽理事長,紅樓夢學會會長,油池選區名譽主席,南洋理工大學校友理事會執委兼北京校友會會長 。
▌舒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碩士,知名詩人藝術家,活動策劃人,書畫收藏家。擔任國際漢語詩歌協會理事,新加坡收藏家協會理事,中國詩歌春晚學術專家。為新華社【天下人物】特邀訪談嘉賓,中新文化交流大使,國家5A級風景區嵖岈山公益形象大使,2023中國詩歌夏晚端午詩會國際形象大使。榮獲數屆國際傳統武術精英大賽金牌,被評為2022新加坡“華匯之星”。
Q1: 一直很想知道您的詩歌寫作經歷。您大概從什么時間開始寫詩的?在您的概念里,什么才是詩歌?
孫俠:我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讀詩,應該是15歲的時候寫了第一首詩,那首詩的名字叫《彼岸》:駕著理想的小舟/我在大海上顛簸/多少回風浪襲來/幾乎舟沉人沒/但我始終沒有倒下/因為希望的彼岸在向我招手/恬靜、安寧不屬于我/我習慣了白浪滔天的大海上的生活。那么什么是詩歌呢?在我看來,詩歌首先是一種傾訴的方式,它是非常短暫與便捷的一種訴說,它也是非常瞬時的。過了這個時刻,您也就沒有這種靈感了。詩歌也將我們的人生高度濃縮成為一種高雅的文學藝術形式,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詩人,每一個人都可以創作詩歌,只不過有的人寫到了紙上和網上,有的人寫在了心里。
Q2: 當您評價一個好詩人或一首好詩時著眼于哪些因素?
孫俠:如果讓我來評價一首詩的話,我覺得這首詩首先應該是一首真正的符合我們詩歌寫作規矩和規范的詩;另外它的表現形式可以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以空靈的溫婉的方式來表述,又可以用非常深刻的、具有深度哲理的方式來表述。只要它能夠創造一種非常通透、非常有高度的狀態,我想就應該算是一首好詩了。那么衡量一個詩人的好壞,其實也沒有絕對的標準。我認為首先這個詩人,他不能附庸風雅,他要用心去寫作,用心靈和生命去寫詩,這樣他才能呈現給讀者最優秀的詩歌。
Q3: 網絡為詩歌帶來了重要影響,比如詩歌寫作方式和寫作群體構成的變化,您怎么看〝網絡詩歌〞現象和社交媒體時代的詩呢?詩歌和詩人的尊嚴在大眾傳媒時代該怎么體現?
孫俠:其實網絡時代也被稱為新媒體時代,它對詩歌的影響非常大,尤其對詩歌的表現形式有一定的沖擊力。從原則上來說,詩歌屬于一種雅文學和雅文化,不太適合在網絡上流行。因為網絡流行容易被人家誤認為是俗文學和俗文化。而我認為任何優秀的文學作品,它都是需要傳播的。傳播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現在的網絡這種方式可能會傳播得更直接、更廣泛一些。比如說現在網上有個軟件叫“為你誦讀”,我就經常用這個軟件來把我的詩歌變成詩朗誦。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這種方式。詩歌被直接誦讀,聲情并茂,更容易帶來一個全方位的好效果。
Q4:您的詩歌在互聯網流行,讀者通過網絡而不是書籍來閱讀您的詩歌作品,您怎樣看待這種現象?對于詩電影這種詩歌傳播形式,您怎么看待?
孫俠:其實我的詩呢,主要是通過視頻號在網上傳播和流行,還有一些配上了照片與視頻,我非常喜歡這種方式。至于說到詩電影,我認為那是一種嶄新的模式,它很新穎,也能帶來一些故事性的效果,我個人也是十分喜歡。詩電影幾乎把詩歌、小說和影視非常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堪稱唯美!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潛溪文學詩電影制片人、詩人舒然就做得很不錯,應該繼續堅持。
Q5: 能否聊一聊您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在成長過程中,還記得是哪些人和事影響您喜歡詩歌嗎?
孫俠:我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不僅讀小說,還讀詩歌。實際上我五歲上小學時就經常參加各種演出,還有詩朗誦會等。其實一個人的童年喜歡什么,對她的一生影響是非常大的,譬如我小時候背誦過的詩至今仍沒有忘。應該說,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人是我的媽媽,她是一位非常會講故事的文藝青年人,更是一位非常純美的女人。在那個年代,我認為媽媽本身就是一首唯美的詩,她的影響給予了我很多靈感。后來我的語文老師經常拿著我的作文到全校去宣傳,作為范文給大家講解,這對我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小的時候應該是說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人,當然還有很多了,但是在那個那個時候呢,是沒有那么非常開放的文學作品可以閱讀的,所以也就沒有那種時代性的詩人那么給我影響。以前的像外國詩人,還有中國的一些現代詩人有些影響。外國詩人有普希金、拜倫、惠特曼等,中國詩人徐志摩、胡適還有郭沫若等,這些都是大咖了。
Q6: 您為什么寫詩?詩歌對您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孫俠:我的創作習慣,是屬于有感而發的那種,也就是靈感的體現。如果沒有詩歌天分的詩人,我認為是寫不出來詩的。當然我覺得閱讀很重要,但生活更加重要。比如我的閱歷對我來說就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在跨界:在經營企業,還在搞學術,也在寫歌,搞文學創作等。這些豐富的經歷,成就了我詩歌的一些特色和特質,也是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我認為豐富而又傳奇色彩的經歷,正是我的詩歌區別于他人的地方:有血性,激情,夢想,深度,厚度,這些都是生命與生活的歷練。
Q7: 每個詩人都有自己的創作習慣,您的寫作習慣是什么?能否結合自己的創作談一談靈感、激情、閱歷、知識、想象……哪些因素對您的詩歌創作更為重要?
孫俠:應該說閱讀是最重要的。小時候讀了很多的書,上大學后就把世界名著通讀了一遍,當然同時也讀中國的古典文學。讀書改變命運,后來我又讀碩士,博士和博士后,這些不僅改變了寫詩與創作,同時還改變了未來的很多事業。所以我認為我們要不斷地去閱讀,不斷地去讀書,不斷地去充電。
Q8:您喜歡閱讀哪些方面的書籍?閱讀對您的創作產生怎樣的影響?閱讀與寫作有什么關系嗎?
孫俠:我是什么書都讀,不僅讀詩,還讀小說讀人物傳記,再有讀財經類的書,算是博覽群書吧!讀書會使你變得更加睿智更加有文化底蘊。你只有具備這樣一種非常深厚的底蘊和底氣,才能寫什么都有道理,也才能把詩寫好。
Q9: 如果您即將舉行詩歌座談會,面對您的讀者,您最想給他說什么?
孫俠:我最近沒有那個詩歌研討會,去年有我的作品研討會,其實里面有一個專輯是詩歌,那么如果在研討會上,我最想跟大家說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詩歌是無用而又蒼白的。但是假如沒有了詩,我們在漫長黑夜當中,那些孤獨的時光該如何度過?因此,詩歌高貴而又永恒!
Q10:能否透露一下,您未來是否有寫作計劃?
孫俠:我現在比較忙,但我也在寫詩,現在我寫的詩的質量不如從前那么純粹,那我這些詩都是在機場和在一些零散的時間里寫的比較多;其實今后我的創作計劃更多的可能是偏向于寫小說了,寫長篇小說,目前它涵蓋的信息量非常大,能夠把我們半生的積淀生活閱歷涵蓋的比較全面,并且更容易受更多的觀眾所接受,讀起來比較有趣味,所以我可能寫小說會比寫詩要多一些吧……
【中外詩人系列】主持人/舒然 特邀詩人/孫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